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智库》2022全球经济信心指数发布会”于3月18日晚间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出席并演讲。

蔡昉表示,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大家特别关心的话题。“去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接近零增长,2022年完全有可能达到中国人口峰值。”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死亡率为7.18‰;自然增长率为0.34‰。

蔡昉认为,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最突出因素是人口,随着人口增长减速和老龄化水平提高,经济增长将遭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挑战。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口转变来看,我国正面临三大需求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经济增长供给侧的驱动因素和需求侧拉动因素的匹配。现在人口因素对需求侧形成了制约,也意味着当前不仅要关注供给侧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还要关注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若二者不匹配或形成经济增长缺口。

“过去我们是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是供给侧的制约,现在我们遇到的是人口总规模的负增长,它很自然的会在需求侧形成一个新的制约。”蔡昉称。

第二个挑战是宏观经济需求因素的结构转换,即“三驾马车”的转换。蔡昉认为,在不同发展阶段,拉动经济的需求因素不尽相同,并且供给因素与需求因素之间也相互转化。随着制造业比较优势弱化和GDP增速放缓,出口和投资拉动为主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亟待转向更加依靠居民消费拉动的模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都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3、1.1、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4%、13.7%、20.9%。

“由于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导致消费总量增速近年来也出现下降,而且下降很快。人口的变化趋势是不可逆的,人口该停滞就停滞,该负增长就负增长,老龄化的趋势也是必然的,短期内或者我们可预见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倒退的,唯一可以改变的是在收入分配效应上有所改变。”蔡昉说。

蔡昉举例说,假设五年内能够进一步推进城镇化,把目前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45%多提高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的水平,把两个城镇化率的差别消除,意味着有2.6亿人口可以从城市的常住人口变成城市的户籍人口。如果让今天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得到户口,就可以把消费提高30%。户籍不仅带来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使他们的消费没有后顾之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

第三个挑战是经济复苏措施与长期增长政策的相互适应。保市场主体的同时,也要努力保障居民收入和消费,供给侧复苏政策和需求侧复苏政策应该同时使用。

蔡昉表示,短期刺激政策总会产生延时影响,需要后期进行消化,消化的难度以及所需时间,通常由危机的原因和采用手段的性质决定。危机过后,冲击因素仍可能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有时导致趋势性的挑战提前发生。中国疫后复苏恰遇人口的新变化,要求旨在促进复苏的宏观经济政策与长期应对措施实现有效衔接。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2022年中国人口总量或达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