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粤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鲁晓明一直以来聚焦民生热点,多项提案建议获得答复采纳和社会关注。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鲁晓明接受了南方网、粤学习记者的专访。

应对老龄化创办普惠性“老年大学”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6亿,占全国人口比重18.70%。“我国人口结构正快速向老龄化转变。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4.87亿,超过总人口的34%。”鲁晓明认为,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应对老龄化挑战将成为一项长期任务。我国迫切需要明确目标和方向,形成稳定的行动思路,指导老龄政策的持续稳定发展。

早在2020年,他就提交了《关于将“积极老龄化”确定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基本国策的提案》,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答复。答复中称,将进一步深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思路研究,推动将人口老龄化挑战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积极因素。

积极应对老龄化,解决养老问题是核心所在。鲁晓明指出,我国老年群体庞大,养老问题必须多方着力。一方面年轻人赡养老人责无旁贷,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老年人本身这个庞大的人力资源。老年人要过好幸福的生活,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老有所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正在从物质养老向精神养老、文化养老延伸。因此,加强老年教育,助力老年人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技能,意义重大。

“绝大部分的老人参与社会交流是作为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爱好的一种方式。而通过学习去获得知识、提升技能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鲁晓明指出,目前我国教育所锚定的主要群体是青年人,而这种陶冶情操式的老年教育,还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社会上的“老年大学”规模小、数量少,缺乏机制和经费支持,惠及群体也比较有限。

在今年拟提交《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提案》中,他建议,制定老年教育相关法律法规,解决根本性的规则问题;加大投入,创办普惠性教育机构,依托社区创办老年学校。培养老年人防诈骗意识,细化制定有关制度规则保障老年人权益,使老年人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保持与社会交流、参与社会事务,实现自我价值。

为民发声助力增进民生福祉

2020年,鲁晓明在《关于普遍实行儿童身高、年龄“双轨制”票务优惠的提案》中建议,普遍实行身高和年龄“双轨制”。即公共场所儿童免票标准提高至6周岁以下或者1.4米以下的儿童,身高标准在1.4米到1.6米之间或年龄在6周岁至12周岁的儿童实行半票优惠,只要达到其中任何一项标准即可享受票务优惠。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积极答复。

“作为民法学者,倍感自豪的是我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出台,个人提案中的一些建议,也被吸纳进民法典。”提及2020年5月民法典在全国两会高票通过,鲁晓明有感而发。

此前,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编纂民法典”的重大决策,民法典各个分则编的制定工作也在有序推进。鲁晓明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在民法典中设立独立的人格权编的提案》。鲁晓明认为,人格权独立成编有利于强化“人”的地位。在民法典中加强人格权立法,实质上就是全面保护人格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有助于改变传统民法“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更多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提案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和肯定,促进人格权以独立成编的形式体现在民法典中。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委员访谈丨鲁晓明:聚焦“老龄化”围绕民生福祉谋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