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涛剪起发来有模有样,左手持梳子,右手拿剪刀,“咔嚓咔嚓”,手起手落间,眼前的老爷爷变得干净利索。随后,罗瑞涛打开手机终端“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点击“结束服务”。“瞧,30分钟,到账30个时间币。”罗瑞涛说。
上门理发一次可储存0.5小时,上门送餐一次可储存0.25小时,陪同就医一次可储存0.25小时……64岁的罗瑞涛家住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退休后,他当上了“时间银行”志愿者,在“银行”里为自己储存了不少“时间币”。
2020年4月,青岛市试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同时研发手机终端软件,重点服务对象为空巢独居老年人、存有“时间币”的60岁以上老年人,并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运转与管理。
“按照规则,将来我可以换取相应时长的养老服务。”起初,罗瑞涛也有担忧:积分转化周期长,辛苦攒下来,未来会不会被篡改或者丢失?搬了家,这积分还能在异地使用吗?
“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数据存储安全、异地壁垒等难题。”青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介绍,青岛的“时间银行”采用区块链技术,服务完成后,信息数据即时存储到个人账户里,保障积分可以永久准确、安全保存,无论何时,身处何地,都能有效兑换使用。
“时间银行”的运作,离不开底层搭建的服务网络。目前,西海岸新区已建立起以区级分行、镇街支行及社区网点为主体的服务网络体系。“每个网点至少配备10名志愿者,服务半径不超过3公里,这张网不仅覆盖了有需求的老年群体,也保障了订单的响应率和完成率。”青岛西海岸新区民政局副局长管玲说。
“老人可以在平台上选择下单助餐、助医、助洁等服务项目,每项服务都明码标价。下单完成后,平台会根据志愿者注册地址距离远近和擅长领域,优先推送给距离服务对象近、能满足需求的志愿者。志愿者可以领取任务,服务后储存的时间可以在未来兑换使用。”管玲介绍。
“今年,青岛要做到全市各市区‘时间银行’的通存通兑,并计划与日照、威海、烟台、潍坊合作,共同推动‘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现半岛养老服务联盟、5个城市之间的通存通兑。”乔先华说,未来,青岛要激活更多互助养老的社会资源,让爱心循环起来。
陈功说,目前“时间银行”的志愿参与成员往往局限在某一小部分群体中。他建议,推动打造全国层面的“时间银行”系统,建立通存通兑标准,促进家庭成员间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跨地域存储使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全社会成员参与为老服务的热情,构建遍及全国的为老服务流通网络。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