福建:以“家园”建设模式探索“全龄化”社区养老

福建:以“家园”建设模式探索“全龄化”社区养老

导语

  福建省自199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644.9万人,占总人口16.6%;65周岁及以上户籍老人435.6万人,占总人口11.3%。据预测,在2050年前后,老龄化比例将超过30%

福建:以“家园”建设模式探索“全龄化”社区养老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福建:以“家园”建设模式探索“全龄化”社区养老

福建:以“家园”建设模式探索“全龄化”社区养老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福建:以“家园”建设模式探索“全龄化”社区养老
导语

  福建省自199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644.9万人,占总人口16.6%;65周岁及以上户籍老人435.6万人,占总人口11.3%。据预测,在2050年前后,老龄化比例将超过30%


  福建省自199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644.9万人,占总人口16.6%;65周岁及以上户籍老人435.6万人,占总人口11.3%。据预测,在2050年前后,老龄化比例将超过30%。近年来,福建省开展了居家、社区、机构“三合一”养老服务“家园”建设,发展小规模、多功能、嵌入式的社区养老服务,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家园”建设是福建省探索开展“全龄化”社区养老的主要形式。

“全龄化”社区养老是老年人在拥有全年龄段人群(幼儿、青年、中年、老年)住户的社区环境中养老,社区将老人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整体布局规划,配置完善的户型空间、齐全的服务设施、科学的管理运营,实现老人养老与医疗、康复、护理、助餐、家政服务等多元服务需求,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科学之举。

“全龄化”服务方便“就地养老”

“全龄化”社区养老相对于传统的将老人集中起来服务的养老机构、养老社区而言,有以下五大优势。

  设施齐全。以人的全生命周期为基点,提出小区和住宅设计方案,以老人不同阶段养老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养老服务设施,并结合代际共享、适老化、智能化、无障碍等原则设计公共服务设施、活动空间等,为实现老人“就地养老”创造良好条件。

  老人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老人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与家庭、其他年龄群体情感交流,增进代际融合,符合老人心理需求。

  服务内容多样。不仅有为老人提供的医疗卫生、生活照料、康复护理、餐饮、家政等服务,也有为中青年提供的文体休闲、健康娱乐、商业购物等服务,还有为少年儿童提供的游玩娱乐、四点钟学校等设施。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龄化”社区养老服务可作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推进适老化住宅、养老服务可持续性发展,维持社区的活力建设,提高企业的自身“造血”能力。

  减少政府和老人支出。“全龄化”社区养老服务实现的是“就地养老”,这既能减少政府对另寻新址再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也能减轻老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家园”服务模式的实践探索

  福建省结合实际情况,编制《福建省“家园”模式设立指南(试行)》,选址于养老服务需求强烈、老龄化程度高的社区,建筑面积1000-2000平方米,床位30-50张,以“15分钟养老服务圈”为服务半径,突出嵌入式、多功能、小规模、可持续发展特色。目前,全省共有32所,分布在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三明市、南平市、龙岩市等地。

“家园”整合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功能,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等上门服务、文化娱乐、生活照料、日托、全托、长期照护等多元化的服务项目。特别是助餐、助洁等上门服务解决独居、行动不便老人的生活难题;日托服务可免除年轻人的后顾之忧,缓解老人的孤独感;长短期照护服务能为失能、大病出院仍需康复护理或家属需要喘息的老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减轻家庭照护压力。

“家园”依托社区,整合教育、民政、人社、卫健、司法等部门资源,发挥社区人力、物力、财力优势,实现养老服务与老人教育、医疗健康、法律援助等资源有机结合。建设以政府为主,运营以专业化社会力量为主,通过公建民营的方式,降低企业参与养老服务的建设成本,提高养老服务的专业性。

“家园”模式在实践中成效显著,初步实现社会、政府、企业等多方共赢。“家园”建在老人生活的社区里,既方便子女日常探视,又便于维系老人原有的社会关系,增进老人与子女、社会的交流,情感优势明显。福建调查总队的调研显示,全省92.4%的老人对其表示满意。“家园”吸引了万科集团、北京德亨仁厚、上海和佑等一批优秀的省外企业落地福建开展养老服务,也培育壮大了福龄金太阳、厦门莲花等一批省内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据统计,社会资本投入占资金投入总额的近60%,并呈上升趋势。“家园”通过建立长期照护服务、日间照料、健康管理、增值服务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减少运营方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龄化”社区养老是系统工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龄化”社区养老符合这一精神要求。

  发展“全龄化”社区养老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等多个方面。这需要政府在城市规划、老旧小区改造、土地供应、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及养老服务经营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从传统的养老机构布点规划的思路转换成以“全龄化”社区营造为导向的综合性构建方法,可整合居住(普通住宅、适老化住宅)、养老(养老公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细化为自理、半护、全护型)、教育(老年大学、中小学和幼儿园)、生活(商业和生活配套)、健康(体育会所、康复会所、户外活动设施)及社交休闲(文化设施、休闲公园)等设施规划,并加快小区适老化改造。还可通过试行共有产权养老房,引导和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促进房地产业转型发展。

  同时,借助网络远程技术和实时健康管理系统打造智能居家网络,建设“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加快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整合健康、养老信息平台资源,推进老人健康和养老信息共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近年来,各级政府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用地、税费减免、融资方面,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为“全龄化”社区养老的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随着老龄化形势的发展,在进一步完善的政策、健全的体系支持下,“全龄化”社区养老服务将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