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情怀成为浙江民政事业发展的思想根基和行动遵循

民生情怀成为浙江民政事业发展的思想根基和行动遵循

导语

民生情怀成为浙江民政事业发展的思想根基和行动遵循
近年来,杭州作为全国首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紧抓“

民生情怀成为浙江民政事业发展的思想根基和行动遵循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民生情怀成为浙江民政事业发展的思想根基和行动遵循

民生情怀成为浙江民政事业发展的思想根基和行动遵循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民生情怀成为浙江民政事业发展的思想根基和行动遵循
导语

民生情怀成为浙江民政事业发展的思想根基和行动遵循
近年来,杭州作为全国首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紧抓“

民生情怀成为浙江民政事业发展的思想根基和行动遵循

近年来,杭州作为全国首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紧抓“后峰会、亚运会、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以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阵地,着力推动社区治理能力新发展。

聚焦“社区赋能”,构筑大治理格局

以“城市大脑”推动社区“智能治”。借助“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建设,启动街道政务信息云大脑数据库建设,升级可视化指挥、智慧化分析功能,深化推进“1Call办”极简政务服务模式,推动“城市大脑”和“社区微脑”的治理数据互联、功能互动。以“网格单元”推动社区“微自治”。出台城乡社区微治理方案,以“微实事”“微项目”等载体,形成“网格+睦邻坊”基层自治经验,不断激发“家园共治”的内生动力。以“激励本土”推动社区“联动治”。出台社区工作者“三级十八档”高含金量薪酬体系,加快社区居委会本土化建设,激发社工主体地位,形成了一批“小营红巷”“左邻右舍”“潮邻益家”等“三社联动”品牌。

打造“三型社区”,助推国际化进程

分类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共享品质生活。在全国率先制定国际化社区建设标准,设立国际友邻中心等服务站点,形成“国际友邻·IN社区”“ABC计划”等特色服务,32个国际化社区示范点效应陆续呈现。探索专业物业委托和居民自建物业相结合的机制,落实农耕文化展示、建构“新型农民”空间,以乡情文化节、邻里志愿队、互助基金会等模式,提速撤村建居文明过渡。以新环境、新经济、新治理、新服务、新文化“五大空间”理念,打造田园社区321个,形成全省推广的“五和众联”等一批田园社区建设品牌。

深化“协商共治”,织密服务网根基

坚持“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不断巩固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在杭州诞生的民主先发优势。培育多元“协商平台”。以“民意直通车”“我们的圆桌会”畅通居民需求,创新实践形成了“湖滨晴雨”“邻里值班室”“斗笠议事会”等协商平台和“老娘舅”“和事佬”“武林大妈”等治理“金名片”。有机建设“邻里中心”。结合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推动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主动腾挪空间为社区所用,形成城乡15-20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并为14万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创新突破“党建引领”。建立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党建引领工作机制,全市91%的业委会和70%的物业项目实现了党建“双覆盖”,有效破解违章搭建、垃圾分类、电梯加装、物业自管等关键小事,解决问题2169个,信访投诉同比下降32%。

湖州

“三力”并重

全面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

湖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省民政厅工作部署和要求,全面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夯实基础力,全面壮大基层民政队伍

加强试点引领。安吉县率先试点,明确乡镇街道按人口比例配备专职民政工作人员,落实村(社区)兼职民政协管员,每万人配备基层民政工作人员数由0.9人提高到5.7人。提升队伍权能。创新“一支团队跟到底、一个平台办到底、一套标准管到底”的“逝者身后一件事”湖州模式,每个村(社区)配备一名殡葬协理员,让群众办事“只找一个放心人”。落实减负增效。率先开展“无证明村(社区)”创建,全面清理“奇葩证明”“循环证明”,推进“七多+证明多”专项清理,村(社区)职责边界进一步明晰,日常出证量大幅下降。

引育社会力,用好社会工作力量

大力倡导和推广社会化工作理念,把适合社会化服务的事项交给社会力量,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救助、标准化建设、基层协商议事等领域。创建幸福邻里中心“三社联动”实体化平台,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及专业社工、志愿者融入社区治理和服务。全市建成幸福邻里中心80家,预计到2020年建成150家,实现功能网络全覆盖。给予社工考试通过人员1000元-2000元不等的奖补,城乡社区优先聘用持证社工。截至目前,全市持证社工达4368人,每万人拥有持证社工数量为14.56人。社会组织全面参与社会救助家境调查、养老服务机构评估和心理咨询、社区矫正、纠纷调解等活动。

