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社区综合养老低成本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

深圳市:社区综合养老低成本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

导语

深圳市:社区综合养老低成本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2015年12月16日深圳晚报说起“养老”二字,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破旧的养老院、拥挤的床位、空旷的郊区……然而,大隐隐

深圳市:社区综合养老低成本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深圳市:社区综合养老低成本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

深圳市:社区综合养老低成本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深圳市:社区综合养老低成本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
导语

深圳市:社区综合养老低成本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2015年12月16日深圳晚报说起“养老”二字,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破旧的养老院、拥挤的床位、空旷的郊区……然而,大隐隐

深圳市:社区综合养老低成本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

2015年12月16日深圳晚报

说起“养老”二字,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破旧的养老院、拥挤的床位、空旷的郊区……然而,大隐隐于市,在繁华的福田区莲花北村吉莲大厦二楼,有一间占地约1500平方米的社区老年服务中心。虽然养老中心的运营一直十分“低调”,但其创新的服务理念和科学的服务框架,使得这个中心在深圳乃至全国都有小有名气。这就是深圳首家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营运的养老机构——深圳华龄老年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华龄”)。

试水:社区综合养老模式 成民营养老新鲜血液

“虽然深圳是一个年轻化的城市,较中国其他城市晚进入老年社会,但是相关部门在这个问题上,颇具前瞻性的考量。”华龄总干事夏维德告诉深晚记者。

2013年,深圳进入了养老产业发展的黄金期,政府相关文件接二连三地出台,养老产业获得史无前例的发展。搭乘着这阵春风,2014年,华龄开始重新整合旗下知名的“全国十佳老年网站”深圳老年在线网以及华龄老年大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占地1500平方米的华龄颐养中心,开始试点基于社区模式养老服务的研发与拓展。

“我们国家提出了‘9073’的养老格局指导意见,即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剩下3%会选择专门类别的养老机构。”夏维德介绍。而我们深圳根据城市的人口特点,调整为“9064”。根据深圳的养老规划,96%的老年人将会在家庭和社区养老,这需要在社区有专业的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相关服务和配套设施,而这种立足于社区、由点到面全方位覆盖的模式,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未来的养老主流模式。

和传统民营养老院相比,基于社区的养老模式有怎样的优势?而这个横空出世的“新玩意”,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这个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兼顾多方,并且利用社区现有的基础设施,以较低的成本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夏维德说,目前而言,社区养老是最符合老年人养老需求的“一揽子”综合服务模式。首先,老年人在享受养老服务的同时并未脱离原先的社交圈和生活圈;其次,老人子女住在附近,随时可以前来探望、了解他们的需求;第三,从情感上来说,绝大多数老年人更愿意住在熟悉的环境中。“所以,和通常设立于郊外、配套设施不完善的传统民营养老院相比社区综合养老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不仅接纳4%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入住,还立足社区,为96%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或居家养老服务。”

作为在深圳第一家进行试点运作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华龄颐养中心建有17间房、60张床位,并配套建有营养食堂、康复训练室、心理咨询室、无障碍浴室、图书馆、舞蹈室、电脑室、书画室等,不仅将老年大学嵌入其中,还为老年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服务。

创新:打造智慧居家养老中心

会自动监测老年人生命体征的智能床垫,360度无死角远程亲情视频、常规健康监测及分析的健康一体机、云计算、大数据健康预警……这些神奇、尖端又实用的小装备,在华龄随处可见。

“事实上,这些智能化养老设备在国外的养老机构也才刚开始投入运行,华龄的智慧养老水平应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养老智能化的目的就是将老年人的健康纳入养老中心的日常服务体系中,做到医养结合,同时减少养老护理的成本。”夏维德举例,在传统体检模式下,老年人需要去就近的社区诊所,按照流程进行抽血、化验。拿到化验结果后,可能还需要再次等待以便向医生询问每一项异常指标的含义以及应对的措施,“极其耗费时间和人力。”他举例。

为了给老年人提供“一体式”服务,降低时间、人力成本,华龄创新引入了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通过可穿戴设备或被动监测设备,为他们提供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数据监测、动态监测以及健康指导和评估的“健康管理服务”,实现了健康早期预警、居家安全防护等目标。

“比如说这个智能感应床垫,每天老年人只要躺在上面,呼吸、脉搏等数据便直接传输到我们的云数据库中,他们的亲人也可在客户端查看实时记录和历史记录。”他坦言,基础数据最大的益处并非确诊病灶,而是通过过高或过低的偏差值,进行健康预警,解决了老年人日常生命体征检测难的问题。

“我们不害怕科技带来的变革,反而非常欢迎。”他一脸认真地告诉深晚记者,只要抱着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的心,不管是“洋”的还是“土”的,华龄都愿意敞开胸怀,全心接纳。

趋势:服务对象细分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夏维德认为,社区综合养老一定是未来中国养老发展的大方向,正如近几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飞速普及一般,“尤其是在覆盖周围几公里的大型社区中建设一个综合性社区养老机构,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他介绍,目前传统的民营养老院因地处远郊,则会慢慢演变成带有疗养、度假性质的养老机构,而专业养老机构中也会有一部分脱离出来,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病症收治老年人。

“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一定会在现有的公立+民营+社会模式上,再次进行细分,分层次、分特点、分专业。”他表示,虽然目前莲花北村只是一个试点,但希望能为中国社区综合养老打造一个可行、接地气的范本。

善烁光点:8年投资1000万元 华龄为4万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深圳市华龄老年服务中心成立于2011年底,由深圳老年在线网和华龄老年大学两个项目拓展而来。2014年,华龄老年服务中心在福田区莲花北社区设立了深圳第一家民营社区养老机构,开始创新性试点社区“一揽子”综合养老模式。8年来,项目累计投资近1000万元,为4万老年人提供了便捷服务。

(本文由网站编辑摘自相关媒体,未经改动,不代表本站观点。)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