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年龄结构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中间大,两头小”的人口结构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一是因为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较大,二是因为劳动力的家庭抚养负担相对较轻,这种人口结构称之为“人口机会窗口”或“人口红利”。
反之,在人口结构主要是由较大比例的少儿或者是老人组成的情况下,则社会负担较重,会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性降低,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老龄化对于整个社会劳动供给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力数量绝对值的减少。
一、养老
与老龄化相伴而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就是养老,这不仅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养老支出会增加,而且还需要提供更多的老年照料服务。老年照料服务市场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人口老龄化对于有效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可能具有二重性,人口老龄化不只是使得年轻劳动力绝对数量的减少,而且还会因为老年照料问题使得现有年轻劳动力的劳动供给数量和质量进一步下降。
对于本身就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的老龄化社会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由于时间的稀缺性决定了老年照料和劳动供给不可能完全兼顾,从事老年照料必然会影响子女的劳动供给和劳动收入。但是,收入又是可以跨期配置的,当未来的老年照料会减少其劳动收入时,子女完全可以在当期就增加劳动供给,以抵消未来老年照料对其劳动收入的负向冲击。
这意味着,无论子女当前是否正在为父母提供老年照料服务,只要父母健在,其劳动供给都可能会受到影响。劳动力素质是决定有效劳动供给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老年照料负担对于子女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有两个。
二、照料负担
一是,父母为了能够更好地获得子女的照料服务,可能会在子女年幼时为其提供更多的教育投资,这对其人力资本积累和工作技能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二是成年子女为了更多地提供老年照料服务可能会被迫放弃一些职业培训项目。这对其人力资本积累和工作技能的提升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劳动力充分流动是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条件。但是,老年照料需要子女与父母的空间距离比较接近,如果家中有父母留守则可能会对子女的劳动力流动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父母随着子女迁移流动则可能不会对子女的劳动力流动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是中青年,其父母也基本接近老年,与之相关的父母的养老问题与成年子女的就业问题开始出现。
而且,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90后独生子女慢慢长大成年,然后面对同样的问题。当子女成年以后,最终会结婚生子形成自己的小家庭,这时候独生子女的“去留”决策就可能会使得独生子女家庭原有的家庭形式发生变化。
三、独生子女
如果独生子女在结婚以后选择离开父母、与父母分居,那么原有独生子女户将会因为子女的离开而成为“空巢家庭”。如果独生子女在结婚以后依然选择与父母同住,独生子女将会逐渐成为这个家庭的主导力量,承担起整个家庭的各种负担。
但是,无论独生子女在结婚以后与父母选择何种方式生活,始终都会面对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的老年照料问题。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许多家庭的子女具有唯一性。唯一的子女可能因为经济能力和精力有限,使得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面临很大的风险。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老年父母没有固定的收入维持生计,因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风险和子女的养老压力会更大。
1.理性决策
家庭的理性决策是劳动者就业决策的重要微观基础,当家庭中的老年照料需求增加,对于那些尚处在劳动年龄的子女来说,他们需要将有限的时间在劳动就业和从事年老照料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首先,子女可能会通过直接减少自己的工作时间来满足家中老人的照料需求,其次,当他们没有办法很好平衡提供老年照料和参与市场劳动的关系时,部分就业的子女会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因此,劳动参与既包括每周或每天劳动时间的长短,也包括是否参与劳动。
2.角色分工
根据经典的家庭分工理论和传统的性别观念,社会对男女的角色分工存在着不同认知。男性一般被赋予“养家糊口”的责任,即在经济层面供养家庭,发挥“工具性”的作用;而女性往往由于具有仔细、周到、体贴等照料者性格特质而被期待发挥“情感性”作用,因而女性在家庭劳动上更有优势,同时也被认为是最适合从事家庭照料的人选。
老人子女中女性与父母公婆的联系更加的密切,并且多体现在帮做家务、陪伴就医等对老人基本生活的照料上,尤其是母亲与女儿之间的这种依赖关系非常明显。
3.收入效应
主流劳动经济学强调经济激励的作用,认为照顾体弱父母的责任的增加会通过两种相互矛盾的方式影响照顾者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决策,之后研究则进一步指出了家庭老年照料对子女的劳动参与的作用确实可分解为一正一反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对于提供老年照料的子女来说,“收入效应”是指子女考虑到照料活动可能需要的长期大量支出,会在照料老人的同时继续工作甚至寻求更多的劳动参与,从而增加劳动力供应。“替代效应”则是指在时间具有稀缺性的情况下,老年照顾父母的需求的增加将增加照顾者的保留工。
从事家庭老年照料活动除了会影响子女的劳动参与情况外,也会对其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发挥一定的作用,包括对其健康水平、接受教育以及工作培训等方面的影响。
四、负面影响
首先,提供照料活动会使得照料者面临身体和心理方面两方面的压力,因此,家庭老年照料给子女健康带来的影响也是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家庭老年照料可以给予照料者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照料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他们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能增进老人与照料者的感情,加厚彼此亲密的关系,从而对照料者健康产生正面的影响。
从事家庭老年照料往往会给子女带来更差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与非照料者相比,提供照料需要照料者付出比较大的精力和体力,从而会诱发照料者自身已有的一些病症或者增加生病的可能性。同时,照料者在照料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压力,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其心理健康甚至精神状态,尤其是照料年迈、严重失能的老人。
提供老年照料服务所带来的长期紧张情绪会对照料提供者的健康自评、生病、医疗利用等情况产生影响,与不提供照料者相比,家庭老年照料提供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更差。同时,由于提供老年照料会使得照料者的作息不规律、影响其睡眠质量,老年照料提供者的健康状况也会不断下降。
老年照料主要通过两种中介效应对子女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且女性照料者的抑郁指数比男性更高。对女性而言,中介效应体现在家庭老年照料使得其相对收入水平下降给她们带来了消极情绪,男性则更多是因为闲暇时间的相对减少造成了较差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此差异的他们给出的解释是,由于男性工资率普遍较高,因而具有更高时间的经济价值,相比于时间他们则更愿意付出金钱。
老年照料对子女的受教育状况和参与相关工作培训等职业发展机会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父母为了在老年时能够更好地得到子女在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和回报,可能会在子女年轻时对其进行大量的教育投资,从而有利于子女的人力资本积累。
而另一方面,当父母入老年后,子女为了照料父母可能会被迫放弃参与一些在职的培训项目,从而抑制其人力资本的积累。教育投资被普遍认为是具有很强正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因而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面,影响着个体自身的发展,成为决定个体在劳动力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
结语
父母在考虑到自身老年时期的福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子女的人力资本回报后,会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这是因为子女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人力资本的回报率也会随之更高。某种意义上,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抚养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交换互惠性质。
教育会长期影响子代未来的智力、知识和技能。因此,人力资本积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微观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水平,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上投资越多,子女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在成年后也能拥有更丰富的知识和更高的劳动素质,在劳动力市场上也越有可能获得好的工作机会和较高的收入,也更有能力和意愿去回报对他们投入巨大的年老的父母,这种反哺现象在农村地区子女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