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也就是2.64亿。这在全国人口中占比为18.70%。与2010年相比,这一比例上升了5.44个百分点。我国老龄化的进程正在加速。

另外呢,农村合疗的缴费标准大家也能看到,从原来的280元,涨到了320元。如果按照百分比算,涨幅在14%多点。

老胡今天就这两组数据,来说说今天我们正面临什么?

第一,人口老龄化加速,真正的负担是在年轻人身上。

老龄化的这部分人,无论是有退休金的原城镇职工,还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老农民,他们真正需要的养老金来源,仍然是来自于国家金库。而国家金库的来源,最主要的是年轻人的税收创造。

在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之间,养老金的差距非常大。这并不能说明城镇职工对社会的贡献值,就一定大于非城镇职工的城乡居民。不同点在于,城镇职工有单位这个组织,单位按照相关比例帮助职工缴纳了大部分社保费,从而大大减轻职工本人的负担。

也就是说,有单位的城镇职工们,实际上个人只需要缴纳一小部分,将来就可以领取体面养老的退休金。那么就算把个人与单位缴纳的加起来算,对于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而言,仍然是一个很小的比例。

举个例子,现在每月领取4000元左右退休金的老人,他们在职期间就算与单位交的加起来,可能一个月连400元都不到。那么十倍之差多余的钱从哪里来的?仍然是国家财政。

也可以这么说,缴纳的越多,国家按照比例将来补给的也就多。

相对而言,农民今天每月领取的100多元养老,还论不上是退休金,也算不上是养老金,充其量就是一点儿养老补贴。

有人说这是因为这部分老农民,从来就没有缴纳过社保,有100多元就不错了,应该感恩才对。

此话一出,立即招来网络大战。

我们从表面上看,似乎过去的农民确实没有缴纳过什么钱,而职工确确实实地是缴纳了钱的。一个交钱一个不交钱,结果肯定不一样了。

但是如果我们稍微剖析一下,这里面就有一种欺负人的逻辑。

农民没有交过钱,却交了多年前公粮,和尽过多年的义务工。如果把这些劳动成果换算成钱的话,算不算是缴纳过的呢?

回头看城镇职工虽然缴纳的是钱,但是城镇职工却没有缴纳过公粮,也不会出义务工。因为城镇职工的每一份劳动,都是取得了劳动报酬的。

城镇职工与乡村农民,论过去的贡献值,彼此彼此,并没有谁绝对胜过谁。但是今天的养老结果,实实在在的是,城镇职工有着比农民绝对的优势。

这是为什么?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人都是从贡献从缴费这些面面上说事,老胡以为说的都不够深刻。深刻原因,是国家要优先稳定城市,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也就是说,城市的稳定性,要大于乡村。要想让城市稳定,就得让城市人稳定。城市人多半是有组织有单位的。一旦出现不稳定性,后果就很麻烦。而乡村不同,农民都是自家种自家的地,自家吃自家的饭。农民松散,隔壁李阿姨说,农民,自由散漫惯了。这话,老胡不敢顶嘴。

一个是有组织有纪律,一个是无组织无纪律,哪个更强一点儿,不用多说吧。

因此呢,农民就是弱了些,也就属于那种,等大家都富裕了,再回过头来照顾的人群。

农民没怨言和有怨言,都没有用,谁鸟你的怨言,谁怕你呀?一盘散沙。

可是,人民公社就不同了。人民公社是个组织啊。人民公社就是把周围的农民组织起来,进行有组织有纪律地生产活动。那个劳动方式,跟城镇职工一样一样的。

城镇职工计件算工资,人民公社社员,也计件算工分。

不同的是,工资就是白花花的钱啊,而工分只能换取物品,是不能直接当钱使用的。因此职工挣钱交钱,农民挣的是农作物就交粮食。也就是说,钱是税是社保费,粮食同样是税是社保费。怎么就不同了呢?

好吧,之所以不同,刚才已经讲过了。

我们再来说说今天现实生活中的第二个事,农村合疗缴费提高了。这说明农村的年轻人少了,老年人多了,生育率下降了,多病人群扩大了。原来缴纳的费用,这个钱池子有限了,支撑不起越来越大的医疗报销了。于是要增加钱池子的规模,既然人口出生率不能短时间内实现,那就从单个个人身上下手,让每个人多交。

说到这儿,隔壁李阿姨说了,照你这么说,如果家家户户都大开生门,多生几个娃,那是不是每个人就可以少交合疗费了?

