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李愿
编 辑丨曾芳
图 源丨图虫
《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月余,相关研究讨论持续深入中。这一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文件,不仅关乎个人退休后的养老生活质量,对于各类金融机构来说也是新的业务蓝海。
银行机构们早已开启暗战,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至少包括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已经为个人养老金业务在做准备,甚至是已经做好准备,只待相关细则发布和试点正式启动。
不过,不少个人对于什么是个人养老金,如何积累、更好积累个人养老金等诸多细节问题仍存在一些疑问,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三问三答”形式进行详细解答。
一问:什么是个人养老金?
《意见》明确,要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相衔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协调发展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上述表述虽非对个人养老金的直接定义,但也对个人养老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进行了框定。
通俗来说,随着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的可持续性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职业)年金(第二支柱)的建立还不够全面、稳固,需要第三支柱来进行补充、壮大。
个人养老金就是第三支柱的重要部分之一,其他部分则包括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个人养老金、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当前很多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养老理财、保险公司发行符合规范的商业养老保险、基金公司发行的养老目标基金等都属于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产品,未来如果这些产品纳入了税收优惠或者机构开发了专属产品享受税收优惠,就可以称之为个人养老金。
如何享受税收优惠,相关细则还有待明确,目前可以确定大概率是二者之一:税收递延形式、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有学者认为,此项税收优惠政策应于今年年底之前出台,否则将阻碍个人养老金的发展,且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形式落地概率较大。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个人养老金应该实现广覆盖,如果税收优惠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形式落地,就意味着有很多人由于没有达到个税起征点而难以享受到税收激励,进而影响到个人养老金的高质量积累。
银保监会在《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中明确,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可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问:如何积累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最大的特点是“个人”,不是基本养老保险的国家托底,也不是企业(职业)年金由用人单位参加,而是由个人主动购买相关金融产品并承担相应的风险(理财产品已经打破刚兑)。
在积累个人养老金之前,个人需要建立两个账户,它是个人养老金制度、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前者在人社部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后者在相关银行开立或者指定,不过也可以在相关银行一次性完成两个账户的建立。
为何是“相关银行”?
截至2021年底,我国有银行机构超过4000家,但并非每一家银行都可以开立或指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业内人士认为,能获得相关业务资质的银行大概率是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因为这些银行网点多、覆盖面广、技术成熟稳定。
按照《意见》,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先在部分城市试点一年,哪些银行可能纳入试点资格?业内人士认为,大概率是目前已经获得养老理财试点资格的理财公司母行,目前有10家;但也有可能是只有四大行,因为监管已经明确养老储蓄试点仅在四大行进行。可能在哪些城市试点?业内人士认为,大概率也是目前试点养老理财的10个城市,而据相关机构了解,首批城市很可能是北京、上海和广州。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是需要在银行再开一个账户吗?
不一定。按照《意见》开立或指定的定义,如果你想在某家银行建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且你在该银行已经有一个或者多个账户,你就可以直接指定某个账户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但如果你在该银行没有账户,就需要新开立一个账户。
当然,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建立不一定需要在银行进行,《意见》明确,也可以通过其他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销售机构指定。比如说,你在某基金公司购买过养老目标基金,你也必然将你的某张银行卡与该基金公司的账户进行了绑定,这时你只需要指定该银行卡为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即可。为了争夺该入口,不少互联网平台也在积极进行业务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你就可以购买相关金融产品了。《意见》明确,参与个人养老金运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由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确定,并通过信息平台和金融行业平台(该平台由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建立)向社会发布。
为了方便个人一次性看到自己的养老账户有多少资金,就有银行建立了“养老账本”,该账本打通了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的账户,并测算你退休后的养老生活水平,如果你觉得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太低,政策落地后你就需要多充实第三支柱,即购买更多的个人/商业养老金产品。
三问:如何更好积累个人养老金?
在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之后,更多人关心好不好。这个问题难度相对较大,因为每个人对于“好”的定义并不相同。
在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后,理财产品已经不保本,收益高低无法预测,也就是说在风险自担的情况下,怎么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能让自己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里的资金更多,同时也要面临可能亏本的风险,需要个人来平衡。
不过,《意见》中的规则设定为个人投资获得更多的养老金收益做出了安排。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竞争。《意见》规定,个人可以变更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银行,当经信息平台核验后,将原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内的资金转移至新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并注销原资金账户。
也就是说,相关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并留住客户,必须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开户便利、服务优质、金融产品收益更高等。比如,某银行正在积极开展业务准备,包括甄选优质金融产品等;也有银行正加大对客户经理的培训力度,让客户经理在养老产品方面给客户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建议。
银行为何要争夺客户?一方面能获得相对低成本、长期的负债;另一方面或者能获得中间业务收入,如代销金融产品(参考养老理财,代销费可能相对低)、托管金融产品等。
当然,即使是机构代销较多纳入范围的金融产品,也大概率存在某种客户想购买的产品不在其销售范围内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选择投资产品的范围。“可以考虑在政府指导下建立开放式的交易平台,将各机构有关的养老产品投放到交易平台,扩大参加人选择范围。”为此有学者建议。
为了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个人购买金融产品的需要,《意见》也将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纳入了个人养老金,包括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储蓄存款为保本产品,但收益率预计相对较低;银行理财、公募基金非保本,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收益率将不同。
也有人建议将股票纳入个人养老金可投资范围,不过根据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要求,短期内可能性几乎很小。
也有人提出,由于可购买个人养老金的覆盖人群较广,确实存在一部分人群无法选择购买哪只金融产品的问题,对于这部分人群需要进一步明确规则安排,如能否允许委托给金融机构购买或者将这些金融产品组合以进一步降低风险。
本期编辑 刘巷 实习生 林曦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3个问题了解个人养老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