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提出要多举措多维度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虽然深圳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城市,养老需求也在急剧增长。根据《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随机找到100个深圳人里,60岁以上便有5人。

作为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有哪些创新举措?

建设“1336”养老服务体系,打造“老有颐养”民生幸福标杆

深圳通过创新政策,不断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2020年7月,“1336”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出台,全面推动落实17个工程、67个项目。

“1336”工程,即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化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建立全市域养老服务网络(1张网),凝聚政府、市场、社会公益力量(3股力量),提供政府基本保障、居家社区联动、机构养老服务(3种服务方式),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养老服务体系(6个层级)。

其中,创新推出的智慧养老颐年卡,涵盖居家养老服务券、高龄津贴、长者助餐优惠、敬老优待等相关功能,真正实现了养老服务“一卡通”,惠及超76万老年居民。

与此同时,深圳还将高龄津贴的标准从80岁调整为70岁。目前,全市领取高龄津贴的人数约为15.4万人,覆盖率约超过97%,发放标准和覆盖范围均位居全国前列。

养老服务法治化,形成“居家养老15分钟生活圈”

调查显示,我国九成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在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方面,《意见》提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两级养老服务网络。

深圳通过养老服务立法,进一步整合养老服务政策,落实推进养老事业发展的各项措施,为实现“老有颐养”提供法律保障。

今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从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加强设施空间保障、做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等7个方面开创深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格局。

《条例》明确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为基本原则,明确构建多层次、全覆盖、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网络。

各区至少建设一家区级公办养老机构,每个街道至少建设一家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并根据老年人分布情况建设养老服务站点。

建设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是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体现。

街道:到2025年底,每个街道至少建设一家长者服务中心,主要功能是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等;

社区:每个老龄化社区将至少建设一家社区长者服务站,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日间托管、文体娱乐、助餐配餐、辅具租赁、喘息服务等服务;

小区(片区):设立长者服务点,主要是提供居家上门照护和链接资源;

家庭:试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养老服务机构上门为有需要的居家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对于“吃饭做饭难”的老年人来说,一顿营养美味的饭已经让人感到暖心。

在深圳,不久前就有一家刚刚投入使用的南山区首家街道级长者服务中心——桃源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养老床位、书画室、午餐室一应俱全,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四级服务网络模式,让老年人享受到“居家养老15分钟生活圈”的优质服务。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长者服务中心除了可以常规地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以外,还承担了儿童活动中心的功能,以桃园街道长者服务中心为基站,可以辐射到各个社区和各个家庭。

截至2021年9月底,深圳共有61家养老机构,121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大力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深圳已实现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不断推动社区养老的同时,深圳还格外注重进一步规范发展机构养老。

福田区率先引入的ppp模式,推动养老项目与社会资本对接,使福田区福利中心成为全省首例彻底实现社会化改革的区级公办养老机构。这种新型投资养老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政企合作优势,深化医养结合,提供更高质量养老服务。

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适老”更要“助老”

在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方面,《意见》提出,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纳入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统筹推进,让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更加安全方便。

在家庭适老化改造方面,深圳推行的“0580”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2020年全市已改造完成965户,每户资助1万元。该项目2021年被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受益家庭数量进一步扩大。

未来深圳如何更好地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长杨浩勃表示,将做到“三个主动思考”。

第一个主动:主动思考如何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首先就是以社区的方式呈现出来;

第二个主动:主动思考如何以需求为导向,发挥老人的主体作用;

第三个主动:主动思考如何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养老文化,来激发更多的社会、市场的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工作的推进。

对于深圳来说,以朝气蓬勃的心态与姿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是保持“年轻化”的方式与途径之一。深圳从来没有将老人视为城市发展的负担,而是将深圳的老人视作深圳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地为深圳的老有颐养未雨绸缪。

在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下,如何进一步规范养老机构,优化养老产业发展,亟待深圳探索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而核心始终是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让他们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更大的便利。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广东:在养老问题上,深圳创新举措有何特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