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不敢住、保姆成杀手、子女靠不住,谁来养老?
导语
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近期,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正式进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养老院不敢住、保姆成杀手、子女靠不住,谁来养老?
导语
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近期,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正式进
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近期,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显示,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正式进入老龄社会。这一过程仅用了约22年,速度快于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法国和瑞典,这两国分别用了115年和85年演变成老龄社会。
养老问题的严峻性已经引发高层关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多次提到对养老产业的建设要求,各级政府持续出台养老产业的利好政策,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将应对人口老龄化摆到更重要位置,并指出:未来一方面将释放健康、养老产业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应对老龄化,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对于老百姓而言,养老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也折射在热播影视剧里。
电视剧《老有所依》讲述了三个家庭子女与晚年父母生活的日常生活,其中老人被保姆虐待、被骗买保养品等情节就是来源于生活;近期腾讯视频热播的电视剧《安家》,获得广大观众的热捧,其中,江奶奶和宋爷爷的故事让人难忘,大家不仅被两位老人的夕阳爱情深深感动,更为他们的白眼狼外甥和外甥媳妇迟迟不肯签字卖房,导致宋爷爷没钱治病而离世而悲愤;真实的世界可能更残酷,近日,多起“以房养老”骗局被侦破,老人的房子被诈骗者卖掉,房款挥霍一空。种种事件无一不反映了养老生活扎心的一面。
养老变迁、痛点
实际上,无论是在真实的百姓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宣传层面,养老问题都在随着时代而发生变化:
在养老观念上,从养儿防老,到“计划生育好,国家来养老”,再到养老不能全靠政府,养老观念不断变迁。
在百姓生活中,从拼了命也要生男娃,到投资理财、高额保险储蓄养老金,再到以房养老、高级养老院生意火爆,人们的养老方式也在不断调整。
西方养老院的美好生活曾让中国老人及其子女改变“养老就要靠子女的”观念,甚至很多中产阶级也开始憧憬着高级养老院的晚年生活。
然而,现实却往往让人大跌眼镜。就在几天前,湖南老人院有93岁老翁被虐待事件见诸报端;6月7日日本媒体报道,某养老院有22名职工涉嫌虐打老人。
在此次疫情中,养老院更是成为悲剧之地,《纽约时报》数据库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在至少24个州当中,超半数死亡病例均来自养老院。
其中,新罕布什尔州养老院死亡病例占该州死亡病例的比重最高,达到80%;罗得岛州和明尼苏达州均占比77%,康涅狄格州占比73%。
养老院成为重灾区,这样的悲惨状况让人们在选择养老院时不得不再三掂量。
居家养老是目前很多家庭采取的模式,然而,保姆虐待老人事件不仅仅出现在影视剧《老有所依》中。75岁痴呆老人遭保姆虐待,揪头发、打耳光,5分钟内推搡13次;沈阳80岁中风老人遭保姆揪耳朵、打屁股、打耳光......更甚者,保姆杀老人的案例也时有发生:5月2号,江苏溧阳发生保姆杀害老人事件,保姆刚来工作8天且平常看上去带老人非常好;2013年广州发生保姆通过AMY毒药等谋害九位老人的恶性事件。
靠子女养老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方式,然而,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这条路也越走越窄。生活观念不同、婆媳矛盾、教育理念差异、生活习俗迥异等问题让亲情甚至成为包袱。
比如,电视剧《老有所依》中,方奶奶闲得无聊就认为三女儿家的保姆偷东西,怀疑女婿有问题,对外孙乱管教,结果闹得家里鸡飞狗跳。
现实生活中的婆媳大战,更是普遍的存在,从暗战到大打出手,严重影响家庭和谐。知乎里关于婆媳大战的内容长期霸占前位,参与讨论的人群各异、男女参与度都很高,可见影响之广泛。这也许是又一个无论贫穷富贵、身份、地位都会面临的社会问题。
养老模式
他山之石或可攻玉,尽管西方国家的养老院成为疫情的重灾区,但不可否认,由于西方国家走在前面,其在养老模式的探索上仍提供了借鉴:
从养老制度来看,基本上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政府+企业+个人补充
瑞士模式
瑞士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互为补充。
国家作为第一支柱,提供“养老、遗属和伤残保险”的强制性保险,主要保证退休老人、遗属和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费用。
企业提供的“职业养老保险”是第二支柱,这两个支柱加在一起,可提供的养老金总和可达到职工退休前薪水的60%左右,这确保老人可以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平。
第三支柱是各种形式的个人养老保险,是以自愿形式作为第一第二支柱的补充,政府也会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作为鼓励。
德国模式
