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创新模式,完善基层医养结合体系
导语
据统计,预计到2034年,我国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2.8%,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4.37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3。由此可见,我国老龄化程度呈现出逐年迅速递增趋势。5月23日,全国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多措并举创新模式,完善基层医养结合体系
导语
据统计,预计到2034年,我国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2.8%,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4.37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3。由此可见,我国老龄化程度呈现出逐年迅速递增趋势。5月23日,全国
据统计,预计到2034年,我国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2.8%,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4.37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3。由此可见,我国老龄化程度呈现出逐年迅速递增趋势。5月23日,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晋城市副市长梁丽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老龄化的递增,迫切的需求就是养老与医疗结合问题。
梁丽萍介绍,目前我国近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年均增长率达2.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年均增长率达2.9%;更有91.2%的已故老人都是死于各类慢性病。可以说,医养结合已成为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基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一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格局尚不规范。比如,有的养老院与卫生院仅相距几百米,遇到突发疾病,可以得到及时救治;有的养老院与卫生院相距十多公里,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医生很难及时赶到。
二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内容尚不完整。目前,许多基层养老机构与所在地乡镇卫生院签订的合作协议仅为医疗救治协议,日常服务仅为高血压测量、慢性病开药等,远未实现医养结合所要求的必须提供日常医疗护理、康复治疗等功能的服务。
三是基层缺少普惠性医养结合机构。目前,基层养老机构呈现出两极化态势,公办养老院仅为五保老人提供兜底养老保障,不具备医养结合的功能;能够提供医养服务的民营养老机构却因前期投资大,运营费用高,大都会提高入住价格。很多农村老年人无力入住。
完善基层医养结合体系的任务非常迫切,为此,梁丽萍建议:
一、推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就近联姻。凡是基层养老机构与所在乡镇卫生院相距较远,不能实现10分钟内上门服务的养老机构,可由政府扶持在乡镇卫生院附近选择合适的场所,与现有的养老院实行“置换”;或是鼓励引导乡镇卫生院派驻医护人员长期入住养老机构,实行定期轮换。
二、推进医养结合多元模式。鼓励实力较强的医院在基层设立养老机构,鼓励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通过联合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加强合作,鼓励退休全科医生到养老机构长期坐诊,鼓励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到医院实习锻炼、掌握基本医疗护理及康复治疗等常识。
三、从制度保障医养结合深入推进。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保险、救助、优抚等相衔接的长期护理保障政策,重点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护理和康复服务;建立健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等特殊地区养老服务公共财政长效投入机制,加大向特殊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稳定增加对特殊地区养老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
四、加大民营养老机构的补贴扶持力度。养老机构具有公益属性,政府应采取“PPP”或“公建民营”等模式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运营中可出台低息无息贷款支持政策,可以让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水电气等费用享受民用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