提升支撑力,优化基层服务保障

加强制度化保障。每个城市社区按6-12人标准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对基层民政干部“市培训到乡镇、区县培训到村”。新建城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不少于1200平方米,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平原、山区分别不少于1000平方米、600平方米。加速信息化转型。开发“民政助手”浙政钉平台,覆盖全市69个乡镇(街道)1268个村(社区),为民政工作者办理低保、养老、殡葬、婚姻、收养等业务提供智能协助,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加强标准化引领。发布9个民政领域地方标准,在基层协商议事开展、养老机构和护理员等级评定、社会组织培育规范、社区建设与服务管理等方面为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统一工作标准和操作流程。

舟山

以“三个聚焦”为指针

全力打造民政大服务海岛样板

舟山市志愿者为空巢老人提供细致服务。

近年来,舟山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聚焦”为指针,立足海岛实际,不断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全力打造民政大服务海岛样板。

以全域视角夯实海岛民政服务基石

绘制服务“设计图”。编制全省首个覆盖全市的殡葬设施专项规划,实施社会救助政策全域一体化,完善发展养老服务业相关政策。织密服务“联动网”。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服务平台,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民政大服务工作体系。梳理整合13家社会救助部门的30余项救助申请事项,通过配备乡镇(街道)“全科受理员”进行“一门受理”。优化服务“供给源”。五年来,各级政府投入各类资金近30亿元用于民政项目。作为全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市, 舟山按20分钟服务圈布点,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多功能的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

以改革创新提高海岛民政服务效能

激发便民减证“乘数效应”。以“最多跑一次”为牵引,首创标准地名使用验收改革,全程实现电子化,标准地名使用验收审批服务事项仅需1天时间。构建高效智慧“民政大脑”。建成全域性的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系统,实现智慧养老移动终端偏远海岛全覆盖,服务近20万人次。开启创新驱动“幸福引擎”。在全省首创“政府+慈善+保险”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新模式,有效减少了低保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以塑造品牌提升海岛民政服务品质

打造“守护夕阳”养老品牌。从2017年起启动“守护夕阳”偏远海岛养老服务项目,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月组织百余名志愿者为20个偏远海岛的800多名空巢老人提供基本服务,服务次数已达2万余人次。打造“东海渔嫂”治理品牌。“东海渔嫂”从最初参与渔村、渔区的社会治理,到目前立足“四个舟山”建设的多领域多行业多岗位,已成为海岛民政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打造“彼岸莲花”海葬品牌。依托普陀山佛教文化,积极打造“彼岸莲花”莲花洋海葬特色品牌,目前已累计实施海葬1000余例。打造“千岛海山”地名品牌。打造具有舟山记忆、彰显特色的海岛地名品牌,为海岛群众提供优质的本土地名文化产品。

绍兴

秉持“枫桥经验”激活社会组织

全力打造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样板

近年来,绍兴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精心做好扩体量、提质量、显能量三篇文章,着力推动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全市现有社会组织1.81万家,参与基层治理人数达到全市常住人口的20.7%。

坚持多举措培育,着力扩大社会组织数量。形成功能互补、各有侧重的“市-县-镇-社区”四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制定包含154项内容的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近两年投入财政资金2000余万元。将社会组织人才工作纳入全市人才工作体系,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专门人才给予相关补贴。重点培养为民服务、养老照护、公益慈善、文体娱乐和农村生产技术服务等社会组织。通过大力培育,近两年增加社会组织6342家,实现平均每个城市社区有15家以上、农村社区有5家以上的社区社会组织。

坚持多方位监管,着力提升社会组织质量。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以诸暨为试点,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组织力指数动态评价机制,确立活跃度、规范化、覆盖率、影响力4个维度,20条评分细则的标准化评价体系,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深入推进社会组织脱钩清理工作,实现100%“去行政化”。借力“双随机”抽查,落实工作约谈和重大事项报告等监管措施。引入第三方评估和信用评级制度,累计评定3A级以上社会组织246家。推进社会组织品牌建设,打造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优秀样板,带动其他社会组织提质增效。

