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下辖11个街道、11个镇,有农村人口47.51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人口11.21万人,农村老龄化程度达到23.6%。在渝北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邱隆秀看来,当地农村养老服务存在着三大现实“困局”,而最主要的是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和建设滞后。为了破局,渝北区结合全市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工程,决定在11个镇各建设一个镇级养老服务中心,并在行政村建立互助养老点和互助养老分点。

这是茨竹镇养老服务中心的样子:青瓦作顶、白漆涂墙,三层楼房外挂的空调护栏也刷成了砖红色,改建前这里叫茨竹慈善敬老院。服务中心内增设了健康管理、生活护理、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8个功能区,有床位80张,目前入住了67位老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余长江告诉记者:“中心内有专业的养老管理人才和专业的护理人员,在住养、护理、医疗、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可以为老人尤其是特困人员提供精细化的服务。”

“每镇一中心”的布局,让各镇的养老机构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渝北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负责人曾巧奇告诉记者:“各镇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整合了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补助资金,还叠加了适老化改造工作,以确保中心建设标准化、适老化、品质化。目前,已建成养老服务中心8个,还有3个正在建设中。”

除了在镇里建设养老服务中心,渝北区还在村里建了互助养老点。据曾巧奇介绍,针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渝北区民政局以村为单位,根据老年人的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布局村级互助养老点和互助养老分点。对于人口集中的行政村单独设立互助养老点;其他规模较小、人口相对分散的行政村,则依托村便民服务中心合并设置互助养老点。

在木耳镇金刚村,装饰一新的互助养老点窗明几净,内部设有议事堂、食堂、澡堂、休闲娱乐室、健康照护室和健康呼叫中心等功能室。“我们可以为周边3个村的400余名老年人提供综合性养老服务。”该互助养老点负责人曾春英告诉记者,老年人在这里每餐收费4元、洗浴洗衣每次1元、助浴每次5元、日间照料每次10元。周到的服务和实惠的价格,得到了农村老年人的欢迎,都夸党和政府的政策好。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区已建成互助养老点101个。近期渝北区政府办公室印发《渝北区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年底,该区将完成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建阵地,让农村养老服务有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