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闲暇时光存进“银行”,待日后需要时,预约一份温馨的点单式服务,这种被称作新型养老模式的“时间银行”,用“保存时光”的玩法,让童话般的设想变成现实。济南版“时间银行”有着怎样的探索和收获?

【现状】

“时间银行”遍地开花

穿上红马甲,带上直播设备,时间银行志愿者潘靖宇要去“存储时间”了。

“我和小伙伴一起去刘奶奶家,做点家务活、陪她聊聊天。通过志愿服务,生活更有意义。同时,我的父母在需要照顾时可以用积分兑换服务,一举两得。”潘靖宇一进门,刘女士就热情地打招呼,不时在直播镜头中亮相“比心”。

房泽秋志愿服务中心、西八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时间银行”在越来越多的社团组织、街道、社区中上线。

“上午,济南大学志愿者团队、历下区养老服务中心刚和我们洽谈了志愿者服务活动。”济南养老服务发展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时间银行”里的志愿者队伍有效弥补了人员不足和老人需要社会关爱的精神需求。

【态度】

有赞誉也有担心

济南养老服务发展促进会相关负责人称,市民对“时间银行”表示赞许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疑问。

“都是1个小时,我陪同老人跑前跑后地挂号、看病,耗费大量精力,但有些志愿者只是陪老人散步、遛狗。”志愿者范新认为,应该区分不同强度的劳动换算。

“市民在银行存钱,获取的是一份稳当的安全感。那‘时间银行’平台一旦‘倒闭’怎么办?安全感何来?”热线中,银行从业者李忠军提出。

【呼吁】

为新探索添加兜底保障

“‘时间银行’是‘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我认为,相关部门的主导和兜底保障,非常关键。”省人大代表、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房泽秋表示。创新模式的推广,离不开青年人才的加入。相关部门应给出适合年轻人的福利,让拥有技能的年轻人参与到“时间银行”探索中,贡献“金点子”;通过过硬的“黑科技”,引入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技术;通过职能部门的多方联动,让志愿者注册、派单、接单、服务、评价监管等方面更安全、智能、快捷。“全民智慧加政府推动,新型养老模式才能走得更深远。”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养老新方法期待兜底保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