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龙坡医养结合4年探索路,让老年人乐享“品质晚年”
导语
这两天,家住九龙坡区杨家坪的陈萍可谓心力交瘁:妈妈因糖尿病足发病,从南山上的养老院搬回了家,但伤口始终无法复原,已经两度入院手术。一边照顾妈妈,一边还拖着两个孩子,陈萍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重庆:九龙坡医养结合4年探索路,让老年人乐享“品质晚年”
导语
这两天,家住九龙坡区杨家坪的陈萍可谓心力交瘁:妈妈因糖尿病足发病,从南山上的养老院搬回了家,但伤口始终无法复原,已经两度入院手术。一边照顾妈妈,一边还拖着两个孩子,陈萍
这两天,家住九龙坡区杨家坪的陈萍可谓心力交瘁:妈妈因糖尿病足发病,从南山上的养老院搬回了家,但伤口始终无法复原,已经两度入院手术。一边照顾妈妈,一边还拖着两个孩子,陈萍很崩溃:如果养老院就在家门口,并且和医院实现无缝对接,一家人会否轻松点?
其实,在九龙坡,一场医养结合的变革,正让这些愿望慢慢变为现实。过去4年间,九龙坡区全面推进医疗与养老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乐享品质晚年。
户籍老年人口近23万,医养结合需求高,探索迈步制度先行,政策助力产业提速
九龙坡区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九龙坡现有户籍人口95.18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61万,占户籍人口的23.75%,占比明显高于全国、全市,健康养老需求与日俱增。
2016年,九龙坡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区。但究竟怎么搞,全国尚无范本。九龙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居民养老诉求,摸着石头过河。
第一步,建章立制夯实基础。九龙坡区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的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医养结合工作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随即敲定,其后,九龙坡区出台《九龙坡区区域卫生规划(2015-2020年)》《“健康九龙坡2030”规划》等,更率先全市制定《九龙坡区医养结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编制规划卫生健康用地1325亩,用规划引领医养结合工作推向深入。
第二步,政策赋能产业发展。为鼓励养老产业扎根壮大,我区推行了四项举措。一是补助,对新建民办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每年给予运营补贴,对养老机构兴办医院给予奖励等,每年区财政补助各养老机构约110万元。二是深化“放管服”,对养老机构内设诊所、卫生所(室)、医务室等,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对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实施税费减免和水电气价格优惠政策。三是规范管理,在全市率先制定《老年人综合评估与照护标准(试行)》《重庆市九龙坡区医养结合服务管理规范(试行)》。四是质量监督,每年对医养结合机构开展专项检查,确保服务质量安全。
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34家,床位4223张,其中医养结合机构9家,床位1726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73家,床位357张。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实现100%。
围绕居民需求创新4种模式,超9成老人可在家安心养老
陈萍妈妈选择去养老院,也是不想拖累子女,现在年纪越来越大,光是养老院解决不了问题。
陈萍妈妈对养老有四个愿望:能在家里健康养老;需要住养老院时,希望能离家近,心里有依托;一旦发病,能得到就近、专业的医疗救护,不让孩子劳心劳神;养老看病费用再低点,减少家庭压力。
而区卫生健康委在对辖区老人及家庭开展调研后发现,这四个愿望其实代表了大部分居民养老诉求。
根据调研结果,我区确定了健康养老分类发展框架:没有特殊疾病的老年人实现健康居家养老,占比超过9成;有疾病风险行动不便和确需全程专业看护的老人,可选择家门口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
在家里真能安心养老,有点小病咋办?
