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第一批80后今年已经41岁了,最小的80后也已经32岁了。已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80后,开始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赡养老人的压力逐步显现的同时,也面临着自身养老储备的压力。
给你一分钟算一下,从现在到退休还有多少年?如果想过上惬意无忧的晚年生活,需要筹备多少钱?80后的你,开始为养老金做准备了吗?又该如何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好规划?我们一起来算算这笔80后养老经济账。
新华社
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养老问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压力加剧,应对老年经济是当务之急。
“尚未进入老年阶段的青少年,对自己的养老经济来源更为担忧。”在由南都观察主办的“2020年度对话”线上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邱月提出了这个判断。
在邱月开展的一项调查中,2018年有七成中国居民对未来的养老经济来源表示担忧,其中担忧程度比较高的集中在30-59岁,而60岁以上人群的担忧程度相对低一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大家对于未来养老的经济保障或者是经济来源,可能担忧的程度要比现在更高一些。”她说。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心养老问题,许多调查数据都能支撑这一论断。一个有趣的数据是,2017年,中青舆情监测室、中青华云大数据曾在微博平台开展随机调查,发现在各个年龄段中,90后是最关注养老问题的群体。
那么,70、80、90后,哪个人群的养老压力最大?
36氪氪基金投资总监石亚琼在今年4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天315》的一次访谈中认为,“很多90后、00后认为他们才是养老压力最大的一代人。但我还是非常坚持我们的观点——80后是养老压力最大的一代人。因为,他们现在是上有60岁的父母,下有K12教育的子女。中国养老金从1998年开始普及,50后、60后的家长并没有这个社会福利或者比较少。他们的孩子,80后这代人会承担更多财务上的压力。当然,每代人的养老压力都会有特定的历史阶段难题。”
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看来,我们为养老经济所做的准备还远远不够,这不仅体现在财富上“未富先老”,而且制度层面也不健全,“未全先老”;新的养老观念在全社会还未树立起来,可以说“未立先老”。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指出,年轻人对养老问题更加关注,说明全社会都有了养老观念,都在为将来的养老问题做准备,而“很多家庭的焦虑实际上来自手里的资金缩水”。
“养老自由”需要多少钱?
那么,到底需要准备多少钱,才能过上惬意无忧的退休生活?
2019年,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曾发布一份《中国内地退休入息策略及预期统计调查》。其中显示,中国内地一线城市平均退休目标储蓄约为400万元。换句话说,在中国一线城市实现“养老自由”,需要400万元。
2018年,富达国际联合蚂蚁财富在中国做了一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年轻一代(35岁以下)希望过上舒适的养老生活,在不考虑投资的基础上,至少需要163万元储蓄资金。接受调查的人当中,22%认为拥有100-200万元就可以过上舒适的休后生活;18%的人认为100万元以下也是可以接受的;6%的人觉得700万元以上才能过得相对舒适。具体到不同城市,生活成本不同,养老成本不同,又会千差万别。
然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并非易事。富兰克林邓普顿的调查显示,仅有5%的受访者表示能够实现“养老自由”,在经济上做好随时退休的准备。
对于养老,最大的担忧来自健康问题。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老龄化带来的最大挑战都是老年人的健康风险,这进一步放大了许多家庭对资金缩水的焦虑。邱月参与的多项调研结果显示,2019年中国有40%的老年人认为医疗支出是当前家庭消费支出中压力最大的项目。
80后靠什么养老?
人们对养老问题的关注背后,既有医疗健康开支增多的担忧,也有收入保障不足的担心。
从过去的实践看,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总结为“三大支柱”:一是基本养老保险;二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三是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目前,大多数中国居民的养老选择还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邱月表示,退休金和儿女赡养依然是养老经济保障的主要来源,投资理财等财产性收入的占比仍然比较低,混合收入模式还有待完善。近几年的调查发现,依靠自己退休金养老的老年人有将近40%,依托儿女或者亲属赡养的大约有28%。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养儿防老”。但富达国际的调查发现,只有5%的人认为他们在晚年会得到子女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的养老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
那么,年轻的时候存钱是个好主意吗?富达国际的调查认为,这有很大难度。因为即使每个人每月拿出正常收入的五分之一(大约1339元)储蓄,也需要超过60年才能达到163万元的目标。如果60岁退休,则意味着从一出生就要开始存养老钱。调查显示,44%的人认为他们在退休前不会达到足够的储蓄,超过一半调查对象尚未开始为退休做任何准备。
为什么不懂得“提前量”?富达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李少杰表示,调查结果显示,缺钱是储蓄最大的障碍。他指出,年轻一代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同时承担老人和孩子开销,与上一代人相比,他们储蓄更少,负债更多。
在李少杰看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要求年轻一代从现在就开始了解制定财务目标、控制预算以及提前进行长期储蓄。”在富达国际的调查中,32%的人认为养老收入来自于养老金,26%的人认为现金储蓄是养老收入的重要来源。此外,收益年金、退休后兼职工作、租金收入是部分人养老收入的来源。
邱月则建议,鼓励老年人再就业和社会参与,实现代际互助与融合;其次,提高养老金“第一支柱”的可持续性,包括收入水平、缴费基数的真实足额等;并且鼓励“第二、第三支柱”的发展,来为第一支柱分流减压,尤其是“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目前,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很少参与企业年金,社会整体参与率比较低,规模也相对比较小。
如何借助理财更好地养老?
在“防老”呈年轻化趋势的背景下,如何借助理财实现更好的养老,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富兰克林邓普顿的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表示,定期存款是退休投资计划的主要金融产品,其次是股票、基金和储蓄,分别占受访人群的52%、48%及40%。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商业养老保险已成为80后养老规划的重要选择之一。西南财经大学“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金融创新发展”研究团队在2021年7月发布的《商业养老保险消费新趋势》研究报告显示,跟50后、60后和70后相比,80后、90后商业养老保险消费意识觉醒得更早,也更早开始进行规划。数据显示,80后群体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比例最高,约为13.73%,这一年龄段人群投保意识和倾向相对更强,高于70后群体的12.59%,更远远高于年长一辈。90后群体虽然整体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比例约为7.03%,但参保比例快速上升。
该报告还显示,商业养老保险主要消费人群地域分布方面,越发达的地区保险意识越强,2021年年金保单中约36.24%来自一线城市,比例最大。此外,受教育程度越高,商业养老保险参与率越高。
“宁吃少时苦,不受老来穷”,尽早开始规划,未雨绸缪,为未来的退休生活做准备吧!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养老观察|实现“养老自由”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