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老年大学”复课,究竟教些啥?
导语
“今天是疫情过后复课的第一堂课,实在来之不易。”6月1日下午3时许,巴中广播电视大学内的巴中社区大学“康乐公益讲堂”正式开讲。该学校的系列课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四川:巴中“老年大学”复课,究竟教些啥?
导语
“今天是疫情过后复课的第一堂课,实在来之不易。”6月1日下午3时许,巴中广播电视大学内的巴中社区大学“康乐公益讲堂”正式开讲。该学校的系列课
“今天是疫情过后复课的第一堂课,实在来之不易。”6月1日下午3时许,巴中广播电视大学内的巴中社区大学“康乐公益讲堂”正式开讲。该学校的系列课程吸引了众多老年人前往,其中还有跟读了5年的“老年粉”。
巴中社区大学“康乐公益讲堂”系列课程主要针对老年人,所以被大家称为“老年大学”,免费对全市市民开放、随到随学是其特点。
对于这些高龄“学生”而言,在这所“大学”里到底能学到什么?和普通教育相比,在“老年大学”上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开展好老年教育,对我市的社区教育有着怎样的启迪?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跟读“老年大学”课堂,为大家揭秘。
体验:“老年大学”课堂,“同学们”很嗨很活跃
室外烈日高照,气温超过30摄氏度,可在能容纳几百人的巴中社区大学多媒体教室内,四台空调送出丝丝凉爽。6月1日下午3点,50余名“学员”陆续进入课堂,其中年龄最小的不到50岁,最大的已79岁。
“今天是2020年巴中社区大学‘康乐公益讲堂’复课的第一堂课,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相关课程。”随着老师的开场白,闹哄哄的教室瞬间安静下来。“今天第一堂课是老年人礼仪学习。”老师的话音一落,课堂里有了些嗡嗡声,有的老人开始低声念叨:“活了大半辈子,还不晓得礼仪嗦。”
或许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老师开始讲解起了老人礼仪的重要性:“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抽烟、不相互说闲话,这些都是礼仪。另外我们在以后的礼仪课上,还要逐步教大家家庭礼仪、社交礼仪等。欢迎大家把自己家里的事情拿出来讨论,我们给你支招。”老师一席话下来,所有“学生”开始支起耳朵听起来。
一个小时的课程很快就过去了,然后进入了自由发言时间。谈感想、给老师和学校提意见、和同学之间谈收获……老人们踊跃发言,老师就将大家的建议一一记录下来。
在随后的几天里,分别有剪纸与贴花、智能手机的使用、音乐艺术、舞蹈与健身、养生保健、经典朗诵等课程,互动性更强,多才多艺的老人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现场小试身手,或剪纸、或哼歌、或一展舞姿……课堂场面十分活跃。
课程:每周都有课,琴棋书画都能学
据了解,“老年大学”并不是为了拿大学文凭,而是巴中社区大学所开设的“康乐公益讲堂”。2013年11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依托巴中广播电视大学成立巴中社区大学,打造我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旨在提高我市市民综合素质水平;为市民提供全员、全民、全面教育服务;为全市社区教育活动提供支持、指导、评估服务。
巴中广播电视大学终身教育办公室主任熊璐平介绍,巴中社区大学设置的所有课程均面向全体市民,特别是面向全市老年人的“康乐公益讲堂”,已免费开放了5年;成立的“巴中社区大学艺术团”,吸引了众多学员特别是老年学员参与,艺术团定期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公益活动,让所有学习者“学有所获、学有所乐”,让更多的老年朋友“快乐学、健康活”。
今年复课后,社区大学根据本地老年人队伍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结合巴中创文和社区治理的相关要求,开设了老年人礼仪、剪纸与贴花、智能手机的使用、音乐艺术、舞蹈与健身、养生保健、经典朗诵等10多门课程,上课时间为每周一至四下午3点至5点。目前学员主要来自巴中城区各个社区,不仅是老年人,所有市民均可长期、免费随时到巴中社区大学听课。
学员:人老心不老,一样有想法有热情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成为“老年大学”学员的这些老人们有什么感受?对于这些课程,他们又怎么想的?
79岁的吕开德老人是社区大学最早的一批学员之一,自1991年退休后,他就一直热衷于社区文化和活动。“咱们‘老年大学’自开办以来一直走到现在,师资、硬件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善。我代表所有老学员对新学员表示欢迎。”对于社区大学的课程,吕开德老人坚持长期听课,并且提出了很多建议。“我认为老年大学,就是教会我们转变思维——老年生活不仅仅是唱歌跳舞,更要实现内容多元化,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
73岁的退休干部岳仕龙说:“作为退休老人,其实我们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感谢社区大学给予我们寻求快乐、保持健康、展示才艺的平台,我们非常支持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也会积极参加。”熊璐平表示:“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学校活动组织较少。在疫情平稳后,我们将尽快开展各类活动。”
61岁的盛燕两年前从新疆退休回到巴中,目前已经是老年合唱团的骨干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有的老年人确实存在穿衣不得体等方面的礼仪问题。通过在社区大学学习,能够让我们老年人重新注重礼仪,把我们老年人的气质拿出来。”
教师:与老人做游戏,要把他们“哄开心”
“与普通学校相比,‘老年大学’在课程设置、学习时间、上课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差异。”熊璐平说,这里的老人各自的阅历不同,所受教育层次不同,各自学习的需求也不一样。学校的宗旨是让每一位老人到了学校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让他们健康、快乐地过好晚年生活,同时倡导老年人尽其所能地发挥余热,多参加公益活动,多做一些公益。
由于当前全国范围内没有老年大学的统一教材,所有课程都是根据当地特点进行具体安排。巴中社区大学开设的课程就是根据当地老人的需求而制定,他们想要哪方面的知识,学校就在哪方面满足他们。“只要他们学得开心、快乐,就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熊璐平说,经过他多年的总结经验,要上好老年人的课首先要与老人们交朋友,把每位老年人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看待,让他们感到团体的温暖,同时也要让他们放下老人的架子,到了社区大学的课堂就是一名学生,还要领着他们一起做游戏,与他们拉家常,哄他们开心。
由于老年教育与常规教学有所差异,学校的师资也有所不同。在鼓励学校现有四名专职教师多上课的同时,还要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教师,并发动所有老年人展现各自的才能,相互学习,尽可能地做到“人人为师”。
学校:促进社区治理,让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通过巴中社区大学‘康乐公益讲堂’过去5年的实践,证明广大老年学员已经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引领社会新风尚,为社区治理、建设平安社区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地方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巴中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王志国介绍,当前,我国人口处于老龄化阶段,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多元的变化,“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大势所趋,同时也要“老有所教,老有所学”。
“组织老人学习,让老同志也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这是新形势下老年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王志国说,老年教育的作用不仅是通过书法绘画、音乐歌舞、体育保健等内容,让他们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还要让老年人的思想紧跟时代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表明,积极参与和接受老年教育的人,不仅在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上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在政治觉悟、思想观念、理性思维、价值取向上更是高出一筹。
作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教育是终身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王志国说,老年人在社区大学学习,既丰富了他们的老年生活,学到很多老年生活知识和生活技巧,同时在老师的引领下,激发他们的热情,奉献自己的余热,将党的政策、法律知识、乡规民约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到社会各个角落,这对构建平安、和谐、团结的社区具有积极作用,也对社区治理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