坚持多路径参与,着力显现社会组织能量。以枫桥经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目标,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平安建设。2018年,全市有2176家社会组织参与平安联防、交通协管等治安管理工作;783家社会组织参与化解各类纠纷矛盾近1.8万件;民间应急组织参与应急救援400余次。引导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其中乡贤理事(参事)会为家乡发展引资出力、献计献策成为亮点。目前,全市建立村级乡贤理事(参事)会1832个,覆盖85%的行政村,募资2.3亿余元,提供咨询6222条,化解矛盾5555起。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2018年,参加助老、助残、助幼等各类社会服务人员超100万人次,形成了一批“若爱同·共筑梦”“‘益’能加油站”“手牵手·共成长”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项目,有效补充了政府服务。

金华

优政策 破陋习 树新风

全面推进殡葬改革

2018年8月26日上午,在市人民医院金华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为血友病儿童发放救助金。

近年来,金华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围绕“尊重生命、节地环保、移风易俗、群众受益”的改革目标,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工作。

优化政策体系,夯实制度保障

金华市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强化统筹规划、落实激励奖补等措施,积极引导和推广节地生态葬法。科学制订设施规划。义乌市出台了殡葬设施布局规划;永康市启动了以20年为周期的骨灰堂(生态公墓)规划、建设工作。强化生态安葬激励。永康市对各镇、村联建骨灰堂的,按其服务辐射区域户籍人数,给予25万元-65万元不等的奖励,目前已累计补助资金1.8亿元。武义县对实施草坪葬的,每例奖励1.5万元;对实施海葬的,每例奖励2万元。推广集约建设模式。大力推广村级自主、政府统筹的殡葬设施建设方式,提高集约化、生态化程度。

强化监督管理,破除殡葬陋习

金华市主动迎击乱埋乱葬等殡葬歪风,从源头上抓好殡葬整治,破除丧葬陋习。全力整治,切实改变“青山白化”。2018年,治理坟墓11万多穴,腾出可重新利用土地约1550亩。跟踪管理,源头遏制乱葬乱埋。进一步完善骨灰安放管理办法,明确逝者遗体火化、骨灰领取、骨灰安放、一次性丧葬补助金领取等环节跟踪管理的流程、职责。全员参与,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将“青山白化”整治工作列入对各级党委、政府专项工作考核内容。如兰溪市建立市、镇、村三级考核机制。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经常性开展联合执法,引导全社会共同推进移风易俗。

创新宣传服务,营造良好氛围

金华市通过加强宣传引导、优化殡葬服务、改良祭祀风俗,推动生态安葬理念厚植人心。注重宣传引导,营造改革良好氛围。今年清明节期间,市殡仪馆举办了“知生死、悟人生”感悟人生体验活动等,活动报道上微博热搜后,72小时点击量达到9000多万次。优化殡葬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在全省率先全域化实现办理身后“一件事”除火化外“零证明”“零跑腿”,让“伤心事”宽心办、贴心办。截至9月10日,全市通过联办平台为9200多名逝者办理“身后事”。改良祭祀风俗,培育现代殡葬文化。今年,全市各地公墓在春节、清明、冬至期间免费向市民发放菊花20万枝;积极在清明节、烈士公祭日等倡导开展祭扫革命烈士、节地生态安葬公祭等活动,树立文明祭扫新风。

丽水

出政策 搭平台 建体系

全面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服务水平

2015年重阳节,莲都96345开展“关爱老人 温暖社会”主题服务活动,加盟服务者现场为老年人理发。

为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丽水市目前有孤儿221名、困境儿童4534名、留守儿童9520名。近年来,通过积极建设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夯实基础,构建保障体系。丽水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意见》和《关于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贴自然增长机制,构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横向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儿童福利事业工作机制,纵向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儿童福利工作机构和组织网格,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保障网络;建立城乡社区儿童福利督导制度,在每个村(社区)设立儿童主任,确保专人负责掌握辖区内孤困儿童、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对养育状况进行有效督查。

