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

随州市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

导语

随州市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州市紧紧围绕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破解养老服务难题

随州市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随州市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

随州市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随州市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
导语

随州市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州市紧紧围绕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破解养老服务难题

随州市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州市紧紧围绕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破解养老服务难题,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了养老事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逐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71个,床位7031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3。7张。其中,农村福利院61所,床位5424张,千名农村老年人拥有床位28张;城市福利机构10个、床位1607张(其中公办福利机构5个,床位587张,民办福利机构5个,床位520张),千名城市老年人拥有床位15。8张。

  一、随州市养老服务的状况

  1、随州市现有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1)现有老年人总数。据随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显示,随州市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29。62万人,占总人口的13。7%; 比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增加7。1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上升4。7个百分点。

  (2)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基本情况。按年龄段划分:65岁以上老年人19。83万人,占总人口的9。17%;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4。4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上升2。98个百分点。70岁以上老年人12。44万人,占总人口的5。75%;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3。9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上升2。35个百分点。80岁以上老年人3。66万人,占总人口的1。42%;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2。0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上升0。77个百分点。

  (3)按照不同类型划分老年人的情况。按居住地划分:农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9。42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65。6%;城市老年人10。2人,占老年人总数的34。4%。按养老类型划分:政府养老保障的有1。67万人,占0。56%;基本养老保障的有5。05万人(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占17。1%;社会养老保障的有5万人(曾都区新农保),占16。9%;居家养老保障的有18万人,占65。44%。

  (4)随州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从整体上看,随州市人口老龄化与全国趋势一样:人口总量增长势头下降,但老年人数上升;家庭平均人口数量下降,但家庭人均年龄上升;家庭青壮年人口下降,但家庭需赡养的老人人数上升。按照国际通行的贯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0%,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随州市人口老龄化达到13。7%,未富先老,家庭和社会养老负担沉重。

  2、随州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情况

  案例一:中心城区养老院要排队

  2012年10月16日,81岁的代秀珍老人终于住进了曾都区第一社会福利院。

  "如果不是前段时间摔伤了,她可能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据工作人员介绍,代秀珍老人子女很多,但是他们都忙于工作,无人照料老人,征求老人意见后想把她送到福利院来。由于福利院已经住满,现在预约登记要入住的老人有近40人,代秀珍老人很早已经预约了,家属隔三差五就打电话来问是否有床位。一个月前,老人在家不慎摔伤,子女们很不放心,再次找到福利院协商,福利院同意让老人先回家养伤,伤好后优先安排入住。

  随州市曾都区第一社会福利院是随州市较早成立的福利院,虽然设施相对老旧,但是因为地处市中心,交通方便,人气最旺。目前该福利院服务对象基本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入住老人必须无传染病、无精神病、本人愿意,而且有一周至1个月适应期,如果老人不适应也不收,现在供养、代养老人170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尽管如此,仍然不断有老人来咨询、预约登记。

  案例二:偏远福利院"吃不饱"

  随州市曾都区城市社会福利院2008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占地22亩,现有建筑面积4960平方米,设计总床位数380张,现有床位220张,主要功能是承担本级政府社会孤儿的收养、"三无"老人的抚养、赡养以及流浪人员的临时生活、居住、救助和代养自费老人、代护病残人员。

  "我们目前收纳供养对象60人,代养老人30人,还有很多剩余床位,有的是观念没有转变,更多是因为这里相对偏远。"该福利院负责人说。

  案例三:民办养老院发展缓慢

  随州市夕阳红老年公寓就是一家民办养老院。在曾都区东城办事处八角楼驻随空军某部留守处院内。

  "我们现在有73个服务对象,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58个。"院长黄春华说。黄春华今年49岁,是原床单厂的下岗职工。早在10年前,黄春华下岗后在家照顾偏瘫的公公婆婆,因为请护工难,让她萌生了办养老院的想法。但是那时候有两个老人要照顾,孩子还小,而且没有钱,所以办养老院的想法只好放在心里。

  2007年,公公婆婆去世了,儿子也上了大学,黄春华有了时间,于是她开始四处筹钱,跑手续,租房子,办起了夕阳红老年公寓。2007年5月,第一批老人住进了夕阳红老年公寓,当时因为资金紧,黄春华没有请人,17个老人都是她一人照看。随着入住老人的增加,2008年底黄春华开始请人,现在已经有护工20多人,入住的老人来的来,走的走,夕阳红老年公寓已经累计接纳了177个老人。

  "楼上还有一层空房子,没有改造。"黄春华说,因为资金困难,她不敢大量宣传,也请不到更多的护工,这些年公寓的发展不快。

  (1)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主要有哪些内容?

