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葱茏的海岛山路,咸腥潮湿的空气,布满爬山虎的空置老屋。在千岛之城浙江舟山,许多环境幽静、节奏缓慢的住人岛逐渐透露出一丝暮气:由于交通不便、渔民上岸转产转业、青壮年陆续外出,留守老人的养老需求成为这些岛屿面临的现实问题。2021年起,一支特殊队伍的到来,让静谧的小岛多了欢笑声,老人们也不再孤单。
“沈大伯,您技术真高,五个圈全中,有五个奖品可以拿呀!”“吴妈,不能犯规哟!脚不能超过那条线的。”还未走进舟山市普陀区柴山岛白沙港村托老所,院内的说话声、喝彩声、大笑声就传了出来,两位40岁模样的工作人员正带着十几位老人玩套圈游戏。
“我们是去年底从宁波市象山县养老公寓来这个小岛的,过去听说过到偏远地区支教、支农、支医,我们是支老!”支老队员、象山养老公寓工作人员吴峰说。
据了解,像柴山岛这样的偏远海岛,常住居民中老年人占比超过80%,个别海岛甚至高达100%,平均年龄都在70岁以上。这些海岛基本上是六七十岁的“年轻人”帮八九十岁的老年人,不仅养老服务力量短缺,养老基础设施也很薄弱。
2021年5月开始,浙江探索“海岛支老”模式,由养老服务专业水平较好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五地结对15个舟山偏远海岛,进行养老协作。专业养老人员以3到6个月为一期上岛轮换,参与养老护理服务、完善养老设施、健全相应规章制度等工作。如今,全省已累计派出107名专业养老人员到海岛服务。
在柴山岛托老所,每天早上,支老队员吴峰和崔要伟都会到老人们的房间巡查,查看老人是否按时正确服药,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跟老人们一起用完早餐后,他们打扫房间、清扫院子,带老人做操。上午运送物资的航船靠岸时,他们骑着三轮车到码头,帮岛上其他老人把采买的物品送到家。
除了日常工作,支老队员还发挥特长,为老年人安排手指操、手工课等各类文体活动,举办知识讲座。
生活丰富了,老人们的笑容也多了。托老所里的丁奶奶已经85岁,因好久没见到子女,有一段时间心情不好。“他们就常陪我聊聊天,鼓励我参加活动。现在我每天心情都很好,人也开朗了。”丁奶奶说。
1997年出生的徐淑洁是海岛上最年轻的支老队员。今年5月,她主动报名从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到舟山市嵊泗县嵊山镇中心敬老院工作。除了日常护理、陪伴老人,徐淑洁来支老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把自己的管理、护理技能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岛上的养老工作人员。“我们支老结束后会离开,但岛上的老人护理要一直持续。”徐淑洁说。
正是有了支老队员的“传帮带”,海岛养老机构的管理者和护理人员也有了学习和奋斗目标。51岁的张存芬是嵊泗县枸杞乡社会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2021年11月,在两位支老队员手把手培训、督促下,她在工作之余全力备考养老护理员资格证。
浙江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服务支老、设施支老、管理支老和文化支老等方面,浙江省聚合“政府+慈善+社会组织”的力量,海岛支老已惠及3万余人,切实提升了海岛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据新华社杭州电)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本文地址:浙江“养老协作” 海岛支老,一起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