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
导语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
截至 2018 年底,国内超过六十岁的老年群体约 2.49 亿人,占比 17.9%。人口的老龄化,随之而来的是失能、失智、独居等相关群体规模的壮大,导致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
导语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
截至 2018 年底,国内超过六十岁的老年群体约 2.49 亿人,占比 17.9%。人口的老龄化,随之而来的是失能、失智、独居等相关群体规模的壮大,导致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
截至 2018 年底,国内超过六十岁的老年群体约 2.49 亿人,占比 17.9%。人口的老龄化,随之而来的是失能、失智、独居等相关群体规模的壮大,导致针对该部分群体实施的相关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及相关服务工作的推行落实更加困难,进而增加了我国针对养老服务工作方面有效开展的困难度,成为我国养老服务的一项难题。
不同于西方国家“先富后老”,我国属于“未富先老”,换言之,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几乎属于叠加同时进行状态,因此,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困惑更加严重,各种问题亟待解决。
01、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紧迫性
我国经济自 1978 年改革之后开始进入全新快速发展阶段,由于逐步构建形成的相对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迅速。人口的流动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开始逐渐大规模朝向大城市区域移动。尤其是针对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呈现出很强的区域流动表现。因为人口方面的迁移变化以及技术资本等方面的流动影响,加剧了城市人口老龄化工作的挑战难度。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紧迫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养老产业需求巨大
参考民政部推出的《2014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4 年,国内超过六十岁的群体数量占总人数 15.5% 左右,约 21,242 万人。其中,有 13755 万人是属于 65 岁以上群体,约占总人数10.1%,同比增加 0.6%。截至 2014 年底,全国共有 94,110 个对应养老机构和基础设施和 577.8 万张各类养老床位,即每1000个老人仅可共享27.2张养老床位。
相比于发达国家每千名老人平均可享 50张养老床位的几率而言,国内能够实现的供应程度严重缺位。参考《中国老龄化产业发展报告 (2014)》信息明确,到2010 年的时候,国内的老奶奶需求将会由最初的约 4 万亿元增加到后来的大约160 万亿元,对应 GDP 占比重将从 8% 增加至 33%。
相关数据信息明确,后续银发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会使得经济迈入发展的新高度。不可否认的是 , 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导致针对对应服务老龄相关企业的刚性需求量不断增加,受到老龄群体大规模、高需求等特性的影响,未来很长时间内,依托于老年群体而衍生的与提供相关生活护理、医疗保健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需求服务对应的产业领域的发展势必成为巨大的经济支柱力量。
★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存在“吃不
饱”的现象,盈余者寥寥,运营压力较大2015 年,《中国养老机构发展报告》相关文件,具体数据统计,257 家受访养老机构的养老服务床位空置率高达 48%。其中,这些养老服务机构仅有19.4% 属于盈利,其他 48.1% 的养老院基本持平,另有 32.5% 属于亏空状态。
特别是民营机构,由于普遍不正当的降价换入住率的认知影响,使其生存更加困难。多数的养老机构都要面对着运营压力的沉重影响,并且家庭养老的效果也相对较差。由此可见,虽然养老市场需求量大,由于市场无法提供有效供给,导致目前整个养老产业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问题,这点和其他产业现存问题基本一致。
造成这种供需失衡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老龄产业红利释放不足,而影响老龄产业红利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自我调节能力差、供给侧市场和需求侧市场脱轨严重、老龄产业本身属于投资大、收益低且驱动模式较单一固有特性等。
02、养老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国内实现的养老更多是依靠家庭的力量来实现,然而,由于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子女就业的外移等多种因素导致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养老需求。随着养老需求总量的增加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针对养老的需求逐渐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及多层次化。
一方面,由于老龄群体寿命的增加导致他们针对医疗健康的等方面的长期护理需要在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国内的养老市场力量严重不足,进而导致普遍存在服务效率低、价格不合理以及无法实现有效供给等各种问题冲突严重,进一步激化了养老服务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影响。
★传统与新兴养老方式的结构性矛盾
不同于普通市场经济商品和服务,养老模式本质属于生活方式的一种,与其对应的服务产业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属性特征。国内现已形成三种主要的养老服务模式,分别是依托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以及家庭养老三种不同类型而构成的产业服务模式。
其中,机构养老存在区域间缺床以及空置率显著的情况普遍存在;社区养老则受限于可持续经营等方面的影响而出现供需不平衡的难题;居家养老存在市场开发不足、辅助工具消费不足等问题。由此可见,三种养老模式不仅各有不足,而且彼此还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衔接影响。伴随更多的人员步入老龄化时期,人员的需求以及消费都出现相应的增长。
