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事关万户千家,事关百姓福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那么,我省养老服务现状如何?今后我省将如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我省相关部门。
养老服务业服务是关键
阳泉市城区阳坡垴社区佳禾小区,程巧珍老人因脑梗行动不便,在家又摔坏了腿。老伴去世了,儿子上班出门后,她独自在家吃饭喝水都成了难题。社区有了养老服务站,老人第一时间搬了进去。“饭有人做、衣有人洗、病有人看,还有周围的老人陪着聊天解闷。”老人精神状态越来越好,身体逐渐恢复,儿子也能安心工作了。
阳坡垴社区养老服务站是2020年全省30个城市幸福养老工程之一,也是阳泉第一个“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引进市民政局老年颐养中心,开展专业化养老服务运营。
从2020年开始,我省连续3年将新建30个城镇养老幸福工程作为省政府民生实事,大力推进。2020年、2021年各30个均圆满完成,2022年30个正在实施。城镇养老幸福工程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实行连锁化、品牌化、专业化运营,向老年人提供成本可负担、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质量可靠的养老服务。近年来,通过政府推动、示范引领,越来越多便民又贴心的养老服务大量涌现,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60岁及以上人口有66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8.92%,正在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过去,人们关注养老服务业发展,更多关注养老院有多少、床位足不足等养老场所的建设与发展。实际上,养老服务业,服务是核心,如何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始终是我省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着力的重点。
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目前,我省正在实施“431”工程即,在“十四五”期间,坚持养老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品牌化、可持续的思路,创建4个养老服务模范市、30个养老服务模范县、100个养老服务模范机构。同时,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强力推动1251工程,即,打造10个社区养老服务品牌、200个社区养老服务示范机构、50个养老服务示范社区、100个社区养老服务示范组织。以这两项创建活动为抓手,实现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示范引领的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各市积极落实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运行补贴、财政贴息、购买服务等扶持政策,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以老人为本跟着需求走
不久前,太原市迎泽街道青年路一社区梁大娘家里完成了适老化改造。她高兴地说:“卫生间安了扶手,地上铺了防滑垫,如厕方便了,也安全多了。”
为了让老人居家安全养老,太原市迎泽区民政局出台政策,大力实施社区适老化改造项目。针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个性化需求,从居家环境、出行辅助、卧床照护、日常康复四方面,进行设施改造。家庭项目包括一字形扶手、感应夜灯、助浴器、呼叫器、可移动坐便盆等。小区项目包括安装适老化扶手和折叠椅等楼道适度功能改造,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舒适性、便利性与安全性。
居家养老,无障碍是关键。省政协常委、山西省红十字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高凡建议,我省应尽快出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政策和行动方案,推进老年人宜居环境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老年人特别是特殊困难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
适老化改造,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最需要政府扶持。民政部、财政部等4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提出“十四五”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政府推动并示范引领开展的居家适老化改造体现了以老年人为本的养老服务发展理念,养老服务跟着老年人需求走,应该成为社会共识。如何实时了解和满足老年人需求?大同市致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依托智能化终端设备和智慧养老云平台、24小时呼叫中心及社区助老服务站、助老服务员等,为老年人搭建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服务圈。同时,链接各种社会资源,把助救、助购、助餐、助医、助洁、助行“六助”服务送进老年人家门,打造了“大同助老”服务新模式。
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
早晨7点多,74岁的太原市民周阿姨和朋友们晨练后走进社区食堂,每天打完拳在这儿吃早饭,或是买点饼子、包子回家成了她的习惯。2019年底,西峪社区食堂开始运营,周阿姨和她的老年邻居们,不想做饭就过来吃,非常方便。
家门口幸福养老,从一口暖心饭开始。太原市在社区小食堂建设过程中,书写了民生大文章。太原市连续把建设社区食堂作为市政府民生实事,大力推进,方便老年人、上班族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花色多样、经济实惠的饭菜。
幸福养老应该从老人健康低龄开始,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满足多层次老年人需求,避免长寿不健康,成为新时代养老服务发展的重点。
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其中有一个新亮点,就是强调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在全社会提倡积极地看待老龄社会,积极地看待老年人,积极地看待老年生活,创造一个老年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部署了织牢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网、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等9方面具体任务,勾画新时代养老服务发展的蓝图。我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实现乡镇(街道)范围内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60%、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的发展目标。
在我省,各地养老服务实践亮点频现。晋城市在全省率先制定《晋城市养老服务条例》、强力推进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建设,阳泉市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朔州怀仁市助推“幸福养老”连锁化品牌化建设、不断拓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临汾市翼城县大力发展区域性养老破解农村养老难题……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为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农村养老是整个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老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短板。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山西省委会副主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李志强建议,应因地制宜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加大支持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尽快补齐短板,让农村老人安享晚年。
我省公共财政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省民政厅与省财政厅出台文件,进一步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明确改建、新建、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对符合条件的,享受一次性省级建设补贴、年度运营补贴、床位补贴等,特殊老年人按月享受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以政府的小投入,撬动社会的大投入,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
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沈红边介绍,“十四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让老年人过上有品质、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