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细心又耐心,挺贴心还有决心!养老院“住着”帮年轻人

既细心又耐心,挺贴心还有决心!养老院“住着”帮年轻人

导语

原标题:既细心又耐心,挺贴心还有决心!养老院“住着”帮年轻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民政部近日联合颁布实施《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其中明确,取消养老护理从业

既细心又耐心,挺贴心还有决心!养老院“住着”帮年轻人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既细心又耐心,挺贴心还有决心!养老院“住着”帮年轻人

既细心又耐心,挺贴心还有决心!养老院“住着”帮年轻人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既细心又耐心,挺贴心还有决心!养老院“住着”帮年轻人
导语

原标题:既细心又耐心,挺贴心还有决心!养老院“住着”帮年轻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民政部近日联合颁布实施《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其中明确,取消养老护理从业

原标题:既细心又耐心,挺贴心还有决心!养老院“住着”帮年轻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民政部近日联合颁布实施《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其中明确,取消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关于学历的要求,此举无疑是为缓解养老护理与养老服务等相关工作所面临的人才短缺困境。

很长一段时间,养老行业人手严重不足,年轻人更是其中的“稀缺资源”。但也有年轻人愿意留在这个行业,用“青春”守护着“夕阳”。选择留下的他们,也拥有了自己的收获。

细心

“95后”练成“老”护理员

“奶奶,您吃下午茶了吗?”张鑫边推开杨奶奶老两口的房间,边热情地询问着。

“吃啦吃啦,怎么这么长时间没来看我呀!”听到声音,杨奶奶立即从屋里迎出来,眼角堆着笑意,跟她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东北姑娘张鑫爽朗、活泼,别看她身为“95后”,却已经是个拥有三年多工龄的“老”护理员了。

从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后,张鑫便来到北京诚和敬长者公馆朱辛庄项目工作,一路从护理员做到如今的养护主管。目前她手下有30多位护理员,他们平均年龄28岁,最小的实习社工才18岁。

平日里,张鑫负责管理认知症老人护理楼层,共计15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的老人住在这里。翻身叩背、协助排泄、协助洗浴,都是护理员们的日常工作,其中最辛苦的要算是协助老人上厕所。“因为有的老人无法感知大小便,失禁是常有之事。我们得帮老人先简单擦干净,然后搀扶他们去卫生间,再换上干净衣裤,有时候一天得换四五次。”

由于运动减少,肠胃蠕动变慢,便秘问题也在老人间很普遍。几乎每个护理员都有过用开塞露帮老人通便的经历,若是还没有效果,就只能人工取便了。

“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温肥皂水润滑,慢慢一点一点往外抠。”张鑫坦言,这对不少年轻的一线护理员来说确实颇为艰难,取便后往往几天吃不下饭。“都是必须克服的心理障碍,公司也会有专门的心理疏导课程。”

耐心

“哄”着老人吃药运动

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往往反应迟钝、少言寡语、记忆力下降,甚至连家人也无法识别。护理他们,获取信任是关键一步。这需要护理员投入极大耐心,积极主动想办法,“哄”着老人吃药、做运动、和人交往,往往要花上一个礼拜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让老人接受。

张鑫刚到养老院工作时,有位患阿尔茨海默症的爷爷也几乎同时间入住。但老人脾气特别不好,也不愿意跟人交流。张鑫从对方家人那里打听到,老人年轻时是单位文工团骨干,唱歌、跳交谊舞都是一把好手。于是她专门学了几首老歌,经常在为爷爷换床单、助浴、帮助进食时轻轻哼唱,同时还把老人介绍给养老院的歌友会票友们。终于,老人与张鑫慢慢熟络起来,也愿意跟老伙伴们一起听听音乐会、跳跳交际舞了。

这里还住着位98岁高龄的王奶奶,在张鑫刚进入一线工作的时候,本着帮助年轻人进步的想法总是处处挑剔——被子叠得不工整,得重来;杯子中的热水温度不合适,要重换。这让刚进入一线工作,怀着满腔热忱的张鑫颇为失落。但她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毫不气馁地坚持接触王奶奶,努力了解她的脾性和经历,并留意她的生活习惯和细节,最终也取得了奶奶的信任。

认知症老人因神经退化,有时会偷偷撕东西,这是一种老年健忘的表现。当张鑫发现王奶奶开始撕东西时,总会过去陪老人聊几句,让她不再孤单;当老人后背痒痒,自己又够不着,她也会轻柔地帮着挠一挠;甚至老人头脑犯糊涂,对往事“指鹿为马”时,她还会充当“导演”角色,顺着老人的意思,小心缝补她破碎的记忆……在张鑫看来,做护理员就是笑泪交织的过程。“我们会衷心为老人们爱说话了、能走动了、学新手艺了而兴奋。”

贴心

与“老朋友”打成一片

“哎哟我的阿姨,我想知道这六位数的密码,您是怎么输成七位的呀!”

