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计划从2019年到2024年培养37000名养老专业人才

贵州:计划从2019年到2024年培养37000名养老专业人才

导语

  12月18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切实解决养老护理人员不足这一短板,贵州计划从2019年到2024年培养37000名养老专业人才,其中包含护理人员19000

贵州:计划从2019年到2024年培养37000名养老专业人才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贵州:计划从2019年到2024年培养37000名养老专业人才

贵州:计划从2019年到2024年培养37000名养老专业人才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贵州:计划从2019年到2024年培养37000名养老专业人才
导语

  12月18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切实解决养老护理人员不足这一短板,贵州计划从2019年到2024年培养37000名养老专业人才,其中包含护理人员19000


  12月18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切实解决养老护理人员不足这一短板,贵州计划从2019年到2024年培养37000名养老专业人才,其中包含护理人员19000人、医生2500人、养老护理专业毕业生10000人。

  为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建设,贵州省民政厅多措并举,成立全国第一家省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每年培训养老专业护理人员1000人;成立贵州省养老服务行业协会,搭建政府与养老服务业之间的沟通平台;发布实施贵州省级养老服务地方标准《养老机构服务规范》《养老机构建设指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促进养老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

  据悉,目前贵州已有养老床位近20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机构床位数达到34张,初步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贵州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578.88万人,占总人口的16.08%。此外,受家庭小型化和青壮年劳务输出的影响,贵州城市空巢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比例急剧增长,城乡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近年来,贵州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不断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贵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设计持续加强。近年来,贵州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措施》、《贵州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和法治保障,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贵州采取政策引导和资金补助等方式,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建成5044个农村幸福院,覆盖贵州所有乡镇,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就餐、文化娱乐等互助为老服务;建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051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59个,基本实现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机构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贵州投入运营的城乡养老机构有1023所,其中农村敬老院956所,基本建成覆盖农村所有乡镇的供养机构网络,供养床位基本满足全省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集中供养需求。全省所有养老院与医疗机构合作开设了绿色通道,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400家,全省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2万张以上。

  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高。贵州还普遍建立8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制度,年发放津贴3亿元以上,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达84.5万人,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3万余人。同时,贵州境内大部分政府投资的旅游景点、公园等实现向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开放。

  养老服务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此前,贵州获得世界银行3.5亿美元、法国开发署1亿欧元联合融资结果导向型贷款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成立贵州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构建融资平台。

  社会养老服务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开展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试点,建立政府监督、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通过采取政府委托、资助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或社会组织的方式,为政府保障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提供养老服务。

  贵州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玉海表示,当前贵州面临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亟待建立、特困供养服务兜底保障制度有待健全、顶层设计尚需完善、资金缺口大、设施管理水平低、养老专业人员不足等突出问题。下一步,贵州将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制度体系、供给体系、支付体系、监管体系及产业发展体系,开创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新局面。

  

5G零距离,在线挑选养老院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