  总的来说,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具有多样性,既有生理性,又有社会性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归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也有这五个层次的需求,根据老年人心理的特殊性,对其需求应作具体分析:

  第一,生理需求。这是一切需求中最基本、最优先的一种需要。它包括人对食物、水、空气、衣服、排泄及性的需要等,如果这一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老年人也有这些基本的需要,以满足其生存,但老年人的生理需要有其特殊之处。在食物方面,老年人更注重保健,对饮水和空气环境的需求也更讲求洁净、新鲜、卫生;在服装方面,老年人需求与自己年龄相符的服饰,讲求宽松、轻便、保暖、透气和适用;由于其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更需要方便、舒适、无障碍的卫生间;老年人对性的需求虽已不象中青年那样强烈,但依然是一种本能的需求。

  第二,安全需求。在人们的生理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产生保护自己的肉体和精神,使之不受威胁、免于伤害、保证安全的欲求。如防御生理损伤、疾病,预防外来的袭击、掠夺、盗窃,避免战乱、失业的危害,以及在丧失劳动力之后希望得到依靠,等等。老年人的安全需要较之其他人群更为迫切,尤为集中在医、住和行这样三个方面。在医疗康复保健方面,老年人希望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健康长寿。一旦生病,希望能及时得到治疗,能就近看病和看好病;还希望生病期间身边有人护理和照顾;另外就是希望有人指导他们加强平时的健康保健,使其不生病或少生病。老年人的居室要求稍宽敞一些,以便于行走和活动,室内要求通风、干燥、透光;内部设施要便于老年人使用和行动,比如卫生间要有扶手和坐便器之类,楼道要安装栏杆和扶手,以防其摔倒;居住楼层不宜太高,以便于老年人进出和下楼活动。老年人出行的安全尤其重要,一般需要有人伴护,以防途中摔倒或犯病,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也需设老人专座或老人通道,保障老年人出行的安全。

  第三,归属与爱的需求。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他总希望在友谊、情爱、关心等各方面与他人交流,希望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接纳和重视。如交结朋友、互通情感,追求爱情、亲情,参加各种社会团体及其活动,等等。老年人的这些需求也是强烈的。首先,他们需要家庭的温暖,子女的孝顺,享受天伦之乐;其次,老年人也需要参与社会活动,渴望与邻里、亲朋好友的接触和交流,害怕孤寂;还有,老年人也有爱情需求,特别是一些丧偶老人,希望能有一个伴侣与之相濡以沫,共度晚年。

  第四,尊重需求。一个人在社会上总希望自己有稳定、牢固、强于他人的社会地位,需要自尊和得到他人的尊重。老年人特别爱面子,自尊心强,特别需要别人对他的尊重,对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尤为敏感。这种尊重需求往往也会延伸为老年人注重自己在知识和修养方面的提高,对自身形体、衣着装扮的关注等等。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潜在能力,取得一定的成就,对社会有较大的贡献。老人年也希望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余热,实现自身的价值或未完成的心愿,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忧和满足感。

  面对滚滚而至的银发浪潮,根据对老年需求的分析,我们不仅要提供解决供养、医疗等问题的经济保障,更需要提供大量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借鉴世界上一些福利型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满足老年群体的多方面需求,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老年人养老服务意愿情况。有调查显示,居家养老服务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随州也不例外。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在入住养老机构意愿方面,城镇11。3%愿意入住,自报个人(家庭)平均每月可承担费用1016元;农村为12。5%,可承担费用172元。[2]全国老龄办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说:"综合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结果,中国城乡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呈逐步下降态势。"研究表明,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家庭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他们毕生经历和努力的结晶,保留了他们整个生命历程的印记,甚至是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老年人在希望获得服务的同时,也更看重家庭带给自己的安全感、亲情感和归属感,这种超越服务层次的需求,往往只有在家里才能得到。居家养老服务把老年人在家里居住与社会提供服务支援和帮助结合起来,才是满足老年人这种情感需要的最好方式。

