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老实现的是老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机构养老则满足了“少数派”老人的养老托付。截至2021年年底,我市入住机构养老的老人共3857人,仅占全市老年人口的0.8%。
服务人数虽然较少,但就机构养老的对象而言,机构养老在整个养老服务体系中无疑起到托底的重要作用。紧跟老龄化趋势,在财政补贴的激励下,民办养老机构在我市迎来飞速发展,全市36家民办养老机构中有31家成立于“十三五”期间。各地敬老院也已启动三年改造提升工程,今年年底前,我市每个县(市、区)将至少建有1间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
敬老院:给特困老人一个温暖的家
岗列敬老院位于市中医医院北侧约500米处,这里虽然位于城区,院里却种满了蔬菜、果树,养了170多只鸡,甚至还有5头大肥猪。工作人员用勤劳带来的农村田园气息,给熟悉农村生活的12名特困老人带来了心理抚慰。
主持敬老院工作的吴家旋自2009年起便悉心照料着敬老院的一切。每天早上6点多,吴家旋便骑着摩托车为老人购买当天的食材——他没有选择就近的市场,而是差不多跨越整个市区,来到环城南路的市第一市场。那里的菜价便宜,而且齐全,能以几乎批发的价格买到新鲜的渔获。
在敬老院厨房公示的菜单上,一天里有荤有素、有鱼有肉、有粥有汤,每月至少有3天还额外加菜。除了一日三餐,工作人员还会依照老人的吩咐,用老人的零花钱帮他们购买砂仁蜜、益智子等零食。
特困老人李伯在2021年10月入住岗列敬老院,患有老年痴呆的他喜欢独坐在自己房门前。一日三餐有人照料,房间有人收拾,看病有人送医院,李伯入住敬老院没有花自己一分钱——作为公办的福利性质场所,敬老院的资金来源于财政补贴和特困老人的基本生活补助。敬老院的存在,是养老服务体系中兜底的重要一环。
截至2021年年底,我市共有864名特困老人选择入住敬老院接受照料。与岗列敬老院类似的特困供养机构(敬老院),我市还有43所。2020年,我市实施敬老院三年改造提升工程,持续改善和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设施设备、环境卫生、护理和安全管理等水平。
记者了解到,一些偏远乡镇敬老院因条件所限,部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入院需求未能充分满足。与此同时,目前乡镇敬老院床位空置率较高。破解服务质量与床位空置的结构性矛盾,区域集中将是未来我市敬老院的发展趋势,部分乡镇敬老院将被合并。今年年底前,我市各县(市、区)将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至少建有1间符合三星级以上标准,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
养老院:民办养老机构共有36家
“十三五”期间是我市民办养老机构快速发展的时期。2015年《阳江市民办养老机构资助办法》出台,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按每张3000元的标准给予新增床位补助。在此背景下,我市民办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江华颐养院也于这一时期开业。
江华颐养院位于阳东区裕东三路路边,作为我市四星级养老机构,江华颐养院的收费相对高于其他民办养老院。“能入住这里养老的老人,家里经济条件大多比较宽裕。”江华颐养院办公室主任何玉茹介绍,与价格相对应的是这里的服务水平和生活环境——平均每名护理员照顾4名失能老人或6名半失能老人,另有30余名护士保证老人的医疗看护。
记者探访江华颐养院看到,老人们在院内过着规律的生活:看电视、下棋、打牌或者打麻将。江华颐养院除了护理员年纪稍大,后勤、行政人员、办公室招聘的员工基本上是90后。“我们尽量让一些年轻人来安排、策划老人的日常生活,让他们住在这里也能感受到青春活力。”何玉茹说。
受疫情影响,包括江华颐养院、康泰养老院在内的养老机构均处于封闭管理状态,对家属探视管理较严格,需提前预约,错峰探视。这也导致部分家属选择暂时让老人在家护理。疫情期间,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大多受到影响,江华颐养院在院老人人数就从2017年开业初期的250人降至现在的220人左右。
在我市,像江华颐养院这样的民办养老机构共有36家,其中31家于“十三五”期间开业。“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发放新增床位补助873.6万元。在政府补助和民间资本的强力推动下,我市养老机构床位已经突破万张,达到10546张。
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2022年我市计划重新修订民办养老机构扶持优惠政策,对申请补贴的养老机构主体性质进行调整,不管是营利性还是公益性的养老机构都可以申请优惠,同时按规定落实对民办养老机构税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减免、水电气价格优惠政策,以此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医养结合: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一半
曾在一年前因心衰入院治疗的梁婆婆,由于需要专业医疗看护,选择住进了江城区康泰养老院。“请保姆照顾一个月的费用顶现在两个月的花销。”梁婆婆提到,与居家养老养病相比,入住养老院反而节省了开支。
随着医养结合政策的推进,医疗服务成为越来越多老人选择入住养老院的理由。而与医疗服务的结合,也成为一些养老院的优势所在。江华颐养院配备的300张床位中,有50张医疗床位配备呼吸机、心率监控仪、除颤仪等仪器,可满足老人小病不出院。康泰养老院更是把养老院“盖”在了医院上面,大楼1至2楼是医院,3至7楼是养老院。
“养老院就是半家医院。”何玉茹介绍,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大多有基础疾病,老人突发身体不适需要就医是家常便饭。在此情况下,有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各显神通,有的像江华颐养院配备一级医院,有的增设医疗服务资质,还有的养老机构选择与医疗机构合作购买服务。
目前,我市共有21家养老机构实行医养结合,住院老人纳入定点医保,建立为老年人提供挂号、优先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而以敬老院为主的46家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签订购买服务协议,由镇(街)卫生院定期派出医生和护士上门为入住老人进行身体检查和诊疗。
根据《阳江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医疗和养老将更深度结合。到今年年底时,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需至少占总床位数的半壁江山。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其服务需求评估,也将作为老年人补贴和养老服务供给级别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上,《方案》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养老机构内医疗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享受等同职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北京:“多元养老”托住老人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