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奶奶,最近疫情防控,你得少出门啊,有什么要吃的、要买的,和我讲,我帮你去买……”清明节后第一天,家住新北区龙虎塘街道盘龙苑的55岁的陈荷玉像往常一样,来看望81岁的郭文成。陈荷玉作为龙虎塘街道盘龙社区“时间银行”养老互助项目的志愿者,与郭文成结成互助小组,为腿脚不便、白天独自在家的郭奶奶提供力所能及的助老服务。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按照“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思路,鼓励低龄老年志愿者为高龄老年人提供跑腿、维修等公益服务,记录服务时间,在一定期限后,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是一种互助养老新模式。
2021年12月,新北区橄榄树公益发展中心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将新北区的“时间银行”项目落地龙虎塘街道玲珑社区和盘龙社区实行试点,立足社区内老人们的服务需求,为辖区内较年轻的老年志愿者们赋能,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时间银行”将老年志愿者的服务以时间单元计算积分,志愿服务时长记录在《志愿者手册》上,当志愿者有服务需求时,其储蓄时间积分可以兑换等额的志愿时间服务,也可以到慈善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或者兑换居家助餐服务。在进行日常实践的过程中,也可将自己的志愿积分兑换成与之相等的养老服务。
82岁的独居老人万忠林和60岁的邻居高英萍也是盘龙社区“时间银行”项目的参与者。每天早饭后,高英萍都会去隔壁看望一下万忠林,和他聊上两句;平日里万忠林家里灯泡坏了、水管漏了,都是高英萍夫妻俩帮忙修理。“前段时间疫情形势严峻不好出门,我在家做了蛋糕、点心都会端点给老万。他一个人住,每天还是要看他一下才放心。”自该项目去年底实行以来,高英萍与邻里3位高龄老人结对,累计服务时长超过40小时。
该项目负责人丁涵松介绍,这次“时间银行”在新北区落地实施,还依据该项目的基础数据建立了信息库,将志愿者招募、服务打卡、赋能培训、激励标准等信息统一存储,形成基础运行1.0版本。目前,志愿者每人一本志愿服务手册,主要记录志愿时间积分统计、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志愿储蓄与兑换等方面内容,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对志愿者们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减轻物资兑换、服务兑换的数据处理压力,在社区内实现自给自足的“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截至3月底,该项目已经招募志愿者80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720人次(每名志愿者平均每月开展服务至少3次),服务老年人960人次。
“我们主导的‘时间银行’就是以‘助人者得助’的模式,让居民们按照备案社区社会组织模式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实现让老人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抱团养老,希望借此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人力和资源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根据项目运行的情况,及时完善规则,向更多社区推广。”丁涵松说。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