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吴兴区“三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大发展
导语
湖州市:吴兴区“三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大发展近年来,吴兴区老龄人口比重不断加大,截至2015年底,吴兴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1.25万,约占总人口数的25.7%,人口老龄化程度列全市第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湖州市:吴兴区“三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大发展
导语
湖州市:吴兴区“三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大发展近年来,吴兴区老龄人口比重不断加大,截至2015年底,吴兴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1.25万,约占总人口数的25.7%,人口老龄化程度列全市第
湖州市:吴兴区“三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大发展
近年来,吴兴区老龄人口比重不断加大,截至2015年底,吴兴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1.25万,约占总人口数的25.7%,人口老龄化程度列全市第二位。面对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区积极贯彻落实《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发展、保障基本、适度普惠”的原则,大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大发展。目前,全区共建成各类社会福利中心、敬老院15家,设置床位3017张,各类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46个,同时湖州首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吴兴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已至少为周边6个老旧社区内8000余名老人提供基地服务6万余人次。
一、政府主导,产生动力
1.推进政策制度体系建设。先后出台《吴兴区深入推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办法》、《吴兴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吴兴区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工作实施意见》、《吴兴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实施监管细则》等有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规定,从政策、制度上保障养老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2.加大养老基础设施投入。对7所传统的乡镇敬老院进行改扩建或新建,转型升级为集农村五保供养、社会化养老、应急避灾、老年人娱乐健身等为一体的农村综合福利中心,开展“社会化养老”的新型运行方式,逐步实现农村养老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单一供养型向综合福利型、单纯救济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
3.满足老人多重养老需求。长寿保障金全面提高,2010年,我区对100周岁以上老人长寿保障金由原来的每人每月300提高至400元,2012年又提高至500元。养老服务补贴扩面提标,目前一类机构养老服务补贴15000元/年,一、二、三类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分别为6000元/年、1800元/年、960元/年,逐年增幅达到20%,全区有2800多名老人享受政府购买养老服务,2015年全区养老服务补贴经费投入300多万元。老年人文体活动全面提档,公办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向老年人开放,公办医院门诊对老人免收挂号费,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乘坐公交车。
二、社会参与,形成合力
1.聚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新探索。依托特色医院,实现“以医带养”。实力较强的民办医疗机构依托自身医疗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就近兴办养老机构。如,以骨病诊疗为特色的民办邦尔骨科医院,积极拓展养老功能,注册登记了邦尔养老院,一期床位40张已投入使用,预计今年10月,二期60张床位即将建成投入使用,致力于打造高标准、全功能的现代医养结合的老年人安享晚年“福地”。依托专业机构,实现“以医托养”。基础较好的养老机构引入专业医疗机构,实现养老服务的整体托管。如,吴兴区社会福利中心引进以自身医院投资管理的专业化养老服务经营机构——浙江绿康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着力打造集养老、托老、疗养、康复、培训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院,可容纳260名老人入住。
2.聚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建民营”新路子。引入本土化养老服务经营管理机构,在准确把握养老市场需求量、目标人群、差异化经营策略制定、床位数预设、服务价格标准等情况下,八里店镇社会福利中心委托湖州市吴兴区慈爱老年康复中心养老服务社会组织进行经营管理,以良好的服务、中低价位的住院费,确保了高入住率和稳定的客户群,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引入新兴资本力量经营管理机构,环渚街道社会福利中心积极引入湖州市吴兴区南太湖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经营管理。南太湖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为华拓能源的子公司,华拓能源为实现自我突破,追求当下蓬勃升起的大健康朝阳产业,积极践行“转型”经营,首次重点发展智慧养老创新产业园,以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平台支撑、以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为依托、以带动现代健康服务业创新经济为目标,整合全球顶尖人才、技术、资本与资源,着力打造中国顶尖、世界一流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园区。强大的管理团队、有效的管理理念大大增强了中心的活力,提升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了床位的利用率。引入专业化养老服务经营管理机构,吴兴区社会福利中心引进以自身医院投资管理的专业化养老服务经营机构——浙江绿康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着力打造医养结合的一体化养老服务模式。绿康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围绕客户的多元需求提供标准化的医疗和养老一条龙服务,使供需关系紧密结合以降低经营成本和提高效率为出发点,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其产业化、集约化、集团化、立品牌的运营模式既满足了目标人群的养老和医疗康复需求,也实现了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3.聚力建设志愿队伍参与“助老行动”新形态。组建党员服务队、老年互助队、大学生志愿队等服务队伍,义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健、法律援助、政策宣传等服务,开展“1+1”助老行动,使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助老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志愿者实行就近结对、长期帮扶,保证每周至少上门服务一次。截至目前,全区已组建助老志愿服务队伍214支,拥有志愿者31254人。
三、统筹发展,打造实力
1.加快居家养老平台建设。加大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和运行经费保障,从2012年开始先后建设146家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城乡覆盖率达到70%以上。2014年率先建成全市首个区域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服务范围覆盖周边6个社区8000多位老人。探索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利用信息化平台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创建“五加五定”养老服务模式(即“专业机构+加盟网点、员工制+会员制、上门服务+网点服务、人性化关怀+个性化服务、结对错时服务+临时应急服务”和“定服务对象、定服务项目、定服务时间、定服务地点、定服务人员”),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该项工作曾得到省领导和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养老服务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
2.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健康发展。2012年以来,区财政对用房自建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一次性给予每张床位2000元补助;对租用用房的,给予每张床位每年500元补助,连续补助3年;对护理型养老机构,再给予每年300元的运行补助。同时,对市区符合床位补助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分别给予每月每张床位60元、120元的运行补贴,主要用于机构的日常支出和护理员特殊岗位补贴,不断提高民办养老机构积极性。加大民办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和公办养老机构的管理一样,分别在养老机构、乡镇、区级层面做到 “一日一巡查,一月一检查,一季一督查”,建立和完善“一院一档”制度。
3.搭建“智能管理”服务平台。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联合移动公司开发一套集定位监控、地图引擎、过程监管、养老管理、质量考评、手机客户端支持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养老服务系统,信息平台中心设在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内。智能养老服务系统可以将老年人呼入的服务需求,实时派发给就近服务人员,服务人员通过手机app系统查看内容进行服务。同时,系统的记录监督模块可以对服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管理,如,利用服务签到签退功能对服务时段进行监管,照片上传功能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管,工单回访功能对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从而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快速、优质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