老胡只能说,理论上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在目前这个环境下,一个人320元,已经出现了许多人不肯交的现象。不对,应该是说,出现了许多家庭不交的现象。

因为合疗费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要不交就整个家庭成员都不交,要交就是按照在户人数,全部交。

为什么这是一个好政策,许多家庭就是不愿意交呢?这里面也是有缘故的。你只看到了它的好处,但有人偏偏就看到了它的坏处。

比如说,一个七口人的三代大家庭,除了两位老人,其他五位都是年轻人。而且这五位年轻人长期在大城市打工居住,这家里只有两位老人。

如果按照人均320元缴纳合疗费,这一家七口人就是一笔很大的钱数。经济紧张就成了不交的缘故之一,但这还不是重点。

重点是什么?邻居李阿姨说了,这一年到头的,老人得了小病一般不愿意住院医疗,买点药,抗一抗就过去了。老年人都是慢性病多,也不是住院就能治好的。所以老年人住院看病的几率,实际上很小。

而农村合疗的报销,只给住院医疗报销。这对农民来说,他们感觉不划算。

有人说这个钱即使不住院报销,也可以买药使用。但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而言,如果人多,缴费总数就多,就算买药,一年也买不了那么多钱的。

如果人少呢,缴费总数少,就算不住院,买药也能用完额度。

但买药只是用自己的额度,不存在报销的。也就是说,如果是买药花那个钱,实际上还是花了自己的钱,买不够就感觉亏了,买多了,多出部分还是自己掏钱,没多出来的部分,也是自己交的合疗钱,实际上都是自己钱,有什么意思呢。

有人说了,难道只有老人会生病,年轻人就不生病吗?

理论正确下,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明摆着的几率问题,年轻人比起老年人,生病的,还需要住院医疗,就少得多了。况且这个合疗在异地看病,报销是很难处理的。总不能为了看病,让年轻人不远千里,舟车劳顿,在城里病了,再回到老家那边医院看病吧。这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很大的困难。

在这个问题上,老胡认为只要解决了异地报销,报销比例与缴费地一样,就可以消除相当部分人群的顾虑。

另外一点就是刚才说的,那些不愿意缴费的家庭,实际上正是家庭人数多而且还是年轻人居多的家庭。

一句话,到底划算不划算,农民都有自己一本账会算。

有人说了,那就不怕万一吗?合疗就是一个保险,万一生个大病要花很多钱,怎么办?

这也是理论正确,话没错。正是因为有这个理论正确,所以大多数农民家庭还是会缴纳的,比如老胡的家庭,每年都是按时全家缴纳合疗。尽管老胡的父母也会抱怨,划不来划不来。

一年不用,用不完自己交的钱,过期作废。这就是农民大叔大婶们的最大说辞。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老胡建议如下:

第一,解决异地报销与本地报销壁垒。

第二,取消过期作废制,采取过期累积制。你的钱永远在那,用不完的部分,来年补上差额就行。

第三,努力提高农村健康生活条件和环境改造,别让老年人那么多病啊。减少看病的次数,从总体上就可以节约合疗资金池的钱数,又从而减轻了国家报销的压力,反过来也就减轻了每个家庭成员合疗缴费的负担。这个费用就不涨反降了。

最后老胡要说的是,既然我们的老龄化趋势带着明显的节奏往前推进。那么针对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工程,就应该大力发展了。

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健康系数成正比,生活好了,得病看病的次数就减少了。

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生活水平呢?很现实的一个问题。钱啊。

有钱的再有钱,就不一定与健康成正比了。

但是没钱的,让他们有钱,这个过程变化,一定会跟健康成正比的。

以农民为例,如今老农民普遍的都不能实现安然养老,普遍的还都是到了60岁以上,还都在干活,而且还是体力活。

所以,让这部分人能老有所养,就是解决许多疑难杂症问题的核心内容。

就像老胡在以往的内容中说的那样,今天老农民的养老问题,成了解开许多社会难题的总钥匙。解决好老农民养老,许多社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例如,进城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出生率问题,甚至是光棍问题,彩礼问题。这些社会性难题,都与老农民的养老缺失,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老龄化进一步加速,农村合疗再一次提价,释放出哪些信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