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武秀玲:

  统筹养老医疗资源

  促进医养事业协同发展

  “目前,我市养老形式主要为居家、敬老院、福利院和养老院等,普遍存在专业医护资源不足、养老与医疗衔接不够等问题。”市人大代表、市肿瘤医院副院长武秀玲说,当前,我市养老需求快速增长,但护理床位数量不足。因此,我市医疗机构中的老年护理床位还需增设。

  武秀玲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养老医疗资源,将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设纳入我市老龄规划、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调整规模和功能定位;完善相应的医保和新农合报销政策;完善在养老机构中医疗护理产生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进一步优化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的软环境;依托医疗机构,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养老行业,有效缓解医养供需矛盾。

  针对乡村敬老院等,不同医疗机构应各尽其责。村医按时对老年人进行血压、血糖、心电监测等一般项目监测及体检;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定时对老年人给予用药指导,并严格按照分级诊疗措施落实工作任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定期对老年人进行疾病及慢性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健康宣讲及治疗指导,实行村医、镇卫生院、县级医院三级联动,有效保障老年人养老医疗安全。

  发展居家医养结合医疗服务。以“家庭医生制”服务将居家养老与老年护理病床相衔接,延伸优质护理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定期上门诊疗。

  加强老年人护理队伍建设,做好养老护工职业规划,评定护理员、护理师、高级护理师等职级,保障养老护工的薪酬待遇,吸引更多有知识的年轻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

  武秀玲建议,我市应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与江浙沪地区项目合作、资源引进,打破体制机制约束,从组织、系统、政策、平台等层面一体化推进,促进区域内老年人信息数据、医养服务标准、照护需求评估、从业人员资格等方面互认互通,促进我市医养事业协同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统筹养老医疗资源 促进医养事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