  (3)老年人对养老有哪些要求?他们对目前养老服务满意程度怎样?老年人对养老的要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临终关怀,这也是随州市在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方面急待扶持的。随州市于2012年开始起步探索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曾都区齿轮社区、随县唐镇北园社区、广水市马坪镇龟山村等率先示范,按照城乡社区居家养老基本功能,设置体育健身室、文化娱乐室、休息室等场所,为附近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午餐供应、日间托养、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情感交流等低偿、无偿服务。目前,已建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5个,正在建10个,已建成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12个,正在建10个。据了解,大多数老年人希望社区设立为老人服务的专门机构就近提供服务。《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18%的城市老年人常感到孤独。[2]调查中发现,老年人普遍具有与人聊天、交流的渴望,希望除了自己的家里人之外,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怀。24。3%的城乡老年人不认为自己已经"老了",城镇、农村分别为31%和19%。有16。5%的城镇和28。6%的农村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独。城镇感觉较幸福的占58。9%,差不多的37。5%,较不幸福的3。7%;对自己的生活满意的61。3%(非常满意的9。8%),一般的占29。6%,不满意的占9。1%(很不满意的4。1%)。农村感觉较幸福的占35。4%,差不多的55。7%,较不幸福的8。9%;对自己的生活满意的占46。4%(非常满意的6。7%),一般的占40。3%,不满意的占13。3%(很不满意的4。5%)。

  3、随州市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情况

  随州市各级民政部门把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放到重要位置,明确发展目标,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加以推进。

  一是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2012年11月,随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要求。[3]各县(市、区)政府都出台了实施意见和操作办法。2013年10月,随州市政府出台《关于印发随州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十二五"时期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专题部署,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4]随州市民政局配套出台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了随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建设要求[5]。这些文件的出台,为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坚持以公共财政为导向,统筹安排城乡社区建设资金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资金,不断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十一五"以来,随州市共投入3。5亿多元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自2003年实施农村五保"福星工程"以来,随州市连续10年推进农村福利院提档升级,各级民政部门投入资金1。7亿元,有效改善了农村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的生活环境。目前随州市共有农村福利院61所,集中供养五保对象4144人。2013年随州市、县两级财政投入400万元,争取省级专项资金23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给予帮助和支持,经随州市民政部门审批认定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免交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他服务性收费按照收费最低标准的30%以下收取。

  三是切实加快机构养老建设。把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在投资建设高标准的随州市社会福利院的基础上,明确要求各县(市、区)都要建成一所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同时,采取土地划拨、规费减免、床位建设和运营补贴、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兴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对养老机构新建50张以上床位的,按照每张床位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利用现有房屋和设施改建50张床位以上的,按每张床位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近年来,随州市共吸引社会力量新建养老服务机构5家,新增床位1314张。

  四是创新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随州市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送上门的居家服务和走出家门的社区服务,计划在"十二五"期末,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和为老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覆盖全市所有城市社区,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覆盖50%以上农村社区。在城市社区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采取新建、扩建、改建、购买、置换等等方式,建设一批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随州市曾都区齿轮社区投资130多万元,对社区办公用房进行包装改造,兴建曾都区齿轮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置有棋牌室、阅览室、医疗保健室、休息室、康复室、多功能厅、健身广场等"八室两厅一场"。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模式,选择留守老人较多、居住相对集中、基础设施较好的村(社区),通过民政部门资助一点、当地自筹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等途径,建设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随县唐镇北园村、曾都区洛阳镇邱畈村率先示范,投资30多万元对村委会办公用房进行改扩建,设置娱乐室、阅览室、休息室、餐厅等,每天为附近居住的老年人提供无偿、低偿服务,取得较好社会效果。

