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路敬老院。作者供图。

下官路敬老院。作者供图。

下官路村养老院选址于村庄的将军山下,环境幽静、靠近村居,适宜老人居住。它于2014年筹建,2016年完工,建设养老院共花费700万(一期),其中乡贤捐助512万,政府补贴180万。日常的运行经费主要依靠村庄内部的选王府基金会和鹊灵基金会每年各为老人会提供12万,这笔钱基本可以覆盖养老院的运营成本。该敬老院共有五层,一楼为办公室、老年人活动中心、保健室、图书室和食堂;二楼以上入住的全是能够自理的老人,除去4位不满70岁但家庭困难的老人外,其余全部为70岁以上能够自理的老人。养老院共有104个床位,目前已住78人,本村老人每人每月缴纳350元,外村老人缴纳1500元/人,老年人只要达到年龄要求并且通过体检就可以申请到养老院住宿。

下官路村养老院主要由老人会来进行管理,院长一人为老人会的会长;副会长4人为老人会的副会长;村里分管民政的委会任养老院的名誉副会长,还有一名会计兼任养老院的管理人员。据养老院院长介绍,当初建这个养老院的原因是全村的老龄化十分严重,全村一共4650人,60周岁以上的老人为805人,70周岁以上老人为330人,随着本村外出务工经商的人数不断增加,留守老人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留守老人在家无人照顾,生病了都没有人帮忙买药,而对于男性老年人而言,在老伴去世且子女外出的情况,他们自己做饭都困难,更不用说享受养老生活,所以村两委和老人会就想着建设一个养老院给村里的留守老人提供一个去处,解决一部分老人养老的实际养老困难。然而,最开始的时候老年人都不愿意来养老院,是因为将老年人送到敬老院就表明子女不孝顺,老年人去到敬老院就是被家人抛弃甚至是“等死的”。于是,村两委和老人会的干部就去给老人做工作,宣传让老人去养老院是去享福和养老而不是被抛弃的,“我就每天挨家挨户去给老人做工作,给他们讲住在养老院的好处,在家里只能一个人煮稀饭吃,但是在养老院每天都是现成的,而且住进养老院子女才能安心在外工作,我们做父母的要做个体谅孩子的好老人。”并且很多的老干部和村干部的父母都带头住进了养老院,也给农民起到了带头作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转变了思想接受了去养老院养老的观念。去年最高峰的时候养老院入住了96位老人。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磁灶镇养老机构的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