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首部《百岁护理工作手册》来了
导语
无锡首部《百岁护理工作手册》来了
5日,无锡首部《百岁护理工作手册》报告会在滨湖区一养老院内举办。无锡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相关工作人员、无锡市区的7家护理院院长和医护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无锡首部《百岁护理工作手册》来了
导语
无锡首部《百岁护理工作手册》来了
5日,无锡首部《百岁护理工作手册》报告会在滨湖区一养老院内举办。无锡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相关工作人员、无锡市区的7家护理院院长和医护
无锡首部《百岁护理工作手册》来了
5日,无锡首部《百岁护理工作手册》报告会在滨湖区一养老院内举办。无锡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相关工作人员、无锡市区的7家护理院院长和医护人员、百岁老人家属以及《百岁护理工作手册》编纂人员总计近60人与会。著名护理专家、主任护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文琴女士专程从上海前来参加报告会。据了解,这是锡城首部针对百岁老人发布的养老机构护理手册,有助于更精细化地针对该年龄段的老人进行护理,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趋势 | 选择机构养老的超高龄老人在增多
无锡目前的百岁老人为410人,其中很多百岁老人都住在家里,由家人照护。市民夏女士介绍,她的外婆就是一位百岁老人,有七个子女,会轮流去照顾老母亲,每天排班谁烧饭、谁守夜,一周一轮。近年来,她母亲都已80岁出头了,虽说身体还算硬朗,但还要去照顾百岁老母亲,这让夏女士有点不舍。
年过六旬的夏女士认为,未来更靠谱的养老方式是机构。她结婚不算早,只有一个女儿,未来面临延迟退休。等女儿退休后,她都90多岁了。如果自己80多岁身体就开始出现问题,根本不可能指望女儿来端茶送饭。叶文琴也认为,与老一辈人不同,低生育率对家庭养老会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未来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增加,可能会使选择机构养老的百岁老人数量不断增加,机构养老要做好针对百岁老人这类超高龄老人护理经验积累的工作。
原则 |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101岁的顾荣初从2008年脑梗以来,就一直入住养老院。74岁的儿子顾树铭表示,家在六楼,老父亲上下楼不方便,考虑到父亲身体的康复,就让父亲住进了养老院。他觉得机构养老比家中照顾得要好,使父亲安然度过了百岁大关,脑梗也没再发作过。“选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院,有点小毛小病,治好了,也不会往大里发展。”顾树铭表示,在家的话,一不留神,父亲可能会有摔倒等意外发生。而该养老院中,另一位老人已达到108岁高寿,其大女儿去年也刚过完90岁大寿,而这样的年龄结构实现代际养老实在是困难。
护工周志龙表示,他照顾过的九旬老人,70%以上生活都能自理,会自己走走,也会自己吃饭。护工要尊重老人的爱好,跟随他们的规律,带他们运动,和他们说话,轻松活过百岁不是梦想。所以现在机构养老的实质并不是老人没法照顾了才推到养老院,而是家人精力不济,又希望老人能得到高质量生活的一种选择。
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哪个更适合老年人?叶文琴认为,没有统一答案。她觉得,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如果高龄老人生活能自理,子女近在周边,各种生活配套设施又齐全,完全可以实现居家养老。例如在上海,通过多级医院的医联体建设,老人签约自己的医疗团队,小病也能在家中得到治疗;但如果老人已失能,或是子女的健康、精力又达不到陪护要求,交给专业的机构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未来,养老机构在硬件方面会更有家的感觉,会更适合高龄老人入住。
?
亮点 | “抚触式护理”和“延寿管理”颇有新意
当天公布的首部《百岁护理工作手册》涵盖了对长寿老人的人文关怀,它包括护理人员职业操守、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基本护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为百岁老人或95岁以上超高龄老人提供长期护理、提供标准规范的服务和护理管理制度建立了科学依据。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部《手册》提出了抚触式护理,认为老年人机能衰退后,身体的很多部位和关节容易出现疼痛、萎缩、酸胀等症状,抚触可以使这类身体问题得到缓解。在抚触时,可采用握手法、半蹲法、抚发法、勾肩搭背法、身后法和搂抱贴面法等护理方式,每一种方法都有具体的做法讲解。
在这部《手册》中,首次提出了“延寿管理”这个护理概念。即坚持以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预防和控制老年慢性疾病对延年益寿的侵害,实实在在为入住老人的慢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从而全面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和创新服务模式。该院院长表示,延年益寿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致力于医养结合的专业人士,应该力争让百岁老人的生活更为幸福,这也是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最大的职责。
来自上海的著名护理专家叶文琴表示,做老年人服务,从吃喝拉撒到心理、用药都要有所关注,《手册》已对各个方面有所涉及,内容比较全面。同时,该《手册》也意味着一线机构从经验管理转向标准管理,不断提高护理安全性。随着机构经验的积累,今后可细化更多的规范,比如如何为老年人喂饭、食物数量该如何控制等方面有所探索。《手册》不仅对机构有用,其实也可供老年家庭的护理工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