“叔叔您先等会儿,还得用您的指纹解锁哪!”

上午十时许,刚一踏进大栅栏街道银鹤苑养老驿站,记者就听到一个清脆响亮的年轻声音“连珠炮”似的说个不停。副站长张昕月靠着前台,被五六位老人团团“包围”。

原来,一款名为“银鹤零距离”的为老服务App正在驿站进行推广,引起了大爷大妈的兴趣。但安装过程中,有些老人手机用得不灵光,便纷纷“瞄准”了正在值班的张昕月。这位25岁的姑娘接连操作着递到面前的手机,忙得头也不抬,却还不忘跟输错了密码、写错用户名的老人们“调侃”一番,惹得大伙儿哈哈大笑。

“不拘小节”是张昕月给人的第一印象,身为“北京大妞”,她跟老人们相处时并不完全像对待长辈般毕恭毕敬,更多了几分打成一片的味道。如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她会诙谐地鼓励“您的老朋友、老同学可都开始用了,再不学您可跟不上啦!”当老人嫌麻烦,打退堂鼓,她甚至会摁住老人的手,“再试试再试试,您肯定行!”

听到有老人轻信谣言,或者“中招”受骗,她免不了以“恨铁不成钢”的语气感叹,“教过您那么多次,您怎么就记不住哪!”而被“教育”的老人则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连连辩解,“哎呀我一时忘了,下次一定注意……”

在张昕月看来,自己和老人的缘分仿佛从小就已注定。自幼三代同堂,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白天父母上班去,她跟着退休的爷爷奶奶“混迹”于小区里的老干部活动站。从那会儿起,老人们慈祥的笑容与温暖的抚摸,便已深植她的心灵。而习惯了和老人们慢悠悠地交流,也一定程度上练就了她的耐性。

决心

“全民闺女”做“小棉袄”

读高一时,因为成绩比较好,张昕月被选到校外参加一门“未来职业规划”选修课。老师是一位香港社工,结课时他对张昕月说,“你很适合做社工。”大学时,她便义无反顾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很多人是稀里糊涂被调剂的,我是一心冲着这个去学的。”

如今,张昕月与常来驿站的老人早已熟识。聊天的话题也从听老人回忆往昔岁月,到与老人“探讨”为什么子女30岁依然不结婚不生孩子、为什么子女经常网购乱花钱……她并不只是一味附和,而是尝试从年轻人的角度对老人作出沟通与解释。

当然,聊天只是张昕月日常工作中的一小部分。面对有切实困难的服务对象,她会拿出女孩子的温柔细致,备加关照。

2017年3月,大栅栏街道银鹤苑养老驿站开始运营。不久后,居民李阿姨打电话求助,希望工作人员能帮她买买菜。原来,由于胡同改造,附近地面都被挖了起来,这让身为盲人的她很难出门。那段时间基本每天午休,张昕月都争分夺秒地到延寿街买了菜送到李阿姨家中,实在抽不出空,下班后也要跑上一趟。

因为眼睛看不见,李阿姨一向敏感、警惕,张昕月天天“报到”,让老人感激之余也卸下了心防。5月,驿站组织辖区老人春游,李阿姨极为难得地参加了。在紫竹院公园,老人感慨万千,说自己“第一次摸到了竹子叶”,并开始期待下次出游。甚至还表示,自己希望买件新衣服穿,可又怕别人没耐心陪她。

张昕月自告奋勇当了李阿姨的“保镖”,挑了个周末,与另一位工作人员一起,陪她到附近商场买了件新衣服。听到别人夸赞,老人开心极了,说要和张昕月一起吃顿饭。

“我们选了个有肉有菜有音乐的地方——麦当劳,可老人一边吃一边开始掉眼泪。她说她吃饭特别麻烦,看不见菜单不知道点什么,一直自己在家里做,没有想到还能吃上汉堡,真好吃!”那一刹那,张昕月有些心酸,同时也知道,老人确实接受、认可他们了。“打那以后她就愿意出门了,每次找我就摸手,或者摸头发,说这大长头发,肯定是昕月!”

去年重阳节,张昕月陪老人们演了个小小的情景剧,扮演一位老人的闺女。“后来一群人见了我就,哟,小闺女!”她呵呵地笑,“我特别喜欢老人那种信任、慈爱的眼光,愿意做他们的‘小棉袄’,其实我们也是彼此的‘棉袄’。”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