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有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三部分,比例分别是70%、20%和10%。不同的是,法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相对比较宽泛,除了正常的养老金外,还包括职业康复待遇、职业能力或就业能力丧失养老金等。
企业养老保险也采取的是“直接支付原则”,即职工在工作期间积攒了多少企业养老保险,退休后就会直接得到相应数额的养老金。
从养老模式上来看,不同地区有不同创新
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的养老模式分为居家养老、日托养老与机构养老。比较有特色的模式是政府提供的免费养老模式:乐龄公寓+临终护理。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推出“乐龄公寓”计划,老人可以购买乐龄公寓,让老人有着家一般温馨的感觉,而且每个乐龄公寓的二层都设有邻里联系站,老人们可在这里参加活动、结交朋友。建屋发展局通常会有人性化的考量,将老人分配至距离子女最近的乐龄公寓。因此,很多老人会卖掉持有的大房子套现,一部分钱用来购买乐龄公寓,另一部分作为养老金之外的补充资金。乐龄公寓的产权比一般组屋短,一般为30年,之后可适当延长,但不能转售。
免费临终关怀
新加坡提供完全免费的临终关怀服务,不论患者年龄、种族、经济状况甚至国籍,只要被医生定性为末期病人,寿命少于1年,均可到慈怀护理度过余生。
荷兰模式
荷兰比较突出的就是汉斯·贝克教授打造的“生命公寓”。它是由企业运营,拥有养老项目的运营权,政府只在必要时提供指导而已。2012年国际养老权威测评机构将其评为世界上最好的养老模式。
荷兰生命公寓里的老人有三类:完全不能自理类、半自理类、自理生活类。不同类型的老人,护理人员要求的素质不同,配比的人数也不同。
荷兰生命公寓有四大核心价值理念:
推崇“Yes文化”,最大限度满足老人们的要求,只要老人们提出的要求对他们自己的健康不构成妨碍,公寓工作人员都会欣然说“Yes”。
“自理自主”的主人翁理念,在公寓内部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老人们量力而行地自理自主生活,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打造“私人订制”的设施和环境,公寓内所有设施根据老人们的身体、心理特点来制作,并且可以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喜好改造环境。
培养“公寓大家庭”意识。生命公寓周围都会有社区或对社区内的建筑进行改造,且对社区居民开放,双方可以自由进出公寓和社区,享受公寓和社区内方便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还可以一起会面、交谈、散步、聚会等,这可以增强老人们的融入感。
日本模式
日本政府在每个城市都建立了“老年人才中心”,为老年人寻找兼职或临时性工作,并负责处理他们的工资、保险等事务。
日本《2019年版老龄社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10月1日,日本国内65岁以上老年人总数达3558万,占总人口的28.1%。但看护人员与需要被看护的比例却严重失衡,日本厚生劳动省《看护保险事业状况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12月,日本需要看护的总人数约为669.9万人,预计到2040年将达到988万人。
然而,根据厚生劳动省推算,2020年日本看护人员的缺口约为26万人,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55万人。为此,日本有个比较突出的举措。日本很多养老机构会鼓励雇佣老年看护人员。比如,有新闻报道,在茨城县一家拥有大约30名员工的养老机构看护人员中,55—65岁的人员有10人左右,65岁以上有8人,70岁以上有4人,年龄最高者为84岁。
中国养老趋势
回头看中国。
就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而言,除了双轨制或许有所突破,其他方面变化不会太大。
就养老模式而言,可能会有突破。本来高级养老院会成为新的关注点或选项,但是疫情中西方国家养老院的一系列惨剧或许会改变人们的养老计划。
未来,中国的养老模式有以下几个趋势:
1、中国未来量大面广的不是养老院,而是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企业专业化服务三方联动的“居家养老”模式。
杭州西湖区的家庭养老床位就是一个典范。家庭养老床位配备了视频监控,智能床垫、烟感报警器等设备,通过全方位视频画面及上传后台的数据,可以更好地监测老年人身体机能,并不断更新健康档案,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计划。家庭养老床位还有相关的“四服务”:平台信息类服务、生活照料类服务、医疗类服务和长期照护类服务。
此外,老人的相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情况还可通过App发给老人子女,如果老人发生紧急情况,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联系其子女;倘若子女无法赶到老人家中,24小时呼叫中心将会拨打110或120,并在15分钟之内,赶到老人家中,协助老人解决紧急情况。
老年食堂、镇街级养老服务综合体、金牌助老员队伍,和居家养老15分钟生活圈等一些列有温度的养老社区服务也都已经走进了部分社区。
2、“姨娘”化公司。
由于保姆殴打老人、虐待老人的事件率有发生,这让居家养老的老人及其子女们很头疼。于是,作为一种高端化的养老模式,上个世纪那种“姨娘”,(即家庭里长期服务的保姆,与主人关系很好、也很忠心,像一家人一样),成为新型的需求。
未来,“姨娘”化公司或可满足这种需求,即在服务端建立一种类似的长工式保姆雇佣服务关系,与家政公司形成劳务派遣关系的同时,与雇主订立契约或协议。
3、养老模式本就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由某种单一模式主导。
未来养老将会有更多形式和参与方。养老+医疗+金融、各种养老式理财、以房养老、同居养老、互助养老、“大养老+小医疗”、“大医疗+小养老”、“大医疗+小康复”、“大养老+小医疗+医疗服务绿色通道”等形式都将成为人们的选项。
或许将来老有所依将不会像今天这样让人如此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