  五是高位推进老年人福利制度建设。从2013年元月起,对随州市低保、五保、享受抚恤的优抚对象、重度残疾、失能半失能等对象中的高龄群体,高龄津贴、长寿津贴按照1。5倍的标准落实(高龄津贴为30元/人月,长寿津贴为200-500/人月),重度残疾对象年龄放宽5岁。逐步推广政府为老年人购买服务,对60岁以上分散供养的城市"三无"老人、孤老优抚对象、孤残、失能半失能低保对象,按照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由各级政府实行购买服务。

  六是积极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全面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进程,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人性化、规范化的服务。到武昌、河北保定等地学习考察社会化养老经验和做法,积极寻求社会力量合作共建社区居家养老网络服务平台,建立"随州市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打造社区居家养老"十分钟服务圈",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陪护、理发、家政、医疗、水电维修、送餐、紧急救援等贴心养老服务。2013年,随州市民政局、随州电信公司和河北朗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打造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协议,三方合作共同推进我市社会化养老信息平台建设。平台建成后,将对7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和80岁以上自愿入网的老年人免费发放"一键通";对60岁以上城市"三无"对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自愿入网的,每人每月给予5元终端呼叫补贴。

  4、随州市养老服务的主要做法和成绩

  近年来,在随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市各涉老部门的共同努力,老年人合法权益和优待政策在本市得到较好的落实,全社会敬老、助老、养老意识明显增强。

  一是老年人医疗服务环境改善。按照《随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要求,各医疗单位对老年人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住院实行"六优先",并在门诊大厅、收费处、药房、功检科室的显著位置设置"老年优先、优惠及免费"的公示牌和标志,对老年人就诊实行首诊负责制,对病情较重、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由专人护送帮助其完成就医全过程;[6]对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101206份,占老年人总数的34。2%;对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就诊一律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对百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费提供一次医疗保健服务,并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各乡镇卫生院每年为农村福利院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免费提供一次医疗保健服务。

  二是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提速。为了满足部分老年人需要,随州市、区(市)民政部门先后筹资3320余万元,兴建4所国办养老机构,改扩2所国办养老机构,共计新增床位859张,总床位达到目的1226张(原有367张)。城市"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55%。民办养老机构从无到有,已达4家,总床位227张,供养老人203名。市发改委对"老年托管照料中心"也进行了论证立项,积极申请纳入国家计划笼子。同时,完善了农村福利院配套设施,改造五保老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通过"福星工程"的实施,全市新、改、扩建了96所农村福利院,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2%,农村福利院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其中:有15所达到市级模范标准,有3所农村福利院达到省级模范标准;近3成的农村福利院院办经济纯收入在3万元以上,所有农村福利院院实现肉、菜、蛋自给有余。同时,民政部门在曾都区齿轮、瓜园等5个社区进行了居家养老试点,重点是为分散供养的"三无"老人、"空巢"老人、部分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上门提供医疗、生活起居、保洁、采购、护理等服务,积极探索依托社区解决高龄且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生活困难问题,共有150名老年人享受到社区的关爱和照顾。

  三是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动丰富。以市老年大学、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市书法协会、市太极拳协会等社会组织为平台,进一步扩展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活动空间。目前,市老年大学在校学员达2000余人,开展老有所学项目10余项;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有骨干会员近5000人,组建了十个中心、一个艺术团、三个宣传队,经常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各项活动,成为随州大众文化亮点;市书法协会网络老年人书法爱好者近百人,除自己经常性交流书法技艺外,还参加送书法下农村、进社区活动,每年为农民书写春联,为公益活动作宣传,深受社会好评。

  二、随州市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州市在贯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7]但与我市老年人实际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状况的问题。当前,随州市城乡青壮年流动性很大,农村向中心镇聚集,中心镇向城区聚集,小城市向大城市聚集,相当一部分青壮年在城镇买房安家落户,而老年人因故土情结又不愿随子女进城,导致城乡老年人空巢率不断上升,且农村高于城市。据调查,如随县三里岗镇尚家桥村,全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247人,占该村总人口(1598人)的15。5%,其中空巢老人104人,占老年人数的42%。大量老年人游离于子女监护之外,动摇了居家养老的基础,加重了社会养老的压力。

