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研有问卷,医养结合该如何实施?这些问题要搞清楚!
导语
有调研有问卷,医养结合该如何实施?这些问题要搞清楚!
人口老龄化一般被发达国家认为是经济成熟的产物,然而我国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出现“未富先老”的尴尬局面,超速的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有调研有问卷,医养结合该如何实施?这些问题要搞清楚!
导语
有调研有问卷,医养结合该如何实施?这些问题要搞清楚!
人口老龄化一般被发达国家认为是经济成熟的产物,然而我国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出现“未富先老”的尴尬局面,超速的
有调研有问卷,医养结合该如何实施?这些问题要搞清楚!
人口老龄化一般被发达国家认为是经济成熟的产物,然而我国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出现“未富先老”的尴尬局面,超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不仅增加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压力,而且使我国的老龄化面临比发达国家更为严峻的挑战。医养融合的养老模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将有效缓解老龄化超速压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医养结合概述
(一)医养结合政策出台背景。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标准界定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根据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的数据看(公示数据最新截至2017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已经高达17.3%,而我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的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87%,可以看出我国正处于加速人口老龄化的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不同的是,我國的人口老龄化并不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而是通过计划生育人为的限制了人口增量,因此,就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现有的医疗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难以支撑日益增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为解决未富先老难题,医养结合政策应运而生,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十九大报告继续提出推进医养结合服务,由此可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是中国政府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医养结合内涵。所谓“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结合,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集医疗、康复、养老为一体,这一政策可以有效解决单一模式医院养老或养老院养老所不能解决的难题:医院一般只提供门诊和住院服务,需要长期住院的无病老人会占用医院紧张的床位。而养老机构只能够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和护理,难以应对老年人日渐增多的突发性疾病。
“医养融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将医疗和养老有机结合起来。这种养老模式目前实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机构;二是在医院中设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如老年病房;三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医养结合机构是指同时具备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
南京市医养融合养老模式调研分析
(一)以南京市作为调研研究对象的可行性。首先,江苏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强省,是中国老龄化开始最早、程度最深的省份。其次,南京市政府政策较宽松且支持力度大,举例来说,南京市的老人可以凭借医保在养老机构每月免费领取3,000元补贴,相比于医院、养老院监管系统非常严格的北京来说,南京市的医养融合模式更易于推广,南京市医养融合模式较早引入外资机构,医养融合模式较为成熟。早在2016年法国知名欧葆庭集团就在南京仙林创建了全国首家“法式”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此项目还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两国签署的50个经贸合作项目之一。在其带动下,南京市政府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并坚持对内资外资一视同仁政策,外资机构同等的享受优惠政策。
