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五年来,天津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努力探索一套可复制、可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切实解决老人们的所急所需所盼。

  2017年,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要树立为民情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这一年,天津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超过了246万,创下历史新高,每六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

  作为老城区,2017年底,河西区老年人接近24万,占全区总人口近3成,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居家养老,最迫切要解决的是什么?河西区结合“筑基”工程对全区老人入户摸底,一日三餐,最平常,但却是很多老人的急难愁盼。

  2018年,河西区尝试开办老人家食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区里统筹提供闲置公建房,给予改建补贴,运营享受民用水电价格,可一开始,因为成本问题,订单量并不高。2019年,天津出台《关于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试行办法》,80岁以上和60岁以上低保、低收入老人,每餐享受3元助餐补贴,同时老人家食堂能拿到2元的运营补贴。真金白银,让利老人。

  通过补老人和补企业并举的“双补贴”方式,激活供需两端。5年来,天津累计补贴资金超300万元,撬动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在全市各街道、社区开设老人家食堂1701家,同时以助餐为突破口,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全市建成了包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大院在内的,总计1357个日间照料中心。

  家门口的养老设施建起来,还要实用、管用,2019年,天津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把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作为检视差距、整改提高的一项重要举措。随后印发天津市促进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吸引社会力量投资,不断激发市场活力。9月,河西区启动居家养老试点工作,采取片区化运营方式,将辖区内14个街道划分为4个片区,选择有能力、有规模的社会组织机构,通过连锁经营,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精准服务。

  展恒波干了将近10年养老,2019年他成立中民聚康养老公司,当年底,通过竞标,拿下了西部片区天塔等三个街道1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得益于片区化、规模化发展的政策,展恒波与区内多家“为老”服务中小企业合作,从最初的配餐为主,逐渐拓展业务,增加了入户家政、短期托养、康复护理等十几个项目。

  统一标准,成本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老人,有了服务需求,市场活跃度越来越高。2020年,天津推出长期护理险,75%的费用都由政府买单。展恒波借势成立了护理部,三个月里,就有700多老人和他们签了约。去年8月,中民聚康波首次实现了单月盈利。今年,展恒波又接下了河北区8个街道的养老服务,还正在与滨海新区对接,把连锁模式继续拓展。他还计划搭建一个统一的为老服务线下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家政、维修、法律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老人的需求千差万别,服务更要下足“绣花”功夫。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看病拿药,成了很多老人遇到的大难题。天津及时推出长处方制度,保证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用药不断档,同时减少老人到医院就诊次数。河西区因地制宜,尝试在街道和社区两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开设健康驿站,进一步方便老人就近就医和拿药。

  目前,河西区已经在4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嵌入“健康驿站”,并且全部开通了医保,每周由社区全科医生轮流坐诊,还有三甲医院的专家定期巡诊,为社区老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等服务。

  2021年,新修订的《天津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全面施行,突出居家社区养老基础地位,强调医养结合,规范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推动多种模式融合发展,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供了法治保障。今年,河西区将继续完善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优化医疗、康养、家庭养老床位联动机制,推动专业护理服务、医疗服务向家庭延伸。(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天津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把温暖送到老人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