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农村养老难题,须多元参与合力破解
导语
“当前我国养老事业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局面,应该做好农村养老的中长期规划,健全农村老龄化应对机制。”12月14日,在青岛举行的2019(第三届)中国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应对农村养老难题,须多元参与合力破解
导语
“当前我国养老事业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局面,应该做好农村养老的中长期规划,健全农村老龄化应对机制。”12月14日,在青岛举行的2019(第三届)中国
“当前我国养老事业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局面,应该做好农村养老的中长期规划,健全农村老龄化应对机制。”12月14日,在青岛举行的2019(第三届)中国农村养老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对农村养老发出了加强顶层设计的呼吁。
在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俨然已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议题。而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显然又有着更多的挑战。
年复一年的辛勤耕作,换取儿孙满堂和物质上稍有盈余的晚年生活,靠土地和子女养老,原本是千百年来农民的共同希望。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变迁,当下农村家庭结构、人口流动等方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许多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渐渐陷入无人照料的困境。农村养老,可谓问题频现。
在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看来,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主要有“三大难”:一是保障难,“尽管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保障水平还远远不够”;二是健康难,“农村几乎没有健康管理这个概念,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失能照护,这是农村养老问题的难点、重点”;三是关爱难,“居住分散,空巢独居,文化设施缺乏,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匮乏”,不少老人即使选择到城市投靠子女,也往往难以适应城市生活。
相比城市,农村养老机构的覆盖率也明显偏低。资料显示,到去年底,全国有乡镇32527个,村委会54.2万个,有农村敬老院1.8万所。假如说1.8万敬老院都建在乡镇一级,假设互助机构都建在村委会,按照这种设想,算下来覆盖率分别只有55%和20%。即使是这些养老机构,其服务能力也常常不尽如人意。据媒体报道,对于照顾失能失智老人的需求,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养老机构根本无法胜任。
靠什么来给农村老人一个安乐的晚年?首先应该考虑农村老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因此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从多个方面着手推进。
部分农村老人希望入城投靠子女以度过晚年,那么就有必要降低城市的入户门槛,逐步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以便让那些已经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安居乐业,为其在城市赡养老人提供条件。
提高农村养老机构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准则应该是重中之重。在这次高峰论坛上,专家呼吁,不仅是在国家层面要尽快制定《2020-2035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中长期规划》,各地还有必要围绕养老设施改造、照料人才培育、老年教育、医疗卫生发展、统筹性养老社会保障、专业化养老服务等方面制定各自落实方案。
不论城市还是农村,老人们在社会养老机构享受专业护理人员照顾可能都是一种主要的养老方式。提高农村养老机构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准的确是当务之急,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不兼顾农村现实情况和农村老人生活特点。媒体报道,一些农村养老机构片面追求设施的“豪华”而忽略了实用,当引以为戒。
由于观念上的障碍,始终会有一些农村老人视进养老院为畏途。过去曾有专家建议,对于不愿进养老机构的农村老人,以村组为单位,把老年人组织起来发展互助式的居家养老,或许是一种可行的养老方式。实际上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就此展开了探索,如湖南桃源县一个村庄修建了连排保障房供村里孤寡老人居住,“大家户挨户,平日里,没事就会走门串户聊天,或者相约着出去做做农活”。互助式养老也未必不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模式。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养老模式和破解方案,政府在其中的作用都不可或缺。因为农村养老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必须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局,妥善谋划。举凡资源整合、资金投入、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假若离开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就很难有良好的效果。现在专家们建言加强顶层设计的意义正在于此。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合力破解,期待农村养老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