搭建平台,提高保障水平。创新集中代养育机制,将全市0-18周岁的机构内孤儿(共56人)统一交由丽水市万地爱心儿童福利院集中养育,发挥儿童福利院软硬件优势,有效破解孤弃儿童分布零散、养护康复力量薄弱、机构设施老旧等难题;以全省“添翼计划”试点工作为契机,以万地爱心儿童福利院为载体,为全市贫困家庭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康复护理服务,累计开展14期,惠及327人次, 康复效果显著;推广“焕新乐园”项目,多方发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连续两年对540户低保家庭儿童实施环境改造和成长陪伴服务,共有19家社会组织2650余名志愿者参加。

凝聚合力,丰富保障内容。丽水市民政、教育、公安等12个部门联合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发挥业务专长,专项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制定出台《丽水市福彩公益金资助社会组织公益项目管理办法》,市级福彩公益金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实施社会公益创投项目,扶持了一批公益慈善组织,如丽水市爱心志愿社、景宁畲族自治县凤凰爱心协会、云和老李帮忙团等,这些慈善组织开展了许多内容丰富的孤困、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衢州

主动担当抓试点 勇于创新创特色

努力打造民政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衢州模式

衢州是浙江省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示范市。在省民政厅精心指导下,注重顶层设计,凝聚部门合力,强化上下联动,紧盯堵点难点,打造出民政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衢州模式。

把握着眼点,借势谋划,制订一个实施方案

着眼打造先行先试的衢州模式。2018年4月,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基础上,按照“整体政府”理念,协同推进全省“无差别受理”衢州试点工作,市民政局服务事项全部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实现100% “无差别受理”。着眼打造民政服务“码上办”的衢州模式。凝聚共识,拉高标杆,创新体制机制,大胆先行先试,为全省民政系统推进民政服务“码上办”改革,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结婚生育户口联办”等衢州领跑标准。着眼打造便民利民的衢州模式。从民政服务对象最关注、最关心的办理事项改革发力,以市府办名义印发《衢州市民政服务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改革工作“线路图”和时间表。

把握着力点,借力推进,健全一套运行机制

建立省市县联动机制,既注重三级民政部门的对接协作,又注重三级“跑改”部门的对接协作。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编办、民政等28个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政服务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定点联系制度。成立“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专班,分别建立综合协调、改革业务、信息技术、改革宣传、改革督查等5个专项工作组,并通过驻民政局纪检组立项监督,加强对改革监督检查。

找准突破点,借机攻关,破解一批改革难点

积极争取市智慧办支持,建设衢州市民政信息化综合平台项目,加快推进民政部门数字化转型。创新方法,着力解决婚姻信息数据库不全、不准确等问题,分阶段完成婚姻登记数据筛查、电子签名工作,提高婚姻信息数据共享度。制订《衢州市本级地名数据归集方案》,开展实地采集缺失和不准确地名数据工作。

发现闪光点,借智提升,打造一批特色亮点

打造“结婚生育户口”联办新模式。将民政的结婚登记、卫健的生育登记、公安的户籍信息变更与户口迁移等多个职能部门事项予以整合,通过“一站受理、一表申请、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的联办模式,累计办理联办5000余件,平均精简办事材料70%以上,提速60%以上。打造“低保惠民联办”新模式。充分整合民政、人力社保、教育等7个相关单位职能,减少群众申请惠民政策通用材料11项、申请表9种,有效提升特殊群体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打造殡葬“一件事”联办服务新模式。全面扩大殡葬“一件事”的内涵和外延,把居民“身后事”涉及的殡仪馆、社保、公安、医保、残联等单位的17件相关业务材料归并为一张联办申请表,逝者家属仅需在殡仪馆设立殡葬服务联办专窗就能办完“身后事”。

嘉兴

统筹资源 优化机制

全面构建社会“大救助”体系

近年来,嘉兴市通过构建社会“大救助”体系,有效提升了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建章立制

