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问题?根据《规划》显示,未来5年,成都明确将从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体系、养老服务发展质量效益、养老服务产业创新融合、养老服务发展要素支撑四个方面发力。其中,在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体系方面,到2025年,成都市将力争实现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镇至少建成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每个区(市)县至少建成1所以农村特困失能、残疾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新增普惠养老床位1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60%;在养老服务发展质量效益方面,到2025年,成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5%,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55%,95%以上的养老机构将达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国家标准,服务质量综合满意率达到85%以上。

在养老服务产业创新融合方面,到2025年,成都机构养老、居家社区生活照料和护理等服务将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在养老服务发展要素支撑方面,到2025年,成都将培训养老服务护理人员4.5万人次,市本级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用于发展养老服务的资金占比≥55%,每千名老年人至少配套1名社会工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机构养老方面,成都将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现所有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达标,95%以上的养老机构达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国家标准。并且,将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纳入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完善养老服务质量监测机制、养老机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养老机构风险防控机制。养老护理员与重度失能老年人配比不低于1:3;养老护理员与中度失能老年人配比不低于1:6;养老护理员与轻度失能及能力完好老年人配比不低于1:10。

在居家社区养老方面,成都将建立全市统一的家庭照护床位管理系统,建设家庭照护床位6000张。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将达到95%以上,有条件的居住区按照5分钟生活圈设立养老服务站点。同时,成都还将推行老年人巡视探访,建立养老服务顾问制度,探索实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和基本制度,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在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培育方面,成都将在“十四五”期间,力争新注册养老服务企业不少于100家。并且,重点培育发展一批资本雄厚、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管理运营高效的大型养老企业和社会组织。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兼并、重组以及输出服务技术和品牌等形式,促进跨区域联合和资源共享;鼓励养老企业和社会组织组建产业联盟,加强各成员单位间资源整合和相互协作,制定符合市场和创新需求的标准。十四五”期间,力争培育1~2家上市养老服务公司。

在备受关注的老年教育服务方面,成都将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实施老年大学建设和提升行动,推动成都开放大学、各级老年大学等机构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示范性老年教育基地。并建成城乡一体的“区(市)县—镇(街道)—居委会(村)”三级社区老年教育网络,各区(市)县均建有本级老年教育学校,100%的镇(街道)建有老年教育学校,30%的行政村(居委会)建有老年学习点,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

此外,成都还将依托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绘制集老年人动态管理数据库、养老服务需求、养老资源布局和服务清单等基本养老服务相关数据于一体的养老“关爱地图”。让服务机构通过“关爱地图”,了解全市老年人分布情况、身体状况、经济来源和养老服务需求,及时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老年人也可以通过“关爱地图”搜索就近的养老服务组织或企业、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大学、就餐服务点、医院、超市等信息,快速查询养老服务设施的收费、服务等情况,有针对性选择相关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成都将绘制养老“关爱地图”养老服务实现“按图索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