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 大趋势 大发展- – 大健康应用型人才培养

导语
首页 > 养老新闻 > 政策法规 > -大健康 大趋势 大发展- – 大健康应用型人才培养
"大健康 大趋势 大发展" – 大健康应用型人才培养论坛
2018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近2.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7.9%。国家的医保支出年年增加,而病却越治越多,全民的主动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亟待提高,继续延续“以治病为中心”?还是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以下,是一系列引人深思的数据和事实:
-
70%以上的人群是亚健康人群 – 疾病一触即发
-
92%的疾病无法治愈 – 成为慢病
-
慢病占据83%的死亡因素和75%的疾病医疗负担
-
30年后,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
突如其来的老龄化,迫使政府和社会必须要立即积极应对老龄化
-
养老照护服务、医养结合、老龄健康、老龄乐活生活的需求巨大,而当前还有近84%的养老需求未得到满足
-
倒三角的人口结构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双双告急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健康为中心,关口前移,防治结合,主动健康,全民健康是主旨。
大健康和康养产业因此发展迅速,但如果不解决人才和支付等瓶颈问题,产业持续增长将会大大受制。
目前,大健康人才分布和培养体系呈现两极分化的杠铃模式,一边是专注临床和医疗研究的专业化精英人才,由医学院等高等院校教育培养;另一边则是从家政阿姨转型而来的护工和养老护理员等基层照护人员,目前还以生活照料为主,即俗称的“吃喝拉撒睡”。
大健康产业亟需以“健康为中心,服务为导向”并提供全生命周期主动健康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其缺口巨大,亟需建立起成建制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持续不断的输入大健康和康养产业。
大健康应用型人才包括但不限于:基层全科医生、社区健康顾问、慢病管理师、康复治疗师、老龄照护师、老龄健康管理师、妇幼健康管理师等,除此以外,还有围绕着康复设备和老龄福祉用品的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和维修的人才,围绕着老龄泛金融的保险和金融人才以及围绕着大健康互联网、AI、大数据等高科技技术人才等。
美国等发达国家,70%以上的人群享有健康管理服务,而我国,享有这一服务的人口比率低至十五万分之一,约等于没有。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健康管理服务业的人才缺口超过2000万人。
养老照护服务、医养结合、老龄健康管理等人才缺口超过1500万人。
以康复人才为例:全国康复医师需求6万,治疗师至少30万以上,护士15万以上,目前已有康复医师2-3万,治疗师3-4万,护士2-3万。其中还未包括基层早期主动康复和术后日常康复服务所需人才。
基于以上背景,国家一级协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在现任会长刘远立教授的领导下,秉持为政府分忧,为产业解困的理念,组建了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医养结合人才专委会和老年福祉科技专委会。
2019年3月30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医养结合人才专委会和老年福祉科技专委会成立大会将于北京隆重召开。同期还将举办“大健康 大趋势 大发展”应用型大健康人才培养论坛。大会齐邀来自全国的医疗、康复、护理和教育界的专家,以及大健康产业的著名企业家们共聚一堂,一起探讨大健康和康养应用型人才紧缺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建立人才标准和职业标准为引领,共同构建完善的大健康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体系,持续为产业输送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并具可持续成长潜力的大健康应用型人才,从而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并最终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做出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