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有必要针对养老模式和服务层次进行改善提升。如此针对相关政策法律要求,应该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依据老龄群体生活方式及需求方面的改变,提供与其高匹配的相关养老服务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产业结构和相关政策体系去迎合市场需求。
★城乡倒置的结构性矛盾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随城市化逐步深入发展的改变出现了城乡倒置现象。相对而言,农村所面临的养老问题由于生产资料转移、收入单一及养老设施供应不足等的缘故,远要复杂于城市。
据统计,在 2015 年,我国农村老人群体比例 18.47%,相比城市高出 4.14%。出现这种现象原因表现是:其一,农村养老需要的持续增长使得供需结构矛盾更加突出;其二,更多的外来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得城市能够获得人口红利的情况下也无法展现出养老公共服务方面的需要变化。
此外,考虑到政策方面的约束影响,使得部分进城人员在老年的情况下,还需要返回农村养老现象增多,针对这部分群体的养老需求,在现有的城市养老服务体系中并没有足够的给予重视,导致针对此类群体各种养老问题现象愈发突出。
★要素价格与成本的结构性矛盾
由市场要素层面来看,养老服务需要的成本投入与人员的意愿以及其负担能力呈现是反比的联系。由于城镇房价高、构建养老机构设施成本投入大等缘故,导致其对应养老服务业无法得以有效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以街巷社区为单位的社会治理体系给整个养老服务市场带来了区域性划分,严重制约了该领域,相关服务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由于养老行业存在社会资本融资困难、回报率低、企业复苏周期长的缘故,导致相关金融机构不愿意为该行业提供资本服务,进而使得整体养老行业产业出现普遍的经营困难、难以持续情况问题。
03、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策略分析
在新时期,针对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对应供应侧相关结构改革工作的实施,我们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积极创新,勇于突破。国家方面也着手实施制定对应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策略。
★建立健全养老财政投入长期稳定增长和动态调节机制
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规定能够落到实处,以《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和现政府财政预算体系为基础,针对所有涉及养老金预算编制相关工作部门、收支分类科目等协调一致。明确政府职责与市场的界限,基于实际养老服务需求规划合理高效的财政投入方案,更好地发挥家庭和老年人消费、社会资本和私人投资等多方相关主体之间的杠杆作用,重点针对与养老服务相关产业相对应的薄弱环节与关键领域进行专项资金投入研究。
★完善支持家庭发挥基础作用的制度体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孝亲敬友,如此也使得文化道德在实现的家庭护理期间担任着关键的角色人物。在发展传统敬老文化的情况下,需要实现完善的经济支持体系来缓解家庭养老的负担。如给予政策经济补偿、安排对应假期、减免相关税收优惠等。以此鼓励家庭,可以有效的针对老人实施其能力范围内的照料。结合法律以及道德两方面的作用,积极完善老年人相关的维权机构建设工作,做好家庭建设工作。
★科技创造与改革创新将成为健康养老产业的驱动力
以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来服务与老年服务供给工作,大力发展推行“智慧养老”理念,为居家老人提供一系列性的智能化养老配置服务项目。如借助互联网技术,实施针对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相关方面的线上线下整合等工作。
由于各种网络技术均离不开相关数据库的支持,因此,基于供应方视角而言,需要建设得到高效精准的供应商数据库。而由需求者层面来看,需要构建与老年人身体评估相关的数据库,而这些也是实现分级管理以及落实补贴等相关工作的核心基础。在利用科技力量来实现养老模式创新发展期间,需要做好信息维护以及安全保障等相关工作,以便能够更好地推动健康养老产业的良好发展与进步。
★完善社会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值此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需要联系养老的实际要求来完成健康老龄化系统的发展与建设。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发展,目前我国针对养老服务工作,建议构建初步规模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然而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有必要构建较为完善的综合性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以面向全部老人整个生命周期的各种医疗需求,来展开一系列全面的卫生保健管理、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残疾护理等相关服务工作项目。此外,还应该逐步完善老年人健康数据采集和评估体系,推进医疗养护工作的顺利发展,实现长期护理等相关保险机制的建设工作。
★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在实现的养老供需矛盾处理期间,需要积极明确基层政府需要承担的责任情况,强化基层治理改革工作,推动民政部门、国土规划以及卫生交通等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提升基层治理工作的服务水平,改善管理质量。同时,积极做好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与完善,明确地区差异,积极推动养老服务相关的社区基础文化建设,实现相关公共基础设施的充分共享高效利用,强化相关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实现现代化城乡基层治理管理。
为了解决我国养老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需要深化我国养老服务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建立健全养老财政投入长期稳定增长和动态调节机制、完善支持家庭发挥基础作用的制度体系和社会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科技创造与改革创新,这些是未来实现养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改革之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