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湖南省政府公布了对2021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予以表扬激励名单。其中,雨湖区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获得表扬激励。

论经验与心得,雨湖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四大关键词:“真抓”“实干”“提质”“创优”。

握指成拳,“真抓”聚合力

养老服务如何才算“真抓”?由雨湖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双牵头就可看出,这是要见真章、动真格。

2021年,雨湖区9次区委常委会、5次区政府常务会,就养老规划、用地、经费、设施等重大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目标很明确:着力实施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化、服务特色化、管理规范化、康养品牌化、队伍专业化“五大工程”,把雨湖区打造成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党建+雨湖康养”特色的医养康养先行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样板区。

一份近万字的《雨湖区推进“党建+雨湖康养”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既是纲领文件,也是实操细则,对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均明确了任务指标、责任部门、完成时限等,雨湖养老如何干,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为“实干”护航的五大保障制度也责权明晰、奖惩分明,即全力协同推进机制、运营保障机制、多元投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健全综合监管机制。其中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雨湖区将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民生实事办理、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和基层党建考核范围,将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履行养老服务的职责情况纳入党建述职考核内容;并建立了失信养老服务机构、企业“黑名单”制度。

无论政府、部门,还是养老企业、个人,压力都很大。但压力之下,锤炼出的是养老合力,更是发展活力。

实拳出击,“实干”出实效

打好“实拳”,就要沉下身子抓落实,尤其涉及全区9.18万老年人口,来不得半点“假动作”。

沉下身子如何沉?来看雨湖区出台的政策文件:《关于规范建设老年助餐服务工作试行方案》《关于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农村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级评定的通知》《雨湖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关于开展“雨湖红”志愿服务关爱老年人工作实施方案》《雨湖区特殊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事项目实施方案》……

政策文件的两头,一头是广泛调研的“脚板功夫”,一头是逐项落实的“手头功夫”。在养老需求越来越多元化的当下,势必导致养老服务越来越精细化。2021年,越来越多项目落地生根,从理想照进现实——

配建并交付使用13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1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雨湖老人养老场地无忧。

全区公益性兜底保障养老机构床位630张,特困老人700人,床位数量占特困老年人总数比例90%;全区养老机构床位1961张,护理床位为1227张,占比62.57%。雨湖老人养老床位无忧。

截至目前,雨湖区的“1+N+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三个四有”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医疗+机构+日照+家庭”康养服务体系已初具雏形,基本实现医、养、康、文、娱、食、教、居“八位一体”的养老需求全满足,老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不断提升。

靶向突破,“提质”破瓶颈

做养老难,在雨湖区做养老更难。雨湖区是湘潭的老城区,老年人口9.18万,占总人口的21.14%,下辖1个乡、3个镇、8个街道。雨湖区面临着两个重大考验:一是为老队伍是否能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二是城乡之间是否能做到养老均衡发展。

人才从哪来?雨湖区利用辖区资源,往3个方向使力。

其一,健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鼓励驻区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其二,实施养老人才激励机制。按职业技能等级对从业者进行补贴,并探索建立养老服务职业经理人机制。其三,培育为老服务社会力量。整合辖区内几十个志愿组织为“雨湖红”志愿团队,设立每月9日为“为老服务日”等等。

通过一系列举措,雨湖区的养老人才培育模式,受到省民政厅高度肯定,并向全省作经验介绍。

在城乡养老统筹发展方面,则既有“区别对待”,也有“一视同仁”。

在城区,构建“1+N+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每个街道都建有一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各个社区则打造“小而精”的家门口养老场所,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则让养老实行“零距离”。截至目前,雨湖区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已经形成。

在农村,构建“三个四有”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区、乡、村、组四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要有一所幸福院,每个组要有一个邻里互助点,形成“一中心、多站点、重巡访”农村养老服务机制,打造“1公里就近、1公里延伸、零距离上门”的农村养老服务圈。

剑指未来,“创优”亮品牌

在完成真抓实干督察激励考核的基础之上,雨湖区还自我加压,根据辖区实际,不断创新养老模式,寻求新的可能。如今,“雨湖康养”已成为全省养老领域的知名品牌。

相比“大一统”的养老模式,“雨湖康养”有自己的发展路径,即产业化、智慧化、标准化。

雨湖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从外地引进了南京禾康、长沙普亲、夕乐苑等成熟的养老服务公司,结合本土企业省建三公司职工医院、晨辉怡居、银海家政公司等,充分盘活了养老资源,带动全区养老市场不断向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新时代,智慧养老已站上“风口”,雨湖区自然不甘落后。一方面,与智慧养老企业合作,通过大数据,实现养老服务的“云端”传送;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和呼叫救助服务体系,成功打造了“互联网+养老”模式。

标杆的意义在于借鉴推广。雨湖区在全省率先出台《雨湖区敬老院星级评定考核办法》,从此填补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的空白。通过共24项基础指标、103项提升指标的审核评定,将敬老院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不断引导养老机构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养老机构的质量水准。

【来源:湘潭在线】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雨湖区:四大关键词成就养老服务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