  2、养老机构建设不适应老年人入住需求的增长的问题。虽然近几年随州市养老机构建设提速,但相对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的需求来讲,仍然显得严重不足。全市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不到7500张,百名老人床位数不到3张,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入住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5-7%,即使5%达标,我市也需要床位数约1。5万张,缺口近50%。

  (1)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虽然近几年我市养老机构建设与发展全面提速,但相对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的需求来讲,仍然显得严重不足。目前,我市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总数占老年人口的比例较低,还需大量增加养老床位。同时,从类型上看,公办养老机构床位多,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少;从结构上看,自理型床位多,护理型床位少;养老机构中自理型床位入住率不高,造成一部分资源闲置,而护理型床位则是排队等候,一床难求。随州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据有关资料反映,城区总户数10。64万户、常住人口29。67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达4。22万人,占14。2%;65周岁以上老人达3。04万人,占10。2%。大多数家庭代际人口呈现"四二一"式"四二二"型结构,一对夫妇要供养4个老人,甚至6到8个老人,无论是经济承受能力,还是时间精力,都难以满足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此外,青壮年异地就业或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日渐凸显。随州城区若按5%的老人实行机构养老的低限标准计算,至少要提供床位2110张,目前实际拥有床位不足1000张,缺口超50%,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缺口将更大。

  (2)养老机构发展的外部环境偏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资金不足。地方财政预算缺口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国办福利机构的人头经费、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民办福利机构基本上没有享受到床位补贴、营运补贴等公共财政扶持,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福利机构的运行是靠上级民政专项经费补贴在维持。二是编制紧缺。以市社会福利中心为例:该中心目前已经建起拥有500个床位的基础设施,经多年多次争取,才核定编制10个,其中全额拨款事业编制4个,以钱养事岗位6个。这种情况,在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存在。三是扶持和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国办福利机构建设项目报建手续繁琐,收费名目过多,国办民办福利机构补贴扶持不到位。

  (3)养老机构的规模、档次、功能和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随州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均属中小型规模,缺乏龙头引领,营运成本偏高;多数已建成的福利机构缺乏前瞻性,受占地面积的限制,改扩建的空间有限;现有养老机构多数属中等或偏下档次,被评为省二级的1所、省三级的1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养老服务的需求;受基础设施条件和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制约,为入住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起居照料尚可,但为老人提供医疗、保健、康复、心理抚慰服务,帮助指导老人开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相对不足。

  (4)养老机构投资主体单一和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截至目前,随州市养老机构投入基本上靠国家投入,社会资本的投入尚未激活,全市民间资本投入额度不到200万元。多数民办养老机构是由旧厂房、旧学校、闲置部队营房改扩建而成,规模小,设施差,硬件和软件投入不足,缺少活动场所,服务水准也较低。很多民办福利机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不高,也未经过上岗专业培训,只能为入住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起居照料。此外,民办福利机构入住率不高,盈利微薄,投资信心不足。由于受东方文化的浸润,极大多数老人家庭观念、地域文化思想、熟人社会等思想观念较为浓郁,这些老人更乐意于在自己熟悉的圈子内养老。而居家养老服务的载体即社区养老的相关项目和组织,如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志愿者、家政公司等尚处于起步阶段。

  3、社会上敬老爱老和为老服务的意识氛围不浓的问题。从管理层面讲:养老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养老问题尚未进入决策层议事日程;从社会层面讲:对养老问题关注度不高,民间资本进入养老领域尚未激活;从家庭层面讲:农村"养儿不防老"现象较为普遍,"虐老"事件时有发生。

  4、用于老年事业发展的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国办福利机构和民营养老机构发展养老项目,地方政府应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和按床位数量补贴,但由于一些政策措施刚性不够而很难落实。导致各部门在推进养老服务工作上也没有形成合力,缺乏高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5、老龄工作机构不够健全的问题。目前,随州市各乡镇无老龄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随县、曾都区没有老龄工作机构,日常工作由民政局政工科代替。从总体上讲,全市老龄工作职能虚、手段弱,争取不到项目、也没有资金支持,说话没有份量,处于边缘化状态。

  三、其他地区的经验

  我国正处于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的时期,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比我国早,老龄化程度比我国高。国际上,比如澳大利亚的养老服务主要是靠社区服务机构来完成,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有266个不同的社区服务机构负责免费进行老年人的照料工作,这些机构规模和人员差别很大,但都是政府资助的、非盈利性的社会服务机构。

