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它隶属于心脑血管疾病范畴,目前暂无特效药可根治。如果患者病情控制不力,将有一定几率中招急性脑梗,严重者会因此死亡。
脑梗能不能恢复,主要在于脑梗部位,脑梗面积。脑血管和心肌血管一样,一旦缺血,细胞管就会自行断裂,加上属于永久细胞无法再生换过,脑梗死出现第2次,梗死的风险增加30%以上,非常危险。
那得了脑梗是否还有几率恢复呢?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呢?下面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一下。
01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脑梗?
脑梗主要是由各种病变导致颅内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有很多种病因都可能会出现脑梗,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因为动脉的粥样硬化。
比如有一些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性半胱氨酸血症,这些患者容易导致血管内膜的损伤。一些血液中的沉淀物像脂质、血小板容易沉积在损伤的血管内膜,就像滚雪球一样这些栓子越滚越大。
容易使这种供应脑组织的血管出现狭窄以及梗塞,从而使相应的血流中断,导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
还有一些外源性的栓子,比如一些少见的病因是一些癌栓的脱落导致一过性的这一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坏死,也可能会出现脑梗。此外,有一些心房黏液瘤也可能会导致脑栓塞,导致脑梗的发生。
02脑梗发作前的五大症状
1.突然眩晕和不明原因的倒地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影响小脑和脑干等平衡神经组织,患者突然眩晕,站立不稳定,倒在地上,或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倒地。这是脑梗塞发作前的典型征兆。
2.肢体、手足、唇舌等麻木
胳膊和脚突然麻木,没有力气,或者出现癫痫样的痉挛,一侧的脸、手足、唇突然麻木,或者出现嘴歪、不自觉流口水等症状,是侧颈内动脉供血不足,影响脑皮层的中央回流。
3.突然说话模糊
失语的脑动脉供血不足会影响脑皮层语言中枢,患者突然说话模糊。有些患者不能说话,但能理解别人的话,有些患者相反,运动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
4.视力模糊
眼睛黑眼睛突然看不见,视力模糊,或者眼前感到漆黑,一般几秒钟或几分钟就能恢复正常。这些都是由于眼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要警惕脑梗塞的发生。
5.犯困、嗜睡、频繁打哈欠
患者整日昏昏欲睡,无法克制,处于一种嗜睡的状态,在午饭后表现尤为严重,必须立刻午休,否则整个下午都会处于昏沉的状态。这是脑供血不足所致,要提高警惕。
03什么原因会导致脑梗死?
1.大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的常见诱因就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堵塞脑血管,导致脑部流血不畅。
一旦脑部缺血严重可能就会引发脑梗死,出现感觉异常、四肢麻木、头晕、黑曚、晕厥的症状。
2.心源性栓塞
当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症状的时候,也会引起脑梗死。
3.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塞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7倍。因此,有必要注意正常范围内的血压,以避免脑梗塞,糖尿病患者的脑梗塞风险也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4.生活安排不规律
此外,生活不规律,如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或不合理、工作压力过大,也可导致脑梗死。有时病毒侵入脑血管,可能导致脑梗死。
5.吸烟和饮酒
据调查,超过一半的脑梗死患者有长期吸烟和饮酒的历史。因此,吸烟和饮酒是老年人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吸烟会增加血液中脂质和纤维蛋白的含量,导致血液粘度增加。
饮酒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迅速增加。酒精可使脑血管收缩和痉挛。因此,饮酒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病率。因此,老年人应尽快戒烟、戒酒或限制饮酒摄入。
04得了脑梗有几率恢复吗?医生终于说出实话
脑梗塞还是有恢复的可能性的,可能从症状上比较轻微,不完全影响生活,但是影像上的梗塞兆不会消失不见,会长期存在。
脑梗塞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当动脉粥样硬化之后形成的局部痉挛或者血管狭窄而引发的缺血缺氧,进一步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那么常见的脑梗塞的类型主要包括腔隙性脑梗、脑血栓或者脑栓塞,因为脑细胞属于不可逆的,所以损伤后一般不能恢复。多见于老年人或多或少也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治疗办法,可以通过加强训练来治疗。
在发病早期,尤其是时间窗内及时进行溶栓,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如果过了急性期可以通过改善循环,营养神经以及后期的康复训练来进行治疗。
05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脑梗死?
1.保证血压的平稳
高血压是脑梗塞危险性因素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加重动脉硬化的发展。
步入中年之后,血压平稳非常的重要。高血压患者要定期检查血压,家中可自行测量或去医院检查,有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用降压药。
2.控制饮食
很多脑梗塞的患者发病原因都和日常的饮食习惯有关,所以想要预防脑梗塞,就要少吃一些糖分高,油脂高,盐分高的食物,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三高。
可以说煎、炸、烧、烤这类的食物以后都要少吃,尽量不吃。选择青菜和水果才是良策。
3.注意保暖
冬季真的很冷,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小心保暖,由于寒冷是脑梗死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无论多大年纪,都需注意保暖,特别是老年人。
由于年长的人对温度的耐受力较差,受冷天气候刺激时,这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以对抗寒冷。#爱乐养生#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