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有储蓄的习惯,也具备养老意识。但对养老金融的信心不足,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养老金融机构处于起步阶段,没能真正做好产品、做精服务。2021年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个人养老储蓄的主要投资方向还是银行存款。


养老储蓄具有时间周期长、需求时间明确等特点,投资标的细微的收益率差异,也会导致期末资产规模相差巨大。多年前我们能买到5%保证收益的年金险,去年4%保证收益的年金险也陆续下架,今年则只能看到3.5%保证收益的年金险了。如果几十年后的养老本是存在银行收存款利息,则收益更少。

2018年养老目标基金陆续成立,至今持有人数最多的浦银安盛颐和持有人数高达25万人。养老目标基金大致有两个策略,一个是目标日期策略,比如2035年到期的基金,会在2030年之前保持较高仓位股票,随着到期日期临近增加债券等稳健资产配置;另一个是目标风险策略,分为激进、稳健、保守供客户选择。


养老目标基金适宜养老储蓄的特点,但起步阶段的养老目标基金,也有几个不足:第一,费率较高,浦银安盛颐和管托费率0.8%、华夏养老2040管托费率1.1%,这既与FOF基金的模式不相适应(涉嫌重复收费)也不符合超长期投资特点;第二,缺乏稅延等政策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养老储蓄产品不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