(二)南京市医养融合模式机构开办现状。根据南京市民政局2019年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南京市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数量已经非常多且基本均可享受医保,多以民办民营为主。不过已开展医养融合模式的养老机构中的医疗资源以医务室的形式为主,难以和大型医院的医疗资源相提并论。在我们实地访谈了浦口区的J某养老机构后了解到现在的情况是:由于养老机构多以民办经营为主,基本上主要为老年人提供日常基础的医疗服务,难以提供像大型甲级医院那样的先进医疗设备,基于成本效益考虑,目前最佳的模式是和大型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链条以便于解决老人养老过程中突发状况。截至2019年9月6日,南京市养老机构总共提供床位42,373位。
我们走访的这家养老机构目前在南京市共开了两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分别位于江北新区和南京市中心城区,这家机构具有自己独特之处:J机构用户以半失能老人为主,机构为他们提供康复器械与服务以及慢性病医疗服务。通过实地考察J机构,我们了解到这家机构两家店的规模以及投入资金,江北新区店投入1,400万元,共有床位210张,鼓楼区70张,均已住满,我们还获悉目前医养融合市场仍然成供不应求状态。截至2019年5月,江北新区店已开放三楼颐养区(住宿),其他楼层功能为一楼办公区、二楼复健活动区四五楼为康复区,可以看出其功能区划分较为合理,功能齐全多样。收费标准为每张床位4,000~5,000元,政府补助建设费为3,000元/月、后期200~300元/人,该项目负责人说主要依靠床位用户数盈利。
经过实地考察与机构负责人交流,我们了解到基于养老产业单个养老院盈利额上升空间小的特点,宜采用规模化经营模式,所以目前民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运营目标是实现规模化经营,形成品牌效应。通过与合伙人交流,我们还了解到J机构的用地为租用,理由也是租房可以省出大量资金用于规模化经营,获取规模效益。
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市场问卷调查报告
在实地调研交流之后我们结合自己的心得、收获以及仍旧存在的对市场的些许疑惑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进行线上发放。最后,经统计共收到111份问卷结果,大致数据如下:
在填写问卷的111位参与者中,男性32名,占比28.83%;女性79名,占比71.17%。其中城镇人口97人,农村14人,年龄结构上以中年人为主,还有部分30岁左右,绝大多数已经或即将面临家人的养老问题。
由调查结果得知,受访者大多不是独生子女,仍在工作的人数比例超过八成,七成左右家庭月收入在5,000~20,000元之间,两成以上高于2万元。由于受访者多是江苏籍贯,结合我们询问的机构收费情况,可以推测至少在江苏地区的城市之中,由于工作原因,子女少有可以经常亲自照顾老人的情况,并且有相当数量的家庭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推行。根据问卷反馈,需要赡养的老人年龄以70~80岁为主,经济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和子女的经济帮助。身体状况方面健康的达到49.5%,其余绝大多数是小病或慢性病,可以自理的比例达到了90%,其余大多也可以半自理,并没有达到需要完全由医院照料的地步。结合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发现这一年龄阶段的老人,身体机能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退化,导致对完全有异于常人的特别照顾有所需求。在医养结合的模式下,机构对老人进行阶段性的常规体检,安排锻炼恢复、集体活动,既可以满足老人身体的健康需要、对慢性病和小毛小病有所治疗,同时还可以在同龄朋友之间的日常活动交流中,实现社交的功能,增加老年生活的趣味性,有利于更加良好的心态的形成。
低于醫院水平但同样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体系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区别于敬老院的主要内容,在调查问卷中,受访者家庭目前的养老方式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比例达到93%,养老院仅为3.6%,选择这种方式的原因调查中,老人的身体状况为70%,心理需要56%,文化习惯20%,可见除了子女对老人的孺慕之情之外,选择家庭养老的主要原因还是担心老人的身体状况得不到保障。我们认为在提升基础医疗保养水平的基础上,如果医养机构可以加强与医院的合作,或者在选址上尽量靠近医院,可以显著扩大家属的心理安全区间以及对其的信任程度。
目前看来,受访者最认可的养老方式依然是家庭养老,但比例仅为55%,比现状低了将近40%,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两者的比例约为40%,如果医养结合式的养老机构可以在社区服务化的方向上多努力一些,该模式的接受者将大大增加,其商业前景也会很广阔。费用方面,受访者普遍的预期是1,000~6,000元,比现状略低,但随着规范化的进行,价格的下降也可以预见。
就目前对医养融合模式的接受度来说,行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有74.7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主要原因在于食住条件、生活氛围、护工服务、医疗条件和减少子女负担,这些都是该模式的优势所在,也是每一家机构开创之处需要完全实现的因素。而不愿意尝试的原因在于费用过高、本身不倾向于机构养老,以及老人身体状况较好。这需要机构进行针对性地改变,如强化自身的保健和娱乐职能,以及适当降低费用等。
总体来说在当今的养老环境,以及独生子女增多之后养老负担加大的趋势背景下,如果行业规范、管理得当,医养结合模式的商业价值还是相当可观。同时,它分担了一部分政府养老的压力,有望得到一定的政策倾斜或支持,在不远的将来会逐渐为大众的观念所接受。
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前景展望
随着养老服务业产业化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养融合模式养老机构发展前景被看好。或许在未来,医养融合型养老产业会在中国各个地区普及开来,在为高龄老人带来便利的同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