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进程日趋加快的今天,高龄、失能、空巢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极大挑战,未来的养老怎么走?

  养老的本质是“服务”,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全面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应创新养老服务方式。近年来,厦门市民政局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让老人们真正享受到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在“智慧养老”中体验个性化、定制化的养老服务;同时,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大力推进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鼓励机构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将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延伸到老年人的家中。

A技术创新

科技赋能“智慧养老”

1升级智慧平台 全市智慧养老一张网

  想了解自家附近的养老机构?或者是老人居家需要的生活帮助?近年来,厦门市提升养老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水平,通过“互联网+养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建立了厦门市智慧养老服务与监管信息平台。除了可以通过一张“养老地图”清晰便捷地了解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的地域分布和运营情况,老年人需要的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以及精神慰籍等养老服务,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

  据介绍,目前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融合了公安、民政、退役军人等多部门数据,建立了包含全市约40万厦门户籍老年人数据、43家养老机构、41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48家农村幸福院、434家居家养老服务站及村改居社区幸福院、30家服务运营商的养老数据资源池。通过智能化技术应用,注重把人性化服务融入数据流之中,通过平台积极发挥大数据中心、服务调度监管中心、智能终端监测中心、信息化管理中心等作用,建成了较为完整的智慧养老服务基础数据链,实现了全市养老服务监管基本覆盖。2021年,市民政局联合“i厦门”完善升级智慧平台,围绕“为老服务”和“服务监管”,全市各服务对象(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各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记录都可实时掌握。厦门市还开通了养老服务热线3500011,365天每天24小时在线提供养老服务。

  在不久的将来,这张数据网络还将形成横向对接厦门“城市大脑”和政府各部门,纵向对接部、省级平台和市、区、镇(街)、村(居)四级主管部门,终端辐射连接各养老服务机构、近邻服务点、居家服务商、社区助老员的智能化养老服务网络,通过大数据分析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对接。

2产品百花齐放 智慧养老飞入百姓家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还为传统养老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越来越多的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走进养老机构和寻常百姓家。

  比如智慧养老设备之一的智能门磁,如果老人24小时未出门,社区助老员将收到一则预警信息,提醒他们上门回访,一旦该应用推广至独居老人家中,将有利于通过智能看护程序及健康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干预等技术,促使社区养老服务从被动应答转变为主动看护。而在一些养老机构里,每一位入住老年人都配有专属手环,能精准掌握老年人的实时动态,实现集成管理、异常报警、无延时语音连线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市养老服务促进会日前还成立了智能适老化产品专家委员会,厦门移动、康护在线、云龄、建霖、纬图等高新技术企业,都纷纷为智慧适老产品设置产品线、提供专项服务,厦门智慧健康养老进入发展快车道。

B模式创新

激活养老“神经末梢”

1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 鼓励养老机构拓展居家养老服务

  探讨“中国式养老”问题、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躲不过、绕不开的首先是一个“家”字。大量“空巢老人”宁可守着冷清的房子,也不愿意住进养老机构,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家”的观念影响。相关数据显示,我市有各类养老床位16967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41张,我市老年群体中约3%入住机构养老,7%在社区近邻享受照护养老,90%以上选择居家养老。

  子女相伴、不离故土、不离亲朋,享有尊严、不成为负累、优雅老去,是大多数中国老人的心愿,也正是“中国式养老”致力探索解决的课题。

  2021年,发展家庭养老床位首次纳入“十四五”规划,“原居养老”已成为破题养老难的新思路、新解法。

  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居家安养意愿,福建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去年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厦门市纳入全省首批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城市。厦门市民政局抓紧会同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出台相关政策,印发《厦门市养老服务机构拓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方案》,遴选象屿慈爱、国贸康养、老来俏、金霞辉等14家具备较强服务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参与试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将专业化服务延伸到老年人家中,满足老年期全龄段照护需求,支持老年人根据健康状况在居家、社区、机构之间接续养老。

  根据工作方案,由试点服务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家庭加装安全扶手、地面防滑等必要的适老化和智能化家居改造,安装包括门磁、烟雾、燃气感应报警等设备,设有紧急呼叫、语音或视频通话,以便服务机构将家庭养老床位纳入每天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

  同时依托机构专业服务团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个人护理、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照护服务,让老人在家里也能享受养老机构同样标准的专业照护,这不仅节省了机构养老的床位费,又能使老年人得到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同时还能满足老人在家养老的愿望,继续享受亲情陪伴。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极大挑战,未来的养老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