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长市把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作为构建和谐天长的重要举措,紧盯养老服务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借力民生工程项目支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我市实施‘市财政补一点、镇政府贴一点、乡贤人士捐一点,企业冠名结对帮一点、集体经济挤一点和个人掏一点’城乡养老供给机制,为养老服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撑。”天长市民生办工作人员说道。

  创新“党建+”乡村养老模式

  “我市把农村养老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汇聚发展合力,助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天长市民政局副局长陈一鸣表示,该市创新构建的“党建+乡村养老”模式,提高了社会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得到了农村老人及其子女的广泛认同。

  天长市建立了高位调度的领导协调机制,成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协同高效的部门联动机制,坚持全市一盘棋,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高效推进养老服务建设。不仅如此,该市建立了奖优罚劣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据介绍,天长市推行特色养老,聚焦“养老不出市”。推行市级“医养学融合”康养模式,围绕医养、康养、学养(天长市老年大学)等主题,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聚焦“养老不出镇”,由镇街牵头,构建集中照护体系,使失能、半失能和有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入住镇、街道敬老院,有意愿的其他社会老人就近入住当地社会养老机构;聚焦“养老不出村”,构建日间照料、休闲互助、长者饭堂等养老互助体系;聚焦“养老不出组”,构建“党员+村民小组长(网格)+志愿者+就医联系人”的巡访、关爱、服务守望体系,每半径500米以内设立一个“守望之家”。

  “互联网 ”智慧养老覆盖城乡

  为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天长市运用“互联网+”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平台,探索“政府购买、第三方执行、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智慧养老服务。该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地智慧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平台,通过“老人点单、政府买单”的方式,为该市城乡分散供养人员、计生特困及失独家庭等1247名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及上门服务。

  “我们为每位老人配发了一部具有SOS求助功能手机。老人通过手机联系智慧平台话务中心申请服务,话务中心在数据平台进行线上建单派单,线下的专职助老员通过‘夕阳红服务通’客户端实时接单,平台进行全流程跟踪,并对每件工单进行回访。”平台负责人吕玉平介绍。如今,天长城乡还在村、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室建立了“智慧医疗健康屋”,专门配置了血糖仪、按摩仪及心电图等智慧医疗设备,被老人夸赞为“家门口的保健室”。下一步,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平台的功能还将逐步延伸,会陆续把天长市城乡的低保户、支出型困难家庭等需要社会救助的对象都纳入其中,打造没有围墙的“云上”养老院。

  “亲情结对”情暖老人心

  天长市60岁以上老人有13.01万人,占总人口的20.62%,为了让农村老人安度晚年、快乐生活,天长市出台《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工作实施办法》,开启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该市通过对各类困难家庭进行摸底调查确定服务对象,根据孤寡、独居、高龄、失能、半失能等特殊老人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亲情助老结对人”,颁发记录结对人信息的“亲情助老卡”,纳入该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统一管理。

  该市174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均成立了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队,不定期组织体检送药、文艺公益演出、聚餐送礼等活动;163个村(社区)挂牌成立“助老驿站”,开设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室、休闲娱乐室等。天长市还投入420万元,选聘95名中专以上文化、有养老护理经验的专职养老服务人员,并组织市直部门、单位的机关干部、镇街干部、社会志愿者等3400余人,与留守老人结对帮扶,较好地实现了老人“生活有人问、困难有人帮、生病有人理、遇急有人管”。截至目前,该市共有“亲情助老结对人”4520名,已探访农村孤寡、独居、高龄、失能、半失能等特殊老人1.2余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8.5万余次。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天长市多轮驱动养老服务增进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