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民生保障有力度更有温度,挥手告别2021年,2022年你有哪些新期待?就业、教育、住房、养老、社保,你更关注什么?最希望有哪些进步?知民需,行民盼,解民忧,本期新闻洞察围绕民生所盼,聆听社会各界对2022年民生发展重点和热点的看法和建议,以勾勒出2022年民生领域发展蓝图。
民 声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晶晶
2021年,我国民生保障有力度更有温度,挥手告别2021年,2022年你有哪些新期待?医保、住房、养老、就业……你更关注什么?最希望有哪些进步?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生活在农村、城市的多位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人士,听听他们的新年新期待。
提高养老护理员待遇 让老人乐享晚年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总数达2.64亿,老年人口呈现数量庞大、比例快速增长态势。按照国际标准划分,中国即将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面对庞大的老龄群体,养老服务如何做?
今年67岁的张俊华是北京市海淀龙泉老年公寓的院长,她认为,“相比可以自理的年轻老人,我们应加强对刚需老人的关注,即失能老人或无依无靠的失能失智老人。”
70多岁的马大姐是张俊华今年从老年医院急诊接到养老公寓的,由于年迈无人照顾,张俊华的老年公寓成为马大姐的养老之地。“虽然她一直欠费,但是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得管。”张俊华表示。
在龙泉老年公寓,记者了解到护理员一天的工作。张俊华介绍,护理员一般从早上六点一直忙到晚上七点半,需要照顾老人起床、饮水、整理床铺、护理、活动、用餐、协助服药、茶点、饮水、如厕、洗澡……除了以上工作,还协助部分老年人进行康复锻炼、定时翻身、测量血糖等。
“养老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伺候老人确实不容易。护理员是养老机构的一线员工,直接服务老人的吃喝拉撒,上班时间一般要达到12小时,很辛苦。”在对政策的期待上,张俊华说,当前,护理员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女性,她们工作时间长、工作累、工资不高,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养老护理专业人员的资金投入。另外,相关部门应多鼓励相关学科的学生在即将毕业时加入到养老的“实习圈”,激发他们对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同,让更多的年轻护理人才加入到养老机构服务的大军中。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强化养老“兜底”,为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扫除“经济障碍”,北京市出台政策规定,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最高将享受每人每月3600元的补助。其中,在针对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方面,养老机构星级越高补贴越多。张俊华经营的养老公寓为四星级,针对失能老人,每床位每月最高可获得1050元补贴。
惠农政策发力 农民过上了好日子
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房寨北村村民王章利去年刚从村两委退下来。在农村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他,深感惠农政策带来的新变化。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三农”工作,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三农”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今农村的居住生活焕然一新。从小在农村土生土长的他见证了时代变迁,居住条件的改善、供电供水供暖的保障、村容村貌的提升……一系列民生工程得民意、暖民心。
73岁的陈金玉是房寨北村的一位孤寡老人,独自生活在年久失修的房屋里。当地村委会和民政部门多次登门劝老人到县敬老院养老,但老人由于恋乡心重,不肯入住。后经村委会申请,为这位老人办理了“五保”,每个月能领到700多元的生活补贴。另外,村委会还进行了“一对一”帮扶,对老人的住房进行全新翻建,定期看望老人的生活起居,让老人安享晚年。
王章利告诉本报记者,国家重点致力于补齐农村“民生账”,不断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建立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让政策红利惠及每一位百姓。“危房改造的普及使广大低收入群体获得从未有过的安全感;新修缮的农村街道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胡同的硬化、生产路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村民得到前所未有的出行方便……”
一桩桩、一件件民生之事,汇聚民心,关乎大局。如今,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日益增强。“农村村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也是时髦的‘网民’,希望国家在数字乡村建设上加大投入,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同时,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粮食生产、养殖等都需要科技人才,希望国家鼓励人才多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谈及新期待,王章利说道。
多渠道促就业 找工作不再是难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大家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途径。近期,在北京市朝阳区工作的张女士准备换一份更好的工作。她从工作经验分析,目前企业都非常注重品牌建设,后疫情时代企业的活跃度逐渐回暖甚至增强,企业品牌建设需求旺盛,由于我国疫情防控得力,就业保障比较充分,她对目前的就业市场充满信心,“投递的简历反馈率比较高,我想根据自身特长,寻求更大的就业平台。”今年,23岁的吴思远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顺利入职华为;29岁的阚冰清做起了母婴团购,成为灵活就业大军中的一员;30岁的梁玺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上岸,考入河北省委党校……如今,就业渠道不断拓宽,找工作不再是难题。
记者采访多位餐饮圈、培训圈的人士了解到,不少人希望通过技能培训,实现高质量就业。
记者了解到,2022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预计达26.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6万人。为保障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北京将重点分析人才市场需求、市场发展方向、毕业生毕业意向等,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同时,加大岗位供给,走访用人单位,整合需求信息和岗位信息。
多举措促就业,企业也在发力。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乔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助推我国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助力更多的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联想集团启动了“紫领工程”,培养新IT领域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多层次、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此外,联想还携手高校与职业院校,共同打造技能型人才培养生态圈,向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人才。
除了养老、就业,上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科学精准防控,做好2022年春运疫情防控工作;缓解中低收入群体压力,延续实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保障教育公平,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40.5亿元,2022年以工代赈中央资金提前下达……
享政策、办实事、惠民生,2022,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本网资源来自网络,不代表安养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