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老龄化进程加快,很多老人选择在“家门口”养老,就近享受照护服务。去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依托和整合现有资源,发展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或为老服务综合体,按规定统筹相关政策和资金,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集中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正成为创新养老模式的重要突破口。经多年发展,集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已出现,老人既可享受护理、助餐、助浴等服务,也可以到综合体内休闲娱乐,赢得老人及家属好评。

当前,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仍面临一些困难。有的综合体只是将此前建设的日间照料中心、助餐服务点等场所简单整合,没有充分发挥好“1+1>2”的作用。同时,县区、镇街、村社三级养老服务机构的规模和功能没有科学合理区分,存在一定雷同度,未能起到三级联动、相辅相成的作用。从日常运营来看,部分综合体缺乏清晰的创新模式和发展思路,再加上专业人员较缺乏,它们往往只能提供少数而简单的基础服务,从而导致其服务难以做到多样化、精准化。

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存在短板,制约了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养老服务这项民生工程的建设成效。要让养老服务综合体真正发挥作用、造福老人,就要在前期注重规划、加强统筹,分别明确县区、镇街、村社三级养老服务综合体定位,健全运营机制。例如,县(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可以突出行业管理、统筹规划、培训示范、服务指导、资源整合等功能,镇街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应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区域供需衔接、资源统筹综合功能,与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共同构建定位精准、功能互补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形成有效呼应的养老服务圈。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投入、政策倾斜,也需要运营主体开拓进取,监管模式灵活创新。因此,相关部门在鼓励专业机构入驻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的同时,还要打造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形成完善有序的产业链,激发专业机构增强规模化运营的盈利能力,帮助其逐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推动相关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大养老服务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培育力度;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更多专业人才。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养老综合体建好需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