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机能逐渐衰退,人的精力和体力也大不如前,尽管衰老是一条无法逆行的单行道,我们无法停止衰老的步伐,但是我们却可以让衰老减慢速度,提高生命质量。
60岁正是疾病诱发的高峰阶段,受年龄因素所影响,机体血流循环速度变慢,相比于年轻人来讲,基础代谢率降低了17.8%。
这也就证明60岁之后的老人,更容易受慢性代谢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所困扰,营养元素补充不足,也会影响个人的基础代谢率,诱发骨质疏松、骨关节疾病问题,阻碍个人生理功能运行。
——为什么老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1、疾病影响
60岁之后难免会受各种慢性代谢疾病所困扰,这是由于个人营养消耗速度增加而引起的不充足矛盾,长时间营养匮乏也会降低个人的机体免疫抵抗力。
2、食欲不振
随着年龄的不断变化,老人的味觉也会有所退化,不单单出现了营养元素摄入不足的情况,自身在饮食方面也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越来越倾向于重口味的食物。
3、运动不足
正所谓生命不息运动不止,长期缺乏运动也会使中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有所降低,影响个人的肠胃蠕动活力,降低个人营养元素的吸收。
——60岁后,4种营养记得多补充
第1种:优质蛋白
蛋白质,作为人体生长发育基础、代谢循环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营养元素,也参与了整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运行,针对于外界细菌、病毒的入侵可起到良好的阻断效果。
根据《医学膳食指南》最新数据统计得知:人体每天所需求的蛋白质应当以体重的变化随之改变,60~70岁的老年人,每日最佳蛋白质需求含量为80~90克。
优质蛋白补充充足,有助增强人体免疫抵抗力,也提高了各器官的功能,运行稳定了胆汁的分泌,因此建议60岁后的老年人应当在日常饮食过程中多吃豆制品、新鲜的肉类,蛋类,也要每天饮用一杯牛奶。
第2种:钙元素
钙质作为人体生长发育、骨骼维持过程中必不可缺乏的营养元素,一旦出现短期匮乏时,则会导致牙齿、骨骼发育不足,影响个人的生理功能影响以及自理能力。
老年人针对于钙质的需求量也会明显增生,一旦出现了短期匮乏的情况,则会诱发骨关节、骨质疏松等疾病问题,特别是处于60~65岁的老年女性,也会随自身的激素失调出现骨流失的情况。
因此建议60岁之后的老年人一定要及时补充体内所缺乏的钙元素,可通过食疗或者是药疗的方法,满足自身钙质营养需求,
在日常饮食中可多吃虾皮,豆制品,芝麻酱,鸡蛋等钙元素丰富的食物,也可以通过每天晒太阳的方法,促进自身维生素D、钙质合成。
第3种:铁元素
铁元素作为人体红细胞造血功能并不可缺乏的微量营养物质,并不能通过机体自我合成,而依赖于外界营养元素的吸收,一旦出现营养匮乏的症状时,也会诱发低血糖、贫血症状。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中年人,体内一旦缺乏了铁元素,都会出现胃蛋白酶、胆汁酶分泌量减少的情况,伴随有头晕,头痛,疲惫乏力,急促性昏厥现象发生。
因此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及时补充纪念所缺乏的铁元素,多吃动物,肝脏,红枣,油菜,桃子等食物,不适症状较为严重的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之下,通过药疗的方法补充体内所缺的铁元素。
第4种:维生素
维生素作为人体必不可缺的水溶性营养物质,需要长期依赖于外语饮食的补充,并不能通过自我合成以及分解,生理学角度曾明确表示过人体维生素需求偏少,但必不可缺。
若长期缺乏维生素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基础代谢,也会间接性导致口腔溃疡,牙龈出血,鼻出血等虚火症状诱发,因此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自身营养元素过于匮乏的人群,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之下,通过药物服用的方法,及时补充体内所缺乏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成分。
——想要身体更加健康,做好以下这几点
【心态乐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更好的呵护自身的健康问题,建议老年人摆脱自身焦虑、忧虑的心态,及时关注个人的心理思维,也不要太过于唠叨。
【坚持运动】
运动作为疾病预防的最佳养生药物,每天坚持35分钟的有氧运动,可有效促进自身的新陈代谢速度和血流循环,因此建议老年人养成每天规律运动的好习惯。
但也要根据个人的骨骼健康适当选择运动方式,坚持以慢跑,散步,骑单车,打太极等锻炼方法为主。
【定期体检】
每天养成定期提醒两次的好习惯,不仅有助于疾病的预防,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个人的素质指标变化,调控好饮食,在医生的明辨之下发现自身的潜在风险,从根本上达到疾病的预防目的,降低自身患心脑血管疾病、慢性代谢疾病的风险。
——阅读延伸:维生素长期缺乏,身体会患有哪些疾病?
1、缺乏维生素A:机体免疫抵抗能力下降,伴随有眼干,眼涩,干眼症,夜盲症等不适症状出现。
2、缺乏维生素B:身体疲惫乏力,下肢浮肿较为明显,诱发口腔溃疡,角膜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脚气病等症状。
3、缺乏维生素C:机体免疫抵抗能力逐渐下降,易诱发坏血病、白血病等恶劣疾病。
4、缺乏维生素D:儿童易患有佝偻症,老年人易患有骨质疏松,骨关节损伤问题。
5、缺乏维生素E:身体下肢、胳膊部位肌肉组织逐渐萎缩,孕育期的女性易出现先兆性流产、胎停的风险。
免责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网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