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国内医养结合发展现状、不足与解决之道!

干货:国内医养结合发展现状、不足与解决之道!

导语

干货:国内医养结合发展现状、不足与解决之道!
“十三五”是我国老龄化压力凸显时期,老年健康服务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我国老年人口以每年增长800万左右的速度上升,预

干货:国内医养结合发展现状、不足与解决之道!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干货:国内医养结合发展现状、不足与解决之道!

干货:国内医养结合发展现状、不足与解决之道!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干货:国内医养结合发展现状、不足与解决之道!
导语

干货:国内医养结合发展现状、不足与解决之道!
“十三五”是我国老龄化压力凸显时期,老年健康服务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我国老年人口以每年增长800万左右的速度上升,预

干货:国内医养结合发展现状、不足与解决之道!

“十三五”是我国老龄化压力凸显时期,老年健康服务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我国老年人口以每年增长800万左右的速度上升,预计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3亿。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加深和老年人需求的多样化,我国将长期担负沉重的养老负担。2019年全国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其发展模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让老年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成为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该文从医养结合的概念、必要性、实践模式、不足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医养结合

1.1 概念


在健康老龄化新时期,医养结合是对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并做出合理调整的一种养老模式。医养结合模式是集养老、医疗、护理、康复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养老模式,其内涵是将医疗与养老双方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融入生活照料、医疗、护理与康复,用以解决养老难题。相比传统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更关注老年人对医疗健康方面的需求[3],将医疗和养老系统中的各类资源进行全方位科学利用。但“医养结合”的概念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医养的概念和功能划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指导方针,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探讨和摸索。


1.2 发展医养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与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生存时间延长并不意味着身体健康的延长,相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43.8%,严重影响老人身心健康。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疗养、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医养结合能够满足老年人对医疗、护理、康复、养老的需求,更好地保障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医疗照护需求,使老年人享受实时、方便、精准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6]。随着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家庭照护功能逐渐弱化。2018年两会将“医养结合”服务职能划归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凸显出国家对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其将成为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1.3 实践模式


發达国家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已形成较完善的老年服务体系。美国建立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高风险老人的PACE养老服务模式,提供诊疗、护理、日常照护等连续性服务,并通过完善的信息系统实时更新老人身体状况和护理进程,保证了养老质量,促进了养老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医养结合模式处于不断摸索中,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现有实践模式:


①医疗机构内置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内设老年科,拥有专业医护人员,为失能、半失能且罹患重病和临终关怀类老人提供持续医疗养护服务,提高生命安全保障。

②养老机构内设置医务室,引入医疗器材和人才,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护和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

③医疗与养老机构之间合作,成立双向转诊机制,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医疗技术,养老机构负责后期恢复阶段的照护服务

④居家型:指以社区为依托,通过建立家庭病房与周边居家老人签订家庭医疗契约,医疗机构的医疗专家与护理人员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2 发展的不足

2.1 政策及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加深,我国对医养两种机构的服务标准、设施标准、收费标准、法律关系等方面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医养结合机构由卫生、民政部门等多个行政部门分头管理,部门壁垒尚未打破,在医养结合方面国家尚未制定出统一的管理标准,导致政策无法有效实施,往往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发生变化时,未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仍需在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来回,既影响治疗效果、增加费用,也给家属增加负担。


2.2 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面临我国“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特点,国内已有部分地区进行了先行探索,青岛、上海和台湾地区的探索都有自己的特点,利用了城镇医疗保险的平台确定参保范围,保障老年人对保险需求。但现行医疗保险政策仅能报销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再加上人们对医养结合的认识不足,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政策落实更加艰难。我国目前实行的长期护理保险尚处于试点阶段,并没有建立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2.3 医疗资源紧缺,配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老年人在医疗机构仅接受短期住院治疗服务,缺乏可提供长期服务的老年专科医院。并且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差距大,三级医院病源充足,慢性病老年人压床现象明显,导致真正需要住院的老人由于没有床位错过最佳治疗期,面临着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而基层医院则病患不足,医疗条件弱,缺乏养老的能力,空床闲置,经济效益差。张良文等指出,很多养老院接收比较健康、能自理、不需要太多照顾的老人,由于无法满足不能自理老人的照料需求而拒绝接收这类老年人。


2.4 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


养老护理员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国外有老年照护本科—硕士—博士,而我国在老年照护领域几乎没有专业人才,学科设置上的缺位导致老年教育体系建设滞后。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职业培训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科学、合理、规范的养老护理知识体系,老年护理员学历水平普遍偏低,仅岗前培训就可以上岗,服务内容单一,专业技术能力弱,社会认可度低,未能达到失能失智老年人对专业护理的要求。


3 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建议

3.1 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管理水平


发挥政府在解决医养问题中的主导作用,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医养结合服务。政府应整合部门间的政策价值和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切实落实十九大“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医养结合”的部署,全面打造健康养老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人才等各方面优势,整合优化医养资源,将医疗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对接。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强管理,提高卫生、民政、社保等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配合力度,督促落实相关政策和管理工作;同时,政府应当在机构内部结构设计、人力资源方面加以引导和帮助,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水平,规范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


3.2 积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长期护理保险是完善民生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由于涉及部门众多,参保对象在失能程度、收入水平、支付方式等方面较为复杂,需要从法律和制度层面进行规范和引导。可在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做好长期保险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动员全社会各阶级群体参与,为形成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奠定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促进其健康有序运转。


3.3 加大服务供给,优化资源配置


摸清现有医疗和养老机构的规模及机构内资源的实际情况,对资金、人才、设备等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整合养老、医疗、家庭照护等各种资源,对老人进行分级提供相应的服务,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满足老年人医养护的多层次需求。还可以将闲置的一级二级公立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或老年专科医院,盘活闲置的医疗资源,同时,基于我国传统的居家养老观念,应当充分利用基层社区卫生资源,促进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减少大医院的压床现象,促进养老事业的稳步发展。


3.4 培养老年专科队伍,推动老年护理建设


全面提高养老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打造一支具有医疗问题识别、给予规范护理的护理队伍是发展养老服务的根本支撑。一方面,高等院校可以增加老年护理学专业课程,例如设置老年护理、老年保健、康复护理等专业,加强老年护理相关学科群建设,增强对老年护理学的教学研究,引导社会对老年护理员职业的认识、重视与尊重,尽早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并且提高养老从业人员的待遇水平。对于机构内的养老护理员,在医养结合模式的应用背景下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养老护理员培训模式,积极引入国外分级培训的模式,养老机构开展护理员职业培训,针对不同级别不同能力的养老护理员进行分层级培训。


4 小結

综上所述,我国医养结合目前尚无统一发展模式。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探索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行性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具体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迫在眉睫。医疗服务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完善医疗体系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现有的养老模式有待进一步系统化规范,相信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将来会真正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