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程度。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高龄老人数量从2010年至2050年持续增长。以下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布局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的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随着20世纪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可以预见,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2015年中国0-14岁人口为22681万人,2015年中国15-64岁人口为100347万人,2005-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逐年下降,2010年0-14岁人口达到近十年最低值,为22259万人。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434万人,近十年65岁及以上人口逐年增加,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红利的消失,意味着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即将到来和创造价值的劳动力减少,因此,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和必要性浮出水面。

2015年中国总抚养比为37%,少儿抚养比为22.6%,老年抚养比为14.3%;2005-2015年中国少儿抚养比逐年下降,而老年抚养比逐年增加

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的高龄老人数量从2010年至2050年持续增长。由于高龄高龄老人群体中失能率在50%以上,我国失能老人规模或从现阶段的625万人上升到2050年的1875万人,35年里增幅高达200%。2016年中国人口数量达136976万人。

据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数量将为137702万人,2036年中国人口数量为139349万人。此预测没有考虑男女比例导致的出生率的变化,从而引起的老龄化的增加对人口增长起制约作用等。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财务的可持续性有很大影响。有一个方法就是NTA(NationalTrans-ferAccount,即国民转移账户),现在全球40多个国家参加了NTA研究。NTA研究认为,老龄化会加剧公共财政向老年人的转移支付,当然家庭内部也需要更多的转移支付。另外,老龄化会增加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规模。最近几年,我们国家也发表了关于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地方政府债务资产平衡表方面的研究。总的来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我国负债规模很大。

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降到世代更替水平以下,但因为人口增长的惯性,人口数量还在继续增长。2012~2014年劳动年龄人口已经连续三年出现净减少、老龄化加速,这些预警信号都在提醒我们:中国人口结构已经发生重大扭曲,形势已经非常紧迫。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