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机构激战养老金融 银行理财子公司奋起直追
导语
养老金融正成为各家资管机构争夺的新风口。虽然一直以来保险、基金公司是发行养老金融产品较多的机构,但在资管新规落地后,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地涉足这一领域,尤其
首页 > 养老新闻 > 行业新闻 > 资管机构激战养老金融 银行理财子公司奋起直追
导语
养老金融正成为各家资管机构争夺的新风口。虽然一直以来保险、基金公司是发行养老金融产品较多的机构,但在资管新规落地后,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地涉足这一领域,尤其
养老金融正成为各家资管机构争夺的新风口。
虽然一直以来保险、基金公司是发行养老金融产品较多的机构,但在资管新规落地后,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地涉足这一领域,尤其是商业银行开始发力布局养老理财市场。今年以来,银行系养老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突飞猛进。
普益标准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仅有6家银行发行了共计152只养老理财产品。今年截至7月8日,已有16家银行共发行了122只产品。其中,城商行的发行数量依旧占大头,达68只;国有大行的35只产品均由理财子公司发行。
“个人养老金融市场现阶段仍处于起步期,但银行或其理财子公司发行养老理财产品具有网点广、客户群体多的优势。”某区域银行资管业务人士表示,其中,区域银行就有代发当地社保养老金的优势,这是精耕客户群体的先天资源优势。
例如,今年发行了50只此类产品的上海银行,就是较早布局养老金融领域的区域银行。上海银行是上海市首批代发养老金银行,根据该行年报数据,截至2019年末,该行养老金客户157.69万户,只占据该行零售客户总数的10.13%,但养老金客户综合资产2876.78亿元,贡献了该行零售客户综合资产的45.25%。
“在目标客户群体上,不少银行系的理财产品现阶段还是针对中老年理财,而客户群体的年龄阶段也决定了养老产品的风格,评级多为低风险产品,因为投资者年纪越大对投资品越趋于保守。”在上述资管人士看来。
以某城商行的养老系列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主要有4个月和12个月期限,5万元起售,类型为固定收益类,每周滚动发行,发售对象为50周岁以上个人客户。
“相对而言,越年轻的客户,越能够承担一定风险,为年轻客户群体设计的产品可以尝试权益类,这是银行系养老金融未来可以进一步深挖的领域,但这也对机构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上述人士表示。
与基金、保险相比,银行理财产品在养老金融领域涉足较晚。在保险机构中,目前有国寿养老、泰康养老、长江养老等8家养老保险公司和建信养老金管理公司发力养老金融领域,发行的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的市场规模逾6000亿元。而公募基金的养老产品较为具体,根据客户不同年龄层次和风险承受力,主要分为养老目标风险型基金和养老目标日期型基金。
我国商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方兴未艾。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三大支柱的养老金制度框架:第一支柱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由企事业单位发起、由商业机构运作的职业养老金;第三支柱为居民个人自愿购买的、由商业机构提供的个人养老金。
第三支柱的养老金融产品发展不断受到政策推动。2019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开发养老型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养老金融产品。市场人士认为,起步于2007年的商业银行的养老理财市场,或从2020年开始,进入激烈竞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