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时间银行”引入互助养老服务
导语
2018年5月,西安市被确定为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2020年5月,西安市第一部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在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将“时间银行”引入互助养老服务
导语
2018年5月,西安市被确定为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2020年5月,西安市第一部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在
2018年5月,西安市被确定为第三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2020年5月,西安市第一部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在此背景下,探索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符合我市养老服务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符合我市养老服务的政策导向和规划布局,有助于实现我市构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
“时间银行”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埃德加·卡恩提出,最初的目的是在高失业率时期,用支付时间来换取别人的帮助。引入中国后,“时间银行”先后与志愿服务、养老服务相结合。“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即低龄老人在身体健康、有余力时为高龄老人提供各类服务活动,由“时间银行”统计、核实、折算并记录服务时长,志愿者或者家人有需求时即可兑换相应时长的服务。结合具体实际,西安探索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应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首先,要在现有立法体系下,制定相关实施方案,让“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在此基础上,通过社区宣传、媒体宣传、案例示范等方式,加大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时间银行”的认知程度和信任程度。
其次,在组织管理方面,需要从机构、资金、人员、服务几个角度分别进行制度构建。具体来说,机构管理上,建议制定时间银行管理机构、服务点相关标准及管理制度;资金管理上,建议依据《西安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时间银行专项基金管理办法;人员管理上,建议在考虑志愿者年龄的基础上,参照《西安市志愿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时间银行”志愿者、服务对象审核、注册、培训、退出等相关标准规范;服务管理上,建议参照《西安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制定“时间银行”服务安全管理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
第三,在“时间货币”兑付方面,不可将时间作为衡量劳动价值的唯一标准。建议借鉴阿里巴巴《公益时评定准则》,制定科学的时间存储、兑换、转移、发放规则以及志愿者账户管理、注销规则。
第四,在监督评价方面,可依据《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建立志愿者、服务对象诚信记录,并通过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养老服务平台予以公开,接受社会查询,对严重失信相关责任主体依照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第五,在互助平台的搭建方面,政府应当建立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养老服务需求和养老服务资源供给,支持智慧养老设备和软件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创新服务模式。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服务时间存储的准确性、支取的可携带性,实现“储户”跨时间、跨地域“通存通兑”,还可根据“储户”性别、年龄、地域、职业、技能、健康状况、需求等差异实行分类管理,确保服务供求的有效匹配。
第六,在法律风险的防控方面,应看到,在“时间银行”运营过程中,隐藏着较大的法律风险,包括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参与者个人信息被泄露、隐私被侵犯的风险,资金运营管理中的风险,网络平台信息收集、处理、共享中的风险等。因此,与“时间银行”相匹配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法律风险防控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建议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对“时间银行”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预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专门的法律服务团队,负责日常法律事务的处理以及法律风险的实时审查和监测。此外,还应形成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责任追究工作机制。最后,要加大普法工作力度,通过开展法制讲座、庭审观摩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参与者的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