“三大办法”支撑“大救助”体系顶层设计

坚持问题导向,出台“大救助”体系构建意见。出台《嘉兴市全面构建社会“大救助”体系的意见》,建立起低保标准2倍以内困难家庭需求信息数据库,形成10多个部门60项救助政策目录清单,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开展助困、助产、助业工作,实现精准救助。坚持需求导向,实施“突发性”贫困救助政策。出台《嘉兴市本级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办法》,实现了从“收入型”救助向“收入型”与“支出型”贫困救助并重的转变。坚持效果导向,完善“五位一体”医疗救助体系。针对因病致贫问题,搭建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政府救助+慈善救助+公益众筹”五位一体的困难群众医疗综合救助保障体系。

创新优化

“三大机制”助力“大救助”体系全面深化

优化部门协作,探索“一键核对”精准识别系统。依托政府智慧平台在全省率先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一键核对”平台,整合民政、社保等10个部门39项信息开展经济状况核对。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核对时间从20天缩短为1天。优化工作流程,探索“一证通办”社会救助模式。落实“最多跑一次”“就近跑一次”精神,建立起从申请家庭“一张身份证”到低保金发放“一张银行卡”的闭环式申请救助流程,全流程办理时限从30个工作日缩短至12个工作日。优化工作队伍,探索“救助+社工”工作模式。全市全覆盖配备89名镇(街道)社会救助专职社工,充分发挥社工在救助工作中的“调查员、宣传员、服务员、信息员”作用。

加大保障

“三大举措”彰显“大救助”体系综合实效

提标扩面,救助水平逐步提升。去年11月,将低保标准调整为810元/人/月,今年7月,将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调整为16187元/ 人/年。精准惠民,项目救助全面启动。对全市2人及以上低保家庭实施“暖巢行动”,开展居家改造、家具配备和陪伴服务,已完成1180户;对全市2人及以上低保家庭且家庭成员中有1人及以上无劳动能力的,每户每月发放“虚拟岗”工资500元,已实施913户。与组织部联合开展“万个党支部结对帮扶万个困难家庭”行动,实现“一对一”帮扶。建立低收入家庭扶持增收帮扶基金,通过“飞地抱团”项目,每户每年获得不低于10%的稳定分红收益。探索“互联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探索“互联网+救助”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多多益善”互联网平台,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社会救助。2018年累计支出助困、助医、助学、助老、助残等救助资金949.84万元,救助困难群众5836人次。

宁波

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服务创新

努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宁波总浦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空巢老人过生日。

“老有所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改善民生“七有”之一。截至2019年6月,宁波市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5.4%。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宁波市积极探索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新思路、新方法。

坚持先谋后动,画好顶层设计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养老事业多次专题调研、听取汇报或作出重要批示,市政府连续12年将养老服务列入民生实事项目。2018年颁布实施浙江首部居家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并制定出台了12个配套政策文件,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制度体系。编制《宁波市“十三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部署安排了“8大工程20个重点项目”三年攻坚任务。市、区县(市)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逐年加大财政投入,2018年-2019年,市级财政投入居家养老服务资金超过2亿元。

聚焦突出短板,打造三种新模式。对新建住宅小区、已建住宅小区分别按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15平方米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部划出专门区域,向邻近居家老人开放提供短期托养、康复护理、安全看护等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服务互融和优势互补。在居家老人比较集中的城镇社区建设“嵌入式”老年护理照料中心,主要面向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日夜托养、康复护理等专业服务。照料中心建设一般采取民办公助形式,社会专业机构负责运营,政府无偿提供场所。

创新需求载体,打好四张服务牌。通过创办老年食堂或与养老机构、餐饮机构协作等方式,已在73%的城乡社区实施老年助餐服务。下一步,宁波市将在街道(乡镇)统一配置老年送餐车,实现2020年老年助餐服务城乡全覆盖。全市95%以上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签约医养结合服务,签约家庭医生的居家老年人数近70万。建立老年人“一键通”应急求助服务系统,免费安装到高龄、困难老年人家庭。同时,政府出资向困难家庭和8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意外伤害保险,向困难失能失智老年人和8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免费提供一定时间的居家养老服务。在每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配置一定数量的文体娱乐设施,培育、组建了2000多支老年文体组织,并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计划到2021年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

台州

实施“社工+慈善”融合发展共建和合家园

近年来,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融合发展新路,助推台州“和合圣地”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打造有温度的和合家园。

