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不可盲目乐观“互联网+智慧养老”
导语
切不可盲目乐观“互联网+智慧养老”
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当下失能半失能人员约3500万,假设3个老人需要一个护理员,则需要1000多万养老服务人员。目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切不可盲目乐观“互联网+智慧养老”
导语
切不可盲目乐观“互联网+智慧养老”
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当下失能半失能人员约3500万,假设3个老人需要一个护理员,则需要1000多万养老服务人员。目
切不可盲目乐观“互联网+智慧养老”
目前我国的养老产业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当下失能半失能人员约3500万,假设3个老人需要一个护理员,则需要1000多万养老服务人员。目前,所有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仅有22万,符合资格的仅有2万。按照国际上的普遍要求,照顾这些失能老人所需要的护理人员比例是2:1,也就是两个护士照顾一个老人,但目前国内能做到的情况只是1:10,10个老人才分得一个护士,中国现实与国际标准之间差了20倍。因此,发展智慧养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人工智能助力解决养老护理难题
喂饭、洗澡、病情分析、就诊引导……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多款养老医疗机器人亮相,机器人在照顾老人方面几乎已经追上人类。
导医机器人正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进行交流,老人说出病情,机器人自动回复分类,精确告诉老人应该去哪个诊室。
一款名为Bestic的机器人,只要进行简单的设置,用户就可以通过小型遥控器来独立进餐。
还有一款可以帮人洗澡的机器人通过视频展出,在一个圆筒形的玻璃浴房中,一个座椅自动弹出,残疾人坐上后座椅缩回。通过调节按钮,浴房中的多个喷头喷出水流帮助人们洗澡。
2) 降低医养支出,远程监控、健康监测
如果能开发出在家里辅助老年人生活的机器人,就能让更多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我们将不需要过早地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医院等服务机构,医疗和养老支出也将大幅降低。
不论是意外摔倒,还是煤气忘了关,这样的事情不仅独居老人能碰上,即使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也不可能24小时被照料。如何才能解决问题?
如果老人摔倒,地面的安全传感器就会立即通知此前协议约定的医护人员和老人亲属;
如果正在煮的东西长时间无人问津,装在厨房里的传感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健忘的老人家,或者万一老人已经外出,也没有关系,如果报警一段时间还是无人响应的话,这时煤气便会自动关闭;
然而,互联网模式下的智能养老仍旧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困境。
近日,记者就“互联网+智慧养老”走进社区、养老机构、企业及政府管理部门调研后发现一个现象,一边是每个家庭对养老服务有较大需求,一边是各类养老机构吃不饱的现状。
这是“互联网+智慧养老”目前遇到的普遍问题。和传统养老相比,智慧养老借助信息技术极大拓展需求响应的范围,丰富了服务广度和深度。它化解了老年人面对的多样化养老风险,满足了老年人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它实现了服务从“点对点、包到包”到“包对点”的转变,使得供需匹配更精准及高效。它打破养老空间限制,填补了家庭养老功能。实现了养老服务从供给到需求的平台集成,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养老服务的质量监督。
但是也要看到,有的老人不能接受养老公寓的价格和生活方式,更多的老人还是更喜欢居家养老的习惯,但由于分散居住,以及一些老人又不擅长使用智能产品,自然增加了平台提供帮助的成本,而这部分成本要有一部分转嫁到老人们身上,这使得一些老人面对本可以方便的设施,却下不了决心一键求助,甚至因此耽误救援的最佳时间。比如,云南“养老服务美团”机构4个点共服务700位老人,但也只有约6成老人家属下载运用了该平台APP,其余老人家属仍习惯用电话或微信沟通,智能平台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服务功能。而从“12349”接到的600多个电话来看,不少老年服务需求市场还是无法满足,如失能、半失能老人需要助浴服务,但因服务企业顾虑“贴身服务”易产生老人摔倒等风险,往往不敢承接类似的订单。
解决这些矛盾,还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出发,补足智慧养老面临的短板。
一是需要出台社区换房的优惠政策,鼓励“抱团养老”,解决居家养老护理照料人员付出成本过高的问题。所谓“抱团养老”,一是指一些志同道合的老人,比如同学、战友等走到一起,组成互助小组的形式,相互照料,出现问题或有意见分歧时可群策群力,讨论协商解决。二是同一城市的病友根据相似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走到一起相互帮助。这就需要一个社区内适当调房,或不同社区内换房,形成一定的规模居住群,提高社区养老的效率。
二是打消老年人智慧养老在经济上的担心。一些老人对养老服务价格预期主要受计划经济长期形成公共服务福利惯性,但养老服务价格如果严重扭曲,市场就无法得到成长。除了政府对老人相应的政策性补贴外,还要辅以长期强制护理保险。同时,也可以借鉴杭州等地让年轻人住进养老院的做法,既解决了部分青年人的租房需求问题,又解决了老年人学习和精神交流问题,而且降低了交易成本。
三是要打破传统医疗与养老的数据共享政策壁垒。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一系列的智慧养老服务项目都与医疗密切相关。只有实现养老数据与医疗数据的实时共享,智慧养老才能在医养结合上释放出巨大的优势。近期,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规范服务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的通知》,这也是对医养结合的倒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