今年74岁的叶福生老人深有体会。患有慢阻肺的他,隔三岔五就要发病,家人担心,老人自己也倍感愧疚。但自从石桥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饶世明成为他的家庭医生后,在家养老的烦恼少了很多。
就在5月初,叶老觉得右胸口痛,忍着不敢给孩子说,直到饶医生随访,才及时诊断出疼痛原因,有效防止了病情加重。“有饶医生和护士们的细心照护,在家养老安心多了。“叶老全家都十分感激。
这就是我区创新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和志愿者服务团队为载体,通过进社区、进院坝、进家门等方式为65岁及以上居家老人提供家医签约服务。截至目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服务82720人,占比为54.33%。
除了“居家养老”外,我区还创新实施了“医养机构协议”(医疗机构与辖区敬老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签服务协议,由医疗机构不定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医中有养”(利用辖区医疗资源,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加强护理、康复能力建设,指导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老年门诊或老年病房)、“养中有医”(加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病床建设,支持民办医疗机构开办养老机构)模式,形成了全区促进医养融合的模式体系。
医养无缝连接,究竟是怎样的体验?
就在去年底,在我区宏善养老院养老的86岁老人罗素(化名)突发脑溢血,家属咨询市级三甲医院,被告知要下病危,建议住ICU,每天治疗费用惊人,且不排除病人转移途中风险。
其实,早在2017年,宏善养老院便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在养老院开设了中医门诊,2018年,宏善中医院正式挂牌,并成为一级综合性医院医保定点医院。医院最大特点就是和养老院实现了空间与管理上的无缝连接,养老院老人一旦生病,不用出养老院大门,就能通往医院病房,方便快捷。目前已为院内及周边社区老人诊疗700余人次。
可是,在养老院办的医院看病,靠谱吗?
由于时间紧迫、转运有风险,罗素家属决定,让老人就在宏善中医院“搏一搏”。医院为老人开展了多次药物抢救,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综合治疗。第10天,老人病情明显好转,护理员陪老人到辖区医联体二甲医院高新区人民医院复查CT,结果显示,脑部多处出血已经吸收完全。“真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全程都有妈妈熟悉的护理员陪同,复查当天我们都没有请假去,而且费用低廉报销比例高,10天治疗,总共1万多元,医保报销后,自费才1400多元!还省掉了交通费和大医院高价护工费。”如今,罗婆婆已能正常交流、正常行走了,全家人都十分感慨。
据了解,这样医养无缝连接的方式,至少具备4大优势。一是有效缓解辖区医疗资源的压力,可助力参与社区居民养老和慢病管理;二是可以让养老院老人得到24小时全程身心健康管理服务,家属更省心;三是通过辖区医养结合医联体,老人救治可享受绿色通道,转院手续更加简化;四是实现了多方共赢,老人在养老院里就能得到专业医疗服务,医院则有效提升了自身影响力,家属也减轻了精神及经济压力。
医养结合优势凸显,老年人乐享品质晚年
不仅仅是养老院,在社区和医院,医养结合的优势也在不断凸显。
渝州一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我区首家由民办养老机构投资兴办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其在规划时便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邻,社区老人在中心可以休闲娱乐、学习提升,享受专业的照护和诊疗,真正实现了“养老不离家”“看病要方便”的愿望。中心今年还将依托社工开展个性化家庭服务,让更多居民享受“品质晚年”。
位于杨家坪辖区的重庆市总工会康复医院,目前已成为全市医养结合的示范标杆。其设有医疗服务区、医养结合康养区和社区养老服务区,实现了医院、机构和社区养老的高度融合。其中,医养结合康养区面积达6800平方米,采用多学科协作服务模式,配备多种专业团队和先进的养老服务系统,为老人提供专业康复照护服务。
陈萍告诉记者,经过比对商量,妈妈已决定入住重庆市总工会康复医院。“在里面既可以得到专业诊疗快速康复,还能享受完善的养老服务,离家也特别近,真是有效解决了我们一家人的迫切需要。”
据了解,我区目前有医养结合机构共9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开设老年病科的有7家,开设康复专业的医疗机构的有36家,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健康养老服务达100%。
“下一步,我们还将不断创新模式,提升社区康复服务能力,让更多行动不便的老人安心养老。同时我们还将依托‘九龙坡云医院’,探索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未来,市民有望通过手机轻松下单,自主购买高效、专业的养老服务。”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