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养老事业有了显著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研究员冯文猛对本报记者表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养老逐渐走向社会化。2000年以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进展迅速,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引发全社会对养老问题的空前重视。随着顶层设计强化和各部门加大努力,自2012年后养老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十三五”时期,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做了两项大的调整:其一,进一步加大对居家和社区养老的重视,突出居家养老在我国养老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其二,引入医养结合,积极发展养老中的老年医疗和健康服务。农村养老在这一时期也逐步得到重视,多地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冯文猛表示,经过“十三五”时期的集中建设,我国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在城镇地区,养老机构中的护理床位明显增加,服务水平显著改善。多个省份相继出台《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以街道层级的养老照料中心和社区层面的养老驿站为依托,居家和社区养老取得明显进步。在农村,不少地方对原来的乡镇敬老院进行改造升级,有条件的农村推进幸福院建设,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逐步得到夯实。全国范围内的医养结合试点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也取得进展,医养结合机构和床位数量进步明显,长期失能人员的费用负担有了更好保障。

  然而,我国养老事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冯文猛表示,首先,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滞后仍是突出的短板。现在农村居民养老金水平不高,全国仍有不少县没有福利院,有养老服务设施的村庄比例仅占六分之一,农村养老仍亟待发展。其次,我国养老机构空置率较高,服务功能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现有养老机构床位中处于空置状态的比例约占到一半,养老机构建设中的服务供需不匹配问题仍然突出。再次,居家养老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当前,不少养老驿站经营处在亏损状态,服务内容也不够充实。在社区层面,医养结合有待进一步强化。

  北京金手杖国际养老公寓位于北京昌平区,因为主打医养结合理念,近年来吸引了不少老人前来养老。该公寓总经理曹媛媛对本报记者说,“目前公寓的老人以70岁到75岁年龄段的居多,主要是北京地区的老人。”在“金手杖”住了六年的刁叔叔告诉记者:“老年人最怕孤独,这里住的老人生活丰富,可以找到打桌球的,还有一起读书的,大家各得其乐。”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养老事业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