  在国内,成都市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大学生义工助老实践基地",向大学生开放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学校采取志愿服务进行课外教学,大学生向受助老年人提供"菜单式"家政服务。

  在省内,枝江市"无围墙养老院"经验得到湖北省民政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枝江市为每一个农村互助照料活动中心统一配备了标识和牌匾、配齐了各项管理制度、张贴了老年养生宣传画等,有效吸引了农村老人到中心进行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活动,中心还为离家较远的老人提供低偿的中餐服务。参加活动的老人以自我保障、自我服务为主。会员之间相互开展邻里照料、互帮互助,低龄健康老人结对帮扶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等活动。

  四、养老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1、加强和改进对老龄工作的领导。随州市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老年人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完善工作机制,增加资金投入,落实部门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力争"十二五"时期全市老龄工作"机构编制到位,经费保障到位,项目建设到位"。

  2、巩固和完善居家养老功能。首先,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倡导"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增加道德的约束力;其次,要增强老年人自立意识,协调好与子女、朋友、邻里关系,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增强老年人的自理力;第三,依法及时查处"虐老"事件,让"不孝之子"及时受到法律的罚处,增强法律法规的强制力。

  3、将养老机构建设纳入民生项目建设序列。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普及,基本上解决了人们养老的"本钱"的问题,到什么地方养老,采取什么方式养老,领导关注、老年人关心。在"十二五"时期,中央、省、市扩内需项目建设中,城乡养老机构的兴建与维护要有一席之地,通过项目支撑,推进养老机构乃至整个养老事业快速发展。

  4、建立和完善养老事业发展的财力支撑体系。养老问题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永恒课题,是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养老事业的财力支撑必须可持续。坚持以公共财政为导向,统筹安排城乡社区建设资金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资金,不断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要明确各级政府及其财政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养老事业可持续投入,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增长机制,以保证养老事业正常运行、健康发展。

  5、"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两手都要硬。"养老事业"、"养老产业"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养老事业"属社会福利、社会公益的范畴,是政府为社会养老提供公共服务;"养老产业"则属市场行为,是根据养老市场需求,由社会组织或个人为养老提供的商业性服务。要明晰政府和市场养老服务的责任定位,公益的归公益,市场的归市场。基本养老的公共服务政府要提供,不能免责;归市场的,政府要对"养老产业"施以援手,出台效力强、权威性的政策,加强"养老产业"的市场培育、引导和规范,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互动双赢。

  6、制定和完善养老服务规范和政策法规。当前,养老机构及其护理人员与住养老人及家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起因多由服务质量、突发意外事件、安全事故等原因引起。作为入住老人一方,认为入住福利机构等于进了"保险箱";作为养老机构一方,认为或属意外事件、或入住老人自身问题,或属院民要求过分苛刻。这类矛盾纠纷调解,缺乏相应的规范或法规依据,无论对错或责任大小,往往是养老机构"花钱买平安"。随着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亟需要高层次统一的、权威的规范和法规出台,明确养老机构和入住人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把养老服务机构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完善老年人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改善老年人的生存生活状况,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要落实涉老服务等方面扶持优惠政策,包括土地、税收以及养老机构的床位补助,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创造良好环境。

  中国正逐渐步入重度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养老正在逐渐演变成突出的社会问题。正因如此,201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城乡老年人都老有所养,幸福安度晚年。[8]目前,我国法制不完备、市场发育不完善、社会组织也不够规范,迫切需要各级政府发挥积极主导作用,抓紧制订各级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完善养老服务业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骨干、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网络,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层次多样化、服务提供社会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运行机制良好、服务品质优良、监督管理到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这一关乎民生的社会问题,随州市还将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随州市老龄办 戴汉忠)

  参考文献

  [1] 随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

  [2] 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

  [3] 2012年11月印发的随州市政府《关于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4] 2013年10月印发的随州市政府《关于印发随州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5] 2013年11月印发的随州市民政局《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6] 《随州市老年人优待办法》(市政府令第11号)

  [7]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8] 201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