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养老,可以深入心灵深处的美好生活方式

导语
乡村养老,可以深入心灵深处的美好生活方式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农耕文明,乡村生活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血脉,古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乡村养老,可以深入心灵深处的美好生活方式
导语
乡村养老,可以深入心灵深处的美好生活方式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农耕文明,乡村生活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血脉,古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
乡村养老,可以深入心灵深处的美好生活方式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农耕文明,乡村生活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血脉,古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梦想,其桃花源记,更是将这种农耕生活描绘出了极致,令人向往、令人神往。
曾经,有养老专家告诉我们,这种项目会面临:“好山好水好无聊”的尴尬,诚然,这类养老项目发展之初,仅靠自然环境,是很难长期支撑项目运营,因为,仅靠自然环境,时间长了,就不再是风景,如果没有其他的补充,那确实会好无聊,随着养老产业的发展,各项养老服务,以及基于这种乡村养老项目,特别是城郊的养老项目,休闲旅游项目逐渐被大家所重视,也不断有项目取得一定的成绩,这也给这类项目很大信心。
今年,大家可能会想,如果在城郊有这么一个地方,在疫情期间,生活,或许可以过得比城里更幸福,安全也能更好地得到保障。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和家人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长假,不仅可以和家人更好地享受在一起的生活,平时,工作繁忙,大家聚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我们能明显感觉,亲情慢慢淡了。那么,什么样的乡村养老项目,将会首先受到大家的欢迎呢?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生态环境好,符合大家的审美要求,比如,好山好水,这个是最基础的,好山好水,是中国人普遍喜欢的环境,《论语》·雍也篇,子曰:“知(zhì)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zhì)者动,仁者静;知者乐(yào),仁者寿。”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心情好、心态好,长寿是必然的。
二、生活、文化、商业等基础设施完备,既然是生活的地方,特别是现代生活,肯定不能象古代人一样,什么都自给自足,基础的生活服务、文化服务、商业服务等是必须的,当然了,如果喜欢,自己有地方可以种种地,满足一部分的生活需求,又可以锻炼身体,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也是非常好的。
三、医疗、健康服务保障必须到位,项目要有基本的医疗服务,特别是要有应对突发疾病的处置能力,日常医疗、用药服务,健康管理等等专业服务都要有,周边,最远不要超过10公里以内,交通便利,要有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形成多层次的医疗、健康保障服务,这样才能安心地享受快乐生活。
四、交通、区位要好,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距离主城区不宜超过1个半小时,最远不宜超过2个小时的车程,一到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是比较合适的距离,周末家属一起聚聚也方便,同时有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距离让相聚更加令人期待,生活自然也就会更加美好。
五、专业服务、人文关怀,创造美好生活,项目需要提供专业的日常管理服务,并根据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上述的7个闺密,如果有人把日常的保洁、家政都做好了,是不是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了呢?管理者要及时了解和解决入住居民的各种需求,提供平台,然后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更好地生活。
虽然是乡村养老,养老的专业服务不能少,只是,我们将养老项目,放到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距离城市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家属想了,可以很方便地来看望,老人想了,也可以很方便的回城,日常生活、文化活动丰富,每位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乐趣,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圈子,同时,又有亲情相连,这样的生活,是不是会很幸福呢?
中健联盟秘书处具体负责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生态养老分会的日常工作,通过生态康养基地标准制定,与行业广泛合作,积极试点项目,推动生态康养与乡村养老产业发展。
将中国文化(乡村田园生活)、养老服务(专业养老服务,包括医疗、健康管理、养老护理等)、文化休闲(农耕文化、生活体验、旅游休闲等)相结合,一定能够实现,符合中国特色的乡村养老生活方式,享受不一样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