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汪青 上海报道 脏、累、苦,可能是大多数人对于养老服务行业的整体印象。
“实际上除了这些,日常中还需要从业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面对失智老人的无理取闹,以及老人的突然离世等,都需要自我去调节这些情绪。”已经在养老服务行业工作超过五年的“95后”李景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从业期间也曾数次想要离开这个行业,但是想到养老院里面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护以及友好互助的工作氛围,让自己坚持到如今。
在李景看来,作为一名养老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需要同理心、爱心以及与老人进行沟通交流时的耐心必不可少,外部环境的理解和支持也必不可少。毕竟对于许多人而言,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工作听起来并不是那么体面,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只有社会观念不断更新,逐步消除不同职业高低贵贱的老观念,才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
“当然薪资待遇也要有所提高,毕竟一腔热血也有用尽的时候。按照这几年我的工资涨幅来看,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具备吸引力。”李景认为,工资待遇低、上升通道有限、专业化程度低、社会认可度不高是整个行业最大的挑战。
养老服务行业陷“用人荒”
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
据CRIC预计,2022年养老产业规模将突破9万亿元,2025年实现12万亿元。与此同时,国内养老服务行业正面临“用人荒”,年轻护理人员更是处于稀缺状态。
“我从小就是外公外婆一手带大的,所以和养老院的老人相处时,就会觉得很自然很亲切。同时,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我也会考虑父母以后的养老,甚至是未来我自己的养老问题。所以也希望通过自己微博的努力,让养老服务行业变得更好,被更多的人理解。”毕业于某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后,李景便进入了一家民办养老机构。
作为一名行业“老兵”,李景已见证了一波又一波小伙伴的加入与离开。
“说实话,如果我和你说我从来没想过离开这个行业那肯定是骗人的,辛苦的时候确实是很辛苦的,甚至有几次还偷偷抹眼泪,但是想到这些需要被人照顾的老人,又会劝自己再熬一点时间,转眼,五年也就过去了。”李景坦言,并不知道一腔热血还可以支撑自己做多久,但是一定会做好当下的每一项工作。
李景告诉记者,在整个养老服务行业里面,养老护理员岗位的流失率最高。“其实非常好理解,因为这个岗位确实很辛苦,不仅要给老年人喂饭、洗澡、洗衣服等,还要帮老人吸痰、处理排泄物等。毕业生到岗后,一年走掉三成,两年走掉一半,三年后大部分都走了,属于正常情况”。
根据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现状和需求专题调研报告》中,养老护理人员40岁以上占比79.1%,18~29岁仅占6.5%;其次,投身养老产业的毕业生第一年流失率为40%~50%,第二年为60%~70%,第三年为80%~90%以上。
行业流失率高企,也导致养老院人手紧缺成为常态。尽管目前李景已经升到养老院的管理岗,但是人手不够时还是会去基层值班。
据《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到2005年底,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39546个,总床位149.7万张,床位数仅仅占到老年人总数的1.03%,与西方发达国家4~6%的数目相差甚远。
按照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配备比例3∶1测算,全国有2830万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共需要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职工只有22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行业需要社会更多理解支持
“刚毕业那会,身边亲朋好友对我工作的性质也会有误解,觉得我年纪轻轻想不开去伺候别人,大学毕业最后做了保姆。”李景坦言,被误解肯定心里会难过,但也让她意识到社会大众对于养老服务行业认识的不足,因为一名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需要具备护理、医药和心理学等多种专业技能和素养。
李景介绍道,在校时都会系统的学习《护理基本技术》、《老年护理》、《老年康复》等十多门专业课程,专业的养老护理肯定更加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比如老年人一般都会有多项慢性疾病,并且伴随着并发症的可能,那么普通的保姆和护工并没有能力去帮助这些老年人进行专业的康复护理。
“我们院里的李奶奶原来是某大学的教授,很有文化的一位老太太,每天都要看报纸看新闻联播。不过现在由于有些失智,尤其是到下午有黄昏综合症的表现,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情绪就很不稳定,经常会撒娇会闹脾气,有的时候还会骂人,吵着要出院要回家。”李景表示,“老小孩”的优点就是坏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甚至很快都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
类似李奶奶这样的老人,在李景所在的养老院都会有专门的护理员每天带着他们做操、做手工,从而来锻炼他们的肢体和大小脑,尽量延缓衰老萎缩的速度。
根据李景的经验,其实老人完全失智失能会更加好照顾一点,“如果遇到半失能的老人护理起来难度系数反而更高,每天都会担心老人会不会不小心摔倒,家属会不会有意见,心理压力还是挺大的”。
“由于行业属性的问题,可能前两天还和你有说有笑的老人,突然就去世了。这类事情对于那些心里承受能力差的人而言,很容易无法释怀,最后离开这个行业。”李景告诉记者,此前一位交好的前同事,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离开了养老服务行业。
薪资待遇亟待优化,也是养老服务行业绕不开的课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养老服务就业意愿调查报告(2019)》显示,在参与调查的3189名大学生中,40.41%的人期待薪资在5001元至7000元之间,还有568人希望薪资在7000元以上。
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本市养老护理员工资收入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度养老护理员税后工资收入监测值为:高位数7735元/月、中位数4846元/月、低位数2854元/月、平均数为4985元/月。
“实际上,目前整个行业薪资待遇都偏低,对于人才基本上没有什么吸引力。作为管理岗,我的薪资肯定是比我们院基层员工高,但是和其他行业的朋友相比较并没有优势,甚至远低于在金融机构或者做销售类工作的朋友。”李景认为,薪资待遇调整,也是养老服务行业未来更好发展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采访的最后,李景也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研发出更多服务于老人的智能化养老设备,优化养老服务行业的工作环境,减轻养老服务人员的体力负担。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