加强党建引领。坚持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双孵化”“双驱动”,确保社工慈善事业正确的政治方向。出台《关于推行“党建领社工、社工带志愿者”联动机制全面深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密切党员、社工与志愿者服务联动。

强化行政推动。市委市政府专题部署动员报考社工考试,应报尽报、应培尽培、应考尽考,以社工的专业程度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全市社工考试报考人数从2017年的339人跃升到2018年的17566人、2019年的15630人,取得证书人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列。

坚持系统谋划。面对缺乏系统规划和政策激励的瓶颈,该市在全省率先制订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扶持奖励办法,将社工人才全面纳入人才体系;出台民办非企业单位与企业同等享受的高校毕业生补贴政策,促进社工机构和公益慈善组织人员就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设立社会工作名家工作室,引进省内外社会工作领域知名专家,以三年为周期系统培养社工骨干,打造一批领军人才。

深化平台支持。今年建成投用市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暨孵化支持中心,按照“阳益台州”的品牌战略,细化实施蒲公英公益图书馆、时间银行等九大公益召集令,打造台州最具温度的红色公益地标。椒江“义家”整合入驻群团组织、社工机构和公益组织,推动慈善、社工与群团的融合,催生全市首个全部由慈善资金构成的“社会共治公益项目创投基金”,以慈善筹款的广度助力社工机构开展服务。

壮大服务载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单列福彩公益金项目等形式,持续加大社工机构和公益慈善组织支持力度,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台州市青公益服务协会在青海玉树开展的“古咕丁”医疗知识普及计划,多次荣获全国性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金奖。

促进多元参与。由市文明办牵头,民政、团委紧密配合,全市机关单位、文明单位、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参与,主题化的集中志愿服务活动全面铺开。2018年,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近1.6万场次,参与志愿者近50万人次,提供志愿服务近130万小时。

温州

聚焦精准扶持 推动和谐融入

谱写水库移民工作时代新篇章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温州市共完成水库移民资金投资4.6亿元,后期扶持项目1997个,水库移民人均年收入同比增长12%,连续5年被评为浙江省水库移民工作考核优秀市。

政策指引,资源统筹

构建水库移民“保障网”

2006年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开展以来,温州建立了完整的市县两级水库移民管理机构,保持了工作机构的相对独立和人员队伍的强大,有力保障了后扶政策的有效实施。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系列政策基础上,温州立足实际,在全省率先制定水库移民扶持基金使用和管理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文件,在监督检查、移民人口基础信息、教育奖励等方面创新创制,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坚持将移民后期扶持规划与各地“十三五”规划、各相关行业规划进行有机衔接,把移民资金与其他社会投入资金捆绑起来,加强资源统筹和资金整合,用小项目嫁接大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有效推进移民资金效益最大化,水库移民后扶绩效评价居全省前列。

精准扶持,创业致富

增强移民发展内动力

温州坚持把扶持人口精准核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利用水库移民数据库比对等技术手段,采取基层复核、第三方监管、社保公安部门信息共享等方法,对及时核减死亡和财政供养人口等违规现象,主动发现并及时纠正,确保直补资金准确发放。紧抓影响移民增收的重点难点,立足区域特色,积极发展移民收益大、辐射带动强的特色优质产业,助力移民增收致富。坚持扶志与扶智并举,变输血为造血,增强移民发展内生动力,切实拓宽增收渠道与收入水平。创新就业培训机制,以水库移民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需求为导向,探索政府购买培训服务机制,打造移民就业培训服务平台。

和谐融入,创新管理

首创水库移民“分类融合”

从2013年开始,温州在全省首创开展水库移民融合工作,通过和谐社区、互助平台建设、分类融合三个阶段的打造,建立了完善的水库移民“分类融合”创建机制。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130个移民村(点)开展移民分类融合工作,覆盖率达75%。推动身份融入,引导鼓励移民参与村(居)社会事务,强化身份认同。推动文化融入,通过搭建社会组织平台、共同举办民风民俗活动等形式,以文化平台为纽带,引导村民和移民相互融合。推动生活融入,加强基层难题化解和纠纷调解工作。将历史遗留问题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列入年度计划,由各地包案